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调控.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3751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调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调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调控 裴金友 2013级 体育教育专业 内容提要:体育课堂教学调控具有特殊性,体育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要调整教学节奏,还要调控运动负荷、学生心理,还要根据突发事件调整教学方案。 体育教师要能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掌控教学节奏,让教学动静结合,快慢有序,跌宕起伏,张弛有道,让体育教学具有艺术性,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教师要是适时进行课堂节奏控制的,要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 ,同时要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适时适度的调整课堂节奏,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驰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调控、教学节奏、运动负荷、学生心理、动静结合、快慢有序、跌宕起伏、张弛有道、艺术性、准备阶段、学生的兴趣、身心特点、学习兴趣、激发兴趣、趣味游戏、视听材料、创设情境、情景设置、课堂的创新、干净整洁、发型整齐、口令洪亮、动作准确、用心教学、关爱学生、把握全局、操控自如、创设情景、主动参与、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自觉锻炼、体验成功、随机应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和谐的、愉悦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理解和尊重、个别对待、暗示法、以静制动法、主动回避法、艺术的灵魂、心理节奏、参与合作、自主学习、课堂气氛、跳一跳、摘桃子、快慢适中、动静搭配、身体练习、参与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死、动而不乱、动静结合、活而有序、起伏有致、运动负荷、高低起伏、情感体验、趣味性、竞争性、生动活泼、课堂气氛、讨论交流、跌宕起伏、富有韵味、体育运动、师生情感、思想的沟通、充满生机、预防伤害、运动损伤、完全杜绝、安全事故、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学目的、教学任务 体育课堂教学调控具有特殊性,体育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要调整教学节奏,还要调控运动负荷、学生心理,还要根据突发事件调整教学方案。 体育教师要能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掌控教学节奏,让教学动静结合,快慢有序,跌宕起伏,张弛有道,让体育教学具有艺术性,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学节奏的调控 作为在室外进行教学的体育课,受教材、时间、空间、场地、器材、环境、气候、学生动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的是可测的,有的是不可测的,因此,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调节、处理教学中问题的技巧就变得特别重要。 (一)、调控学生心理 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由于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教师要根据学生年段、时间、场地等因素要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的既定目标上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量做到导入与准备活动有吸引力,教学内容与方法有想象力。 根据小学学生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步入正确的教学方向。 1 .集中注意力与激发兴趣 在体育教育教学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个性以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接受情况,把课备好,力求把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等结合在一起。对集中注意力与激发兴趣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如:节奏感强的韵律体操练习 趣味游戏,如叫好赛跑 视听材料(图板、照片、课件 ...... ) 创设情境 准备活动有新意、有趣味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引起活动,使个性积极化”。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量做到导入与准备活动有吸引力,教学内容与方法有想象力。根据初中生身心特点,重视游戏活动、情景设置、课堂的创新等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步入正确的教学方向。 2、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情态的表露会感染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对自己的情态进行调控。 仪表(运动服干净整洁、发型整齐利索、口令洪亮、动作准确) 工作热情,积极性高,课堂上教师的心态是否健康,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积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这对一堂课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用心教学、关爱学生) 语言。首先, 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语言必须准确、要有科学性,绝不能出现知识性、概念性的错误;其次,掌握好时机,善于鼓励表扬;第三, 必须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语言要富有幽默感。不能把幽默理解为插科打诨,取笑逗乐。正确的做法是:幽默而不轻佻、诙谐而不油滑。(规范、诙谐、幽默)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各种消极心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课,我们才能把握全局,操控自如。 二、 调控课堂气氛 体育是学生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与学生的活泼、积极参与和高昂的情绪密切相关。教师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合理调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创设情景,主动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故事情节、角色扮演、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自觉锻炼,体验成功,会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创设情境对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课堂调控的手段之一。 在技能学习方面,身体素质练习等是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不高,以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个情境的穿插,就会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既要有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观察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地创设情境,插入游戏,把学生的学习情感导向最佳状态,能起到较好的调控作用。 2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采取不同方式区别对待,进行分层教学,个别指导。 3 、收放有度 体育课是空间大、交流相对自由,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教育作用。 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运动热情,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同时也要有良好的课堂常规,活而不乱,松而不散,放的有度。