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班级 姓名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言论的是( )
A.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C.变者,天下只公理由也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3.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使“汉阳造”闻名天下,堪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这是的“他”是指(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4.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
A.创办新式学堂 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
5、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建立
C.《万国公报》的创办 D.《定国是诏》的颁布
6.“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场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8、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9.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0.以下最能体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1.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2.“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3.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1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5.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B.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16.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所举,由他创建的有( )
①兴中会 ②华兴会 ③中国同盟会 ④光复会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7.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融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18.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9.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20.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是( )
A B C D
班级 姓名
二、组合列举(每空2分,共8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是----------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是-----------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1题,共8分)
2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 )”内,对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改正: 。
( )(2)兴中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改正: 。
(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改正: 。
( )(4)1915年李大钊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改正: 。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题;第23题14分,24题14分,25题16分)
23.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⑴结合材料一,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8分)
⑵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4分)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税收入
其它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6分)
(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由较为开明的清朝官员组成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材料二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右图(图④)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幅漫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救运动”是指哪一运动?材料 二中“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2)请写出材料三提到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阵地和 李大钊颂扬十月革命的一篇论文名称。(4分)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次运动或革命的各自影响。(6分)
(4)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什么精神?(2 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