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 张雪玲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3、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4、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 一根长,一根短,嘀哒嘀哒转圈圈。
二、回忆旧知,梳理知识
1、师:同学们,在这本书第七单元的时候我们学习了认识钟表,那谁能说说咱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复习写时间
(1) 这是老师一天的工作安排,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每位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师拨钟面,让学生写出时间。
(2)选择代表性的展示。
3. 练习:
1、用两种方法写时间。
2、小动物们说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3、小乌龟、小兔、小喜鹊约好星期天一起去公园里玩,他们请钟爷爷第二天早上叫醒他们。由于乌龟爬得慢,钟爷爷早上五时就叫醒了它。小朋友能拨出这个时间吗?拿出学具钟拨一下。过了两个小时,他又叫醒了小兔。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这是几时?(7:00)又过了一小时,他叫小喜鹊,这时是几时?(8:00)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北京到上海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7,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7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7。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7时或7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7时。
(五)练习巩固,内化知识
1、找朋友:一天,钟表王国里的钟表们聚集在一起,想找与自己时间相同的钟表作朋友,同 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2、画一画。
① 钟面上画出时刻。 ②找规律画钟面[自己找出规律,并根据规律画钟面。]
3、设计尝试:请同学们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
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 : )做( )
下午( : )做( )
8、小结师:今天这节你学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利用一节课40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又学到了许多知识!其实呀,时间老人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