良好的、和谐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自主学习 ;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随时监测与观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态,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因为教学节奏过快,会导致学生身体不支,动作变形,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节奏前紧后松;速度太慢就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纪律松散,失去兴趣,课堂节奏前松后紧,时间不够。 4、运动负荷的调控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生理现象,在分析运动负荷是否适当的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和科学的控制,做到既让学生“吃得了”,也让学生“吃得饱”,防止因运动负荷过大造成疲劳导致的运动损伤或因运动负荷过小未能对机体产生足够的刺激弱化课程目标,导致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的后果。例如: 增加次数,可以减弱强度;增加强度,可以减少次数;增加时间,可以减少强度;增加强度,可以减少时间。 三、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情态的表露会感染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对自己的情态进行调控。 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热情、投入,积极性高,会产生积极作用。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要用心教学、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哪些学习弱生。正确的做法是:幽默而不轻佻、诙谐而不油滑(规范、诙谐、幽默、) 1、 理解和尊重 坚持以“我们处于这个年龄还不如他们”的心态对待学生,要多加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其要有积极的看法,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让学生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活动,切忌以师长的姿态进行“训导”,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我们的教学。 2、个别对待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被重视,而不是被冷落或者被忽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每一节课教学任务的不同、学生年龄的差异、个体素质的进行区别对待,多些耐心的指导,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从而加快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真正使学生达到好学了学的教学目的。 3、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 (1) 暗示法 如发现个别学生游离于群体,或语言暗示,或使眼色等予以提醒。这样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不至于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2) 以静制动法 若由于某些原因学生情绪波动较大,人数较多时,可以采用“以静制动”法。比如,当一些学生过分激动,秩序紊乱,教师可暂停授课,用严肃的目光注视大家,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样可及时恢复平静的课堂,教师应可继续上课。 (3) 主动回避法 (4)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因为对教学的某一方面把握不好而产生不良情绪时,可采用视而不见主动回避的方式来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4)、写小纸条方法 课前准备一些小纸条,表达鼓励、担忧、关心等,针对学生课堂的表现传递教师的心声,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避免了当面批评引起的不良情绪。 四、 调控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的节奏,一般指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速度及其规律性变化。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节奏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把它化为学生的心理节奏,引起共鸣,产生更美好的情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时间与内容应适量、适宜,对于练习的难易程度,根据“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由欣赏“成功的喜悦”,到巩固、强化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1 . 快慢适中 课堂教学的节奏速度过快,会导致学生身体不支,动作变形,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节奏前紧后松;课堂教学的节奏速度太慢就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纪律松散,失去兴趣,课堂节奏前松后紧,时间不够。 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状态等调整教学速度。例如:新教材的学习、难点重点环节学习时,就应放慢速度,让学生体会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给予学生充分的消化的时间;在复习课和身体素质练习中,应适当加快练习速度,保持兴奋度,以保证练习的质与量,提高运动负荷。 另外,在练习过程中,还应随时监测与观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这也是我们进行快慢调控的依据。 2 .动静搭配 所谓的动就是身体练习、参与活动。 所谓静就是听讲、观察、思考。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学生就会兴奋过度,就可能导致课堂教学失控;反之,课堂一直处于静态之中,课堂气氛就可能受到抑制,就偏离了体育教学的实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动静”交替的节奏来调控课堂教学。 在体育教育教学静的状态中:教学的开始,教师对动作要领、方法的解析与示范、达成目标与要求、练习的价值、对学生心理的激励。 在教学动态的环境中: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感知、体验并参与各种练习的过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死,动而不乱,动静结合,活而有序。 3 .起伏有致 运动负荷的高低起伏: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设计教学,在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时,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波浪式地进行。 学生情绪的高低起伏: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中运用趣味性、竞争性活动与激励等,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幽默、示范、展示、讨论交流、思考等,让情绪得到舒缓和放松。 跌宕起伏的课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活动富有韵味,能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美,也有利于师生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使课堂充满生机。   五、调控教学节奏要预防伤害事故 运动损伤不能完全杜绝,但教学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在教师调控教学节奏、运动负荷、课堂气氛是要注意不能只关注教学调整而忽视教学安全。 例如:1、运动负荷过大,导致疲劳出现伤害事故,在调控运动负荷时注意练习的次数、组数、动作质量等因素,一味的增加次数、组数和练习强度就容易产生疲劳出现伤害事故。 2、杜绝违反课堂常规,出现安全事故 在调控节奏是要注意 ,安全措施、保护帮助等,不能省略。例如,在体操教学中学生的相互保护很重要,手法要对,力度要适中。不能只注意教学节奏而忽视保护与帮助的规范。 3、要杜绝器材、场地的不卫生、不合格导致伤害事故. 总之,教师要是适时进行课堂节奏控制的,要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 ,同时要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适时适度的调整课堂节奏,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驰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