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鸡东一中高颖
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构建阅读与写作的合理的教学融合形式,使二者相互促进,“双剑合璧”,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双赢,创新作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契合点 读写双赢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能把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契和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构建阅读与写作的合理的教学融合形式,使二者协调并进,实现作文教学“两条腿走路”,“双剑合璧”定会威力剧增。同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鉴赏中不知不觉采得作文之蜜,一举两得。
传统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虽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但新课程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功利的应试思想,故中学作文教学脱离了写作应遵循的本质规律。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离,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无序化状态。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有空上作文课,没空也就把作文放下。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每周课时由原来6节减为5节,且阅读教学内容增加,老师为了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往往就无暇顾及作文教学了,使得作文教学被冷落。考试时作文被当成“半壁江山”,平常又不当作一个“硬”任务,表面上重视,实际上轻视。在《课程标准》里,写作是一大板块,在《语文》课本里,写作只是综合性学习里的一道“练习题”,让写作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中尤为严重。
如何摆脱这种境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中获得写作资源、思想启迪和表达技巧,在写作中显示个体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素养,反过来又以写作带动阅读,两者完全可以相互作用。只读不写,如同走马观花;只写不读,犹如井底之蛙。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写作才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思想在现当代语文教育家那里得到充分的继承。“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别无心得或方法的”。有成就的作家大多持同样的观点。没有一位作家是学了一大堆知识和方法后才开始创作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重视对学生阅读心理的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的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个性人格,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导,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有所感就有所写。
中学生阅读面窄且见识又少,相对写作素材积累也少,通过在阅读中撷取美点,汲取养料,一方面可以积累素材、深挖素材融化为自己的血肉,另一方面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广泛阅读作品,是调动阅读兴趣的最佳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杂志,阅读各类读物,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和自已喜欢的作品。并鼓励学生上网浏览、查阅资料,广见博识,不断开阔视野。当学生心中有感悟时,应鼓励学生及时写出来,只要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即可。同时要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只要是学生自已的体验,即使看起来幼稚可笑,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然后以不同的练笔形式练习,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一堂阅读教学课其实也是一堂生动的作文课,比如我们在学习《劝学》时,欣赏其比喻论证的形象生动的同时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和学习比喻的论证方法,然后写一篇以比喻论证为主的议论文。既鉴赏了文章,又学习了议论文的写作,一箭双雕。每篇文章学完后其实都有可练之处。有的可以依照原作品的写作思路、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或文章体式等某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感悟,改造翻新,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有的可以仿写一个经典的段落,仿写一种写作方法、一种结构、一种句式等;有的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有的可以改写、扩写、缩写、续写……在阅读教学中,时时与写作挂钩。在阅读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触和改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唤醒创作的“灵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鉴赏中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缺的不是技巧而是情境。在写作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能够触动学生灵感的情境,而阅读教学课堂就是一个天然的“激活地”。如果一上课,你对同学们说我们上一节作文课,学生肯定一脸的不情愿;如果你从阅读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就会很乐意地去完成它。我们提倡作文创新,“真正的写作就是创新”。只有发自内心的写作才能有创新。“创新不是方法、技巧,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一种动力;创新写作和创新写作教学不是理论知识,不是方法技巧,而是教学状态,精神境界”。
在阅读中,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在阅读中,学生才是主体。老师以为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和评价作品,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而写作则是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方便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创设写作情境;解放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利用阅读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亲近自然、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激起学生内心倾诉和表达的愿望,主动用笔写心里话。天天阅读,天天练笔,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说:“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就顺理成章。”茅盾也告诫我们:“从事写作的青年在动笔之前最好先看看别人的作品,试加以分析,指出它在结构、人物、环境的描写方面,何者是好的,何者还有不足之处。”有鉴赏才有继承和借鉴。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只有把握好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契和点。
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双赢,
博采众长,最终自成一体,妙笔生花。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写作能力,创建一个全新、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喜于阅读、乐于写作,创新作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十二五科研课题结题论文
鸡东一中高颖
2015.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