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3745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 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珐琅(láng) 卖弄(lòng) 渺茫(miǎo) B、腆着(diǎn) 寒噤(jìn) 赠送(zèng) C、发窘(jiǒng) 诓骗(kuāng) 鉴赏(jiàn) D、惊骇(hài) 风骚(shāo) 脂粉(zhī) 2、下列选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冥思 愕然 商酌 眼花瞭乱 B、镂空 嘻戏 颓唐 花团锦族 C、繁衍 祷告 惘然 一代天骄 D、阴晦 慨叹 妒忌 荒草凄凄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B、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不少评论家反复研读他的作品,认真筛选,断章取义,力求用最新鲜、最精华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C、最近,央视现场直播了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阴、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D、峰环水抱的美丽小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稀稀疏疏鳞次栉比,幽深而庄严的古庙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4、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5、下列句子对课文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公输》记叙了墨子劝阻宋国进攻楚国的故事,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分显示了墨子能言善辩、有勇有谋、镇定自若的特点。 B、小说《故乡》以“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作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写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用驳论据的方法,先直接批驳,再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D、《曹刿论战》主要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全文的文眼是“远谋”,通过人物对话,以精练的语言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短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汉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手法多用“赋”“比”“兴”。 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现代诗人,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等。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D、唐朝以诗为代表性文学样式,李白、杜甫、刘禹锡都是著名诗人;宋朝则以词为代表性文学样式,苏轼、温庭筠、欧阳修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0分) (一)阅读《行路难》,完成第7题。(2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前四句运用强烈的反差,以乐景写哀,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B、“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C、七八句运用了吕尚、伊尹的典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不能得遇明君的苦闷。 D、诗的结尾笔锋一转,在沉郁中振起,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心,是全诗的最强音。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苏子①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赂诸侯以王之地,背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②,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③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贤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妒而进贤。夫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贵且使己贱,故人难之。” (节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苏子:即苏秦,战国时纵横家。②垂沙之事:指垂沙战役,垂沙,地名。 ③令尹:官职名。 8、下列各项中实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必进贤人以辅之(招纳)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B、使王见疾于民 (怨恨) 斗折蛇行(北斗星) C、好伤贤以为资(贤人) 泉而茗者(泉水) D、是以国危(国家) 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 9、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无妒而进贤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事之以善言 以牒为械 C、今王之大臣 投诸渤海之尾 D、使王见疾于民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0、苏子认为“无妒而进贤”难的根本原因是( )(2分) A、贤能的人被任用,自己就会被废弃,贤能的人地位尊贵,自己就会卑贱。 B、大臣们互相攻讦,不能和睦相处。 C、大王不能审慎地任用大臣和贵戚,使国家陷入危险。 D、有仁爱之心的忠臣太少,所以不能为国家推荐贤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古诗文默写。(8分) (1) ,雪拥蓝关马不前。 (2)行到水穷处, 。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4) ,野渡无人舟自横。 (5)走近文天祥,他那:“ , ”的家国之痛令人动容。 (6)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实践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伟大抱负。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13—17题。(15分) 枯 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15分) 13.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3分) 14.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运用了 顺序,作用: 15.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3分) 选项:A.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C.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还原: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16.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2分) (2) 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分) 17.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2分)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我选择 (填序号),理由是: (二)阅读语段,完成18—22题。(10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环境、境况和遭遇。人们总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人所处的读书境遇,是读书人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状态。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敞开心胸迎接阳光的明媚,也有那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积极汲取新的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关键是要确立时机意识,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深思精进。同时还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沉下心来读书,正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认识自己,理性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机遇。逆境人人都会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逆境为机遇,砥砺磨练,最终逆境反倒助之“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爱默生曾认为:“艰难时刻具有科学价值,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是决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很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恰是当事者于现实中走投无路、转而沉湎于书本与思考时突然发现的。在我国历史上,在人生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比如: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长征时中国革命处于逆境时期,每天面临敌人围追堵截,但毛泽东仍坚持在马背上读书学习,并写下不少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人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发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处顺境而不自满,处逆境而不气馁,处闹境而不浮躁,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保持一颗年轻上进的心。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03日24版) 18、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9、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2分) 20、阅读选文第③段,参照划线语句,在横线上续写一个事实论据。(不超过20个字)(2分) 21、选文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22.选文第⑤段中加点的三个词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四、名著阅读及综合性学习(共10分) 23、名著阅读。(5分) “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面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地难看了。 “我招谁惹谁了?!” 他 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 “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带富……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 他 又想了想,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①他是 (填人名)。(1分) ②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分) ③他在此阶段的性格特点是: (1分)当虎妞因难产而死去后他的性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1分) 24、综合性学习。(5分) 我市某校九年级准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综合实践活动。 ⑴学校门口要张贴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下联写出上联(要包含中国梦三个字):2分 上联: 下联:拼搏千载复兴华夏魂 ⑵九(3)班准备编一本书,以图文的形式展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征程,请你为这本书起一个名字。1分 ⑶九(5)班要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下面是李琴的演讲稿,请你仿照她的句式把内容补齐:2分 有梦想,才能使人生充实饱满,更有价值。李白有梦,所以他始终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谭嗣同有梦,所以他慨然高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 五、书写与写作(共53分) 24、书写。(3分)以作文卷面为依据评分,请你认真书写,努力做到整洁、规范、美观。 25、写作。(50分) 请你以“亮出你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答案 1、C 2、C 3、A 4、B 5、B 6、C 7、C 8、D 9、 A 10、A 11、12、略 13、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1分)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2分) 14.插叙(1分) 作用:(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 (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作铺垫(埋下伏笔) (只要答到任意两点,即可给2分) 15.C A B(填对一个给1分,共3分) 16.(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享受,心灵的慰藉)(1分),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1分)(意近即可)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意近即可,1分) 17.示例:(1)选A(1分),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1分) (2)选B(1分),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1分) 18.科学地认识人所处的读书境遇,是读书人不容回避的问题。 19.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状态;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机遇;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 20.示例: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21.道理论据:通过排比句式,有力地证明了“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2.这三个词语不能调换位置。因为这三个词语与所述的每种境况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所以不能调换。 23 1、祥子2、孙侦探敲诈祥子买车的钱3、老实、坚韧、吃苦耐劳 变成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4、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