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知识点
考题出现
中考说明要求
生字生词的读写;积累古代口语词汇,把握故事主要情节,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北京中考选择第一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2分;中考选择第二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2分
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掌握800字词,200成语的正确注音
积累、掌握约字词;了解一些文化、文学常识(如四位作者的生平、成就概况);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学习用举例子、分要点等方法说清一个看法或道理(即议论的能力)
中考填空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8分;中考重点,记叙文阅读第二题,词句赏析题,中等题,分值3-4分;中考重点,议论文阅读第三题,论证过程题,难题,分值3分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生字生词;小说的体裁特点,分析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在小说中的作用;把握小说的主题;了解《故乡》中人物的变化
不作中考要求
不作中考要求
生字生词;各种论证方法;立论与驳论的运用;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能作出判断。
中考重点,议论文阅读第一题,结构作用题,简单题,分值1-2分;中考重点,议论文阅读第一题,信息提取题,简单题,分值1-3分;中考重点,议论文阅读第三题,论证过程题,难题,分值3分; 中考重点,议论文阅读第三题,选择应用题,难题,分值2-3分; 中考重点,议论文阅读第三题,填充补充题,中等题,分值2-3分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生字生词;掌握小说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不作中考要求
不作中考要求
史传文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文言重点字词;文章基本内容;传记人物的形象
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一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3分;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二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3分;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三题,中等题,分值3-4分
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筛选文中信息
生字生词;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积累名句
中考填空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8分
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
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通过小说内容把握小说主题;
不作中考要求
不作中考要求
多音多义字的认读,错别字的辨识与更正、文学常识的识记、成语,熟语的正确运用
北京中考选择第一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2分;中考选择第三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2分
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掌握800字词,200成语的正确注音
生字生词;注意戏剧剧本与电影剧本的艺术特点;识记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了解选文的主要情节
中考填空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8分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
生字生词;识记《墨子》《孟子》《庄子》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词语、句子的解释和翻译,积累文章名句;分析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手法
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一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3分;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二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3分;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三题,中等题,分值3-4分
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筛选文中信息
古代诗文篇:把握作品内容,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
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一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3分;中考文言文阅读第二题,基础题,简单题,中考填空题,基础题,简单题,分值8分
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筛选文中信息;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