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烛之武退秦师 (2).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59309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烛之武退秦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教学重点:  1. 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习要求: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 、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           教师分析:  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平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三、相关知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课文讲解: (1)第一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请同学回答刚才的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公的)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是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既达到说退秦师的目的,也破坏了有“秦晋之好”之称的秦晋联盟。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一段开头写到:“夜缒而出,见秦伯曰”,这一处简写其实包含了诸多智慧。此时战争一触即发,此“夜”肯定是当夜,明天一早说不定秦晋就发动进攻了,所以是连夜即动。此外夜黑也可以掩护烛之武的行动,“缒而出”,对方只见一人下来,城门未开,没有大股部队冲出来,所以心理上不会那么紧张。“见秦伯曰”,为什么不是见“晋侯”,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定!“烛之武退秦师”,退掉秦师,晋师随之而退,这都是烛之武意料之中的事了!如果这一步走错了,下面言辞再精彩也无济于事。这一步走对了,下面的一步才谈得上,这是战术思维了。接下是怎么劝说的呢?①烛之武先诚恳道出郑国必亡是明摆着的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不去怨恨或狡辩,语气谦卑以示弱博得秦穆公好感;②接下来他审时度势抓住秦穆公心理,亡郑只对晋有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直陈弊端击中也想称霸的秦穆公的心,也拆穿了秦晋联盟的虚伪性。③接着以存郑之利(述利)诱之,“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使秦穆公掂量好处,④再揭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和背信弃义,以此戳到秦穆公的痛处。使秦穆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次出兵的意义,动摇了与晋联盟的信心。烛之武的游说的成功之处是处处站在秦国立场为秦国考虑,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秦伯说”及以下,留三个大夫护郑,这是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的。  烛之武人物形象:  1、“夜,缒而出”——烛之武当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肩负重任,只身前往说服秦伯,可见他非常勇敢,爱国,有担当,有胆识,  2、郑国面临危难,通过游说来退秦师可以说是唯一化解危机的方式了,因此游说的成功与否就显得至关重要。烛之武的游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显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 3、烛之武是代表自己的国家去的,虽然国家依已然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但是他依然表现的不卑不亢。从容淡定。       烛之武的游说显然成功了,秦伯退兵了,那么晋国该如何反应了,我们接下去看。(进入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第四段  原文: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老师朗读,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晋文公不愿进兵呢?)  字词分析: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非、没有;“夫人”属于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对已婚女子的尊称,读fūrén。在本句中指那人,即秦穆公,读fúrén。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依靠“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3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老师明确译文: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教师分析: 晋文公毕竟是一代霸主啊,面对秦国的倒戈,他隐忍不发,采用了撤军的措施,他为什么不继续攻打郑国或追击秦军责问他们的违背盟约呢?如果你是晋文公,你会怎样办?(学生讨论。)  明确:晋大夫狐偃请求袭击秦军,而晋文公没有答应。晋文公没有采用击秦的建议,这是不是说明说晋文公宽容大度,愿意一笑泯恩仇,答案是,不。这其实恰恰体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冷静而清醒的分析了形式,  一是曾受过秦之恩惠,翻脸不“义”,背信弃义可不是什么好名声,晋文公不愿意背负这个坏名声。二是如果这时继续攻打郑国或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三是进攻秦军就意味着立刻与秦国翻脸意味着诸国征战中多树立了一个强敌,失去一个盟约国,而退一步也许还能重新再拉拢秦国,使它站在自己这边,毕竟两国的“秦晋之好”可不只是说说而已。晋文公退兵是无奈之举,可更是明“智”之举也,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晋文公作为一代霸主的深谋远虑和独到的战略眼光。而晋国退兵也从侧面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课文总结: 一、艺术特色:  1 、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一事件的发生于秦毫无关系,这就为下文的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军既是联合,却又不驻军一处,暗示出亲近联盟并非铁板一块,还是有机可乘的。后文由烛之武揭示出秦晋有“朝济而夕设版焉”的一段历史,暗合两国联盟的虚弱。由此,郑国解围,秦晋兵退就顺理成章了。  2 、跌宕起伏  本文虽只有三百字左右,但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例如亲近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倾覆在即,佚之狐的推荐令郑伯看到一线希望,读者以为谋臣必慨然出使挽狂澜于即倒,岂料,烛之武因为长年不被重用,心中存在抑郁难平志气,淡然而辞,顿有手足无措之感。而此时郑伯引咎自责,又增添了剧情的戏剧性。直至烛之武“许之”读者始知虚惊一场。而本文的最后一段也同样有如此妙处。总之,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既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又能紧扣读者的心弦。  3 、详略得当  本文重点的烛之武说退秦师,而对攻郑、退兵等情节只做简略交代,充分展示了主要矛盾。  4 、说理透辟  烛之武说退秦伯的语言高超、精妙,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在大国诸侯面前从容辞令,寥寥数句,却是面面俱到,字字珠玑,无论是亡郑之弊,存郑之利,还是秦晋历史嫌隙,一字一句切中要处,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二、人物形象: 1)烛之武   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郑君:  1 、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2 、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3 、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3)晋侯:  三、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2)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3)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二)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 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  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   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   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亏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动词,扩张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③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2、宾语前置句:        ①何厌之有?    ②有何厌?    3、省略句:          ①晋军函陵     晋军(于)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敢以(之)烦执事      ③辞曰:臣之壮也 (烛之武)辞曰    作业:  1、联系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评论秦穆公退兵这一段话,思考  在烛之武说退秦穆公的四个层次的理由中,哪个是真正说动他退兵的?  2、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所提供的有关烛之武的信息,为他写一个一千字左右的人物传记。(提示:可以从为什么富有才能的烛之武一开始没有被郑伯重用,他如此出色的说服技巧有时如何练就的呢等方面展开想象)      附:课堂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1、开端:秦晋围郑    示弱                   2、发展:临危受命    陈弊                                3、高潮:说退秦师    述利                                 4、结局:迫晋退兵    揭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