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加强小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探究.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3748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加强小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加强小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加强小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 队列队形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队列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 1.正面激发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正面形象往往能对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们产生正面刺激作用,使他们精神振奋,甚至争相效尤。孩子们熟悉的解放军,就是一种正面形象,给人以精神、正气的感觉,是很多学生都崇拜的偶像形象,在教学中,这种正面形象的介入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模仿的激情、动力。在队列队形练习中,我们就可以借助解放军这一正面形象,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在组织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进行“立正”、“稍息”、“看齐”、“向前看”的学习时,我用自己所教的四个班级做了个试验:一个班级,我先组织学生观看解放军操练视频,然后组织学生结伴模仿练习。课中,学生兴致高昂,不断进取,课后反馈95%左右的学生动作达到要求;另外三个班级,我就仅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来组织,课后反馈有近20%左右的孩子动作还有问题。并且在以后的课中,试验班在正面形象的激发下掌握牢固,而其他三个班需要纠正动作的学生比例明显高。 2.标志法 标志物的使用,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起辅助作用。在队列队形练习中,教师活用一些标志物来辅助练习,能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化难为易,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如原地三面转向的教学,其中难点之一主要在于方向的正误上。因此,在组织一年级学生学习原地三面转向时,试验班的孩子,我让他们每人在自己的右手臂上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纸(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一些标志,比如红线等)在通过学生自练、结伴练习、师生练习等形式后,课后反馈100%的学生方向正确。并且以后的课中方向的记忆深刻。而另外三个班级,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告诉学生左边、右边,并边练习、边提醒、纠正,但是课后反馈,还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方向混淆,下一课次的复习更是问题严重。 3.尝试探究法 水平一阶段的孩子,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乐意服从的,但是,其年龄、身心特点制约着他们的心理、行为,表现在还不能很好地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来了解、掌握动作。在这一阶段,教师的讲解、示范作用明显。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学习能力也逐步提高,因此,像队列队形等一些内容,在水平二,尤其是水平三阶段完全可以通过提供图示等手段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去尝试探究,教师只是适时提示、纠正就可以了。这不仅避免了学生因听教师重复、枯燥的口令指挥而产生不良情绪、厌恶心理,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学效果也明显优于单纯的教师劳身劳心的教。 如在组织三年级学生进行原地一(二)列横队变成二(四)列横队的队形练习时,在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四大组后,我让组长拿着教师课前准备的队形变化示意图组织组员合作学习,学生练习兴致非常高,展示的学练成果也完全符合要求。这样的方法,学生乐意,教师轻松,可谓一举两得。 4.问题解决法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于水平一阶段,水平二、三阶段特别是水平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具有的这种能力,对体育课堂中一些较复杂的队列队形练习无形中也提供了帮助。正确运用好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避免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效果又不明显的问题,对队列队形乃至整个体育教学的后续性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如练习错肩行进这一队列队形,在组织学生两路纵队行进时,我就制造了一起相撞事故。矛盾产生后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不让,两路纵队又能继续有序地行进。学生思维的火花瞬间被点燃后,我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谋对策。展示中发现,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错肩行进的方法来解决教师给他们设置的难题。再经过教师对于时间把握等方面的提示, “错肩行进”这一较复杂的队列队形练习就这样在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被掌握了。 5.游戏比赛法 游戏起源于人类生活,属于教育范畴。她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如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娱乐性、智能性和知识性等。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让学生体验愉悦,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采用此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也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观性,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因而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品行的发展及非智力的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队列队形的练习完全也可以采用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并且效果显著。 如在组织一年级学生练习排纵队时,我就设计了一个“争当文明停车人”的游戏。学生一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在愉悦的氛围中练习并掌握了排纵队的要求;在组织二年级学生练习成四列横队——集合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快快找家”的游戏。游戏中教师很轻松,少了很多说教。学生兴致盎然,少了枯燥感。游戏两次,95%左右的学生已经能做到找对位置了。这比单纯的讲解、示范、练习效果明显好了很多,同时教师也省心省力。 二、队列队形练习的注意点 队列队形的练习,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能有一定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操作时除了要多动脑筋,多想方法,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多变的原则 心理学告诉我们,最好的事物,一旦看多了、用多了,就自然而然会失去她应有的魅力,变得普通甚至使人厌烦。体育活动,尤其是像队列队形这种练习项目更是如此。所以,在练习时要注意“多变”。 (1)内容多变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某项目的练习时,想着要让自己教得“单元性”,让学生学得“系统性”,会在一阶段中都以某一项目为主。这确实有其“利”的一面,但其“弊”处也显而易见:不管形式怎么花,但学生已经早就知道你接下来是要叫他们干什么了,一点新奇感都没有了,你说兴趣还会高吗?所以,如果确实是要有“单元性”的,应该是从全学期整体考虑,然后几个队列队形练习内容,穿插着进行教学。 (2)形式多变 单一的形式,就算最好玩,但次数一多同样会给学生单调、枯燥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方法来组织教学。如同样是组织学生进行原地三面转向的练习,除了常规方法,还可以运用反口令形式进行练习、运用不同人数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游戏法(走迷宫)进行练习…… 2.精练的原则 不过是多重要的练习,时间一长,我们的孩子都会注意力分散,兴趣降低,效果降低。尤其像队列队形这种内容。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时,时间一定要控制好不能过长,尽量不要出现整节课都是此内容的情况,8~10分钟时间应该说完全足够了。 3.和谐的原则 社会,追求和谐社会;教学,追求和谐教学;体育课堂,追求和谐体育课堂;我们的队列队形练习,也应该追求和谐的队列队形练习。影响队列队形和谐练习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以上所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还应该注重创设好宽松的氛围、注重评价的多元性。   队列队形的练习,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之一。在新课程熏陶下的我们,应该立足自身,好好地来研究一下教法、学法,用我们全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来帮助学生愉悦地掌握这一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担当起培养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势、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之职。 如何加强小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 乌拉特前旗第七小学 郝晓美 二0一四年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