资源描述
小议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
怀化市靖州乐群小学 唐敏荣 15526125318
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我们教学中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精神上得到熏陶,能力上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教学;科学性开拓思野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用
(一)变被动的传授式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
通常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地位都较为被动,不得不去接受知识,甚至还有可能在没有弄懂旧知识的时候,又附加了很多新知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教材内容,这样的话,学生就更容易明白其中的细节问题,更容易掌握其中的知识重点,不断创新自己的知识。我们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的优势是信息传递方便,便于我们自主学习和个别学习,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因为很多地理环境和条件会对一些实验带来一定的限制,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实现,就像地壳运动,卵石的形成、月相现象、风的形成、地震等等,教师要利用已经制作好的图片、录像或者多媒体网络,将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些科学现象。同时,在其中还能够学习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使本来很难弄懂的问题也变得容易起来,而且越来越简单。教师也不再需要不断地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会有很好地发挥。对多媒体进行利用,将这一个变化的过程全面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上就更为轻松,教学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变完全教师计划下的学习为部分学生选择性的学习
学生应该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的权力,这样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为扎实。例如,《无土栽培》、《食物的营养》、《花的构造》等,在《无土栽培》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栽培的方式,自己适合哪种栽培方式就选择哪种,这样的话,对于自己选择的栽培方法就会有很充足的信心进行下去,并且能够认真地钻研其中的每一个过程,找到自己的这种栽培方法在世界上有怎么样的成就等等,学生就有了充裕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找到其中的规律,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三)变教师单向的学习为师与生、生与生的交互学习
其实就是由师生结合共同进行学习活动,这样的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相互发挥作用,最终达到一定的提升。在教师的工作范畴中,“传道、授业、疑惑”已经不止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了,现在学生所出现的疑惑,并不是教师就能够解决的,现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教与学之间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在学校网站中进行论坛,将E-mail发送给学生,学生的E-mail也可以发给教师,把网络上面获得的有关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演示、查找, 获得更新的知识,这样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有好处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引导实践应用
(一)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同课外学习相结合
学生运用在课堂上掌握的方法, 举一反三, 有效地进行课外学习。例如《昆虫》一课, 学生在网络上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标本, 也了解了其一些生活习性, 并且育断尺好地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课后, 学生根据这些所掌握的知识,找到许许多多的昆虫, 并能在投影仪七解剖昆虫, 还能做成标本。这样,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又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让学生将书本学习同生活学习相结合
书本知识来源于实践, 来自于生活, 实际生活是知识的的源泉, 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相联系, 才能让学生将书本知识活化, 这样的结合, 才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例如《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一课, 利用多媒体, 通过一些工厂排放废气, 车辆排放尾气图片及大量的事实,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空气的污染, 从而理性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然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找到周围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后果的事实, 感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且还发现水的污染、垃圾的污染等造成的严重后果, 通过这一做法,环保意识自然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 引得学生关心生活, 关心社会,并且能说出这些问题独到的看法, 突破了教材, 密切了生活, 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让学生将教师计划下的学习同学生独立自主创新学习相结合。
计划学习即教材、书本的学习, 独立学习即课外学习。自然(科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面广, 仅靠课堂上做些实验, 写些报告是不够的, 每一学期, 要有计划地进行课外自主型观察实验, 如观察天气, 了解天气的一般规伟种一些植物, 了解某些植物生长的习性养一些动物, 获得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 学生因为这些事, 是学生能做到且能很乐意做的事,并且学生把课外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同找到的资料相对照, 把课后观察报告, 实验心得上载到网络上, 多角度、多侧面、多通途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变“苦学”为“乐学”,发掘个体的创新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三、怎样把现代教育与小学科学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营造学生可积极参与学习环境,要重视发展性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等方法构建真正属于他的知识框架。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小学科学教学非常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所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利用现代技术教育开发教学资源
现代技术教育提供了资源的多种手段,结合小学科学的教育内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发教师资源是每位科学老师另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我们无法亲眼看到的一些科学内容,我们只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面对生动的画面,小学生很容易注重到教学内容上,通过视、听、感等多角度去观察,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了课堂效果。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小学科学课重点是要学生敢动手做实验,现代技术教育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教育配合实验,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不仅感兴趣,而且印象很深。
现代技术教学的运用,构建了“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对于刚启蒙的课程来说,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活化了科学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使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还了解课外很多知识,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精神上也得到造化,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日南;《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教学的整合探索》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
2. 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
3. 唐瑞芬;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印象记——兼谈现代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J];数学教学;1992年06期
4. 朱进彬;现代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J];保山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