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导学案)
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道德修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关系
学习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习过程
〖环节一〗以案说法:走进曾胜和苏苗
阅读课本p76页曾胜和苏苗的案例共同讨论:
曾、苏二人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环节二〗 自主学习 自主感悟
关系
一般违法
犯罪
共同点
不
同
点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处罚的机关同
联系
学生自读课本P76页,结合曾、苏二人案例讨论后,完成上面的表格。
法律在线: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
禁止的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
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犯 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
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环节三】感悟曾、苏二人--反思自己:“扫雷”监督卡
我身上的不良行为:
这种行为给我带来的危害:
我的改正计划:
我的改正措施:
我准备请 做我这项计划的监督人。
〖环节四〗我思我行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图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的理解,
你认为正确的是( )
违法
犯罪
违 犯罪
违
犯
犯罪
违法
AA
B
C
D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些古语告诫我们( )
A、犯大错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要重视防微杜渐。
B、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什么区别。
C、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会发展成犯罪。
D、有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关系。
3、高中生王某曾经因为偷同学的小额钱物被学校处分,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悔改,最终因为持刀抢劫被人们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一案例说明( )
A、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
B、王某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犯罪
D、王某偷同学小额钱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案例分析题
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在电子游戏厅认识了几个赌友后,经常旷课聚赌。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他,他都当做耳旁风。为了偿还赌债他经常与赌友扒窃,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仍不思悔改。一天,当他在商店盗窃价值近万元的服装时被抓获。经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五年。
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张某从参与赌博到走上犯罪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实践探究
假如你的一位同学特别喜欢打游戏,想买一台
游戏机,可家长不给他钱,于是,你的同学计
划着向同班的某某“要钱”,你了解到此情况后,
你将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