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木兰诗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4122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木兰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兰诗 文光初级中学 马楚芳 授课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目标: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赏析木兰的英雄形象,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 教学方法 参考注释读懂课文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花木兰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花木兰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昨天同学们预习了本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花木兰,去感受她的思想情感与人格魅力。 二、解题: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 检查预习 1.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zhù)    可汗(kè hán )     鞍鞯(ān  jiān )  辔头(pèi )燕山(yān)鸣溅溅 (jiān ) 鸣啾啾(jiū)  胡骑(jì)           戎机(róng)    金柝(tuò) 著(zhuó)   傍地走(bàng)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 朗读接力赛(各组成员每人一段,人数不够回答过的可以再读一段,看哪个组读的最准确、流利,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记下获胜小组 4、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 不闻机杼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昨夜见军帖 军中的文告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人的战马 万里赴戎机 战争        朔气传金柝  古时候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出郭相扶将 扶持 5、分类积累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4、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十二 古义 表多数,不确指       军书十二卷;今义 确指         ⑥强  古义     有余   赏赐百千强;今义 强壮          ⑦户  古义 门      木兰当户织;今义   窗户        一词多义:  市:a.集市,东市买骏马;b.买,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愿:a愿意,愿为市鞍马;b希望,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四、疏通文意 1、 比一比,看谁先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找的最快最多的获胜。●记下获胜小组 这首诗中运用了排比、对偶、反复、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 温馨提示: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有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古诗文中由于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限制,常常用互文见义的表达方法,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完备的意义,增加语句的内涵。如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于说“秦时汉时的明月,秦时汉时的关”。 顶真:第一个句末的词与第二个句的第一个词相同,意思相连。 2、 对偶:两个句子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思相关。 排比:相同句子三句以上,意思并列或递进的句式。 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重复。 夸张: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与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与道理”的一种修辞手法。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2、学以致用: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明确答案: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四句铺陈,表现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井然有序。 意思是到各个集市买来作战用的物品。 3、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是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边塞夜景,表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意思是北方的寒气里传来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战士的盔甲上。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是互文,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得胜归来。。上下句的意义互相渗透说明兼顾合指。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这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打仗归来后,天子为木兰记了很多功,赏赐她很多财物,这是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的铺垫。意思是(为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东西。 3、①小组内每人翻译一段,规则与朗读比赛相同。(每组派一名监督员到相邻的下一组监督是否准确,并负责计时。●记下获胜小组 ②思考并完成问题: a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明确答案:第一部分(1、2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3段),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第三部分(第4段)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第四部分(第5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第五部分(6段)写出木兰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结尾附文(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b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答案: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辞别爷娘、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1.突出木兰女性的特点,丰富她的英雄性格,使之真实感人。 2. 巧妙得当,简洁紧凑。 3、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  五、人物赏析,深入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澜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