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
一、 质量守恒的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1.质量守恒仅体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关系。
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性
知识回顾:下图可用于表示水通电分解发生反应的过程,从下图中你能得到那些信息?(任写三条)
三、 化学变化前后的变化与不变化
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质量守恒定律的不同解释
①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
②化学反应中消耗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1)(2012年河南赛区预赛题)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g
x
2.56
7.20
0.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x为4.64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2)(2011年15题)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中D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3)解释下列现象
①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为什么?增大的质量等于谁的质量。若燃烧后质量增大了2.5g,问:你可以从中得到的信息是什么?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与各种元素的质量不变
1.(河南中招2008)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2.(说明与检测2012选择题90题)常用燃烧法侧物质的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有氧元素;④一定含有氧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1)推出下列化学式
①(2007年8题)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点燃4CO2+2SO2+6H2O,则X是 ( )
A.C4H12S2 B.C2H6S C.C2H6O2S D.C2H6
②(2008年15题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SiO2+2NaOH===== +H2O
+3O23H2O+2CO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