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旗下讲话
知法守法,做合格公民
2012年9月17日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演讲的题目是:《知法守法,做合格公民》。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胡锦涛总书记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提出的这项要求,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提高我国公民遵纪守法的道德素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可以说是红色的,代表着正义、公平,维护着我们的权利和利益;“法律”可以说是黑色的,意味着判决、处罚打击着各种违法和犯罪。法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举止,保护着我们的人身安全,保障着我们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必须知法守法,做合格公民。
首先我们应该学法知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良干扰出现在我们身边,港台的无厘头、古惑仔,日韩的动漫,欧美的影视等充斥着太多低俗、暴力、危害身心健康的情节和思想,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生理和心理特点看,青少年正处在向成年人过渡期间,各方面还不成熟,也是情感最激烈、最充满冲动、幻想而最容易动摇的时期,容易受干扰的影响,做下危害自己及他人的错事,遗憾终身。
近年来社会上违法犯罪青年化呈上涨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全国刑事立案所占比例约为65%,这一数字令人怵目惊心,惶恐难安。无知的人最可怕,无知才会妄为,无知才会法制观念淡薄,以身试法,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作为高中生,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来规范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提高警惕。国有国法,校有校纪。《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我国法律的延伸和具体实施细则,我们同样必须予以重视。对于法律法规和规范,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始终牢记在心中。就像法国的泰·德萨米在《公有法典》中说的那样:“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神经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并同我们共呼吸;它们是我们的生存,特别是我们的幸福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才会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更幸福。
其次,我们应该做到遵法守法。每年我校都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自觉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共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法律法规意识和遵章守纪观念淡薄,他们不严格要求自己,无视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对老师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置若罔闻,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良行为:有的奇装异服、抽烟喝酒、恶语伤人、撒谎成性;有的故意损坏安全指示标牌、多媒体设备等校园公物;有的厌学逃学、沉迷网吧;有的违规配用手机MP4等电子产品,在宿舍甚至课堂上网聊天、浏览不健康网页、阅读低俗电子书,甚至用来考试作弊;极个别的同学已经发展到小偷小摸、敲诈勒索、乱交朋友、拉帮结派、聚众打架的程度,离犯罪深渊越来越近。我们需要引以为鉴,要知荣辱,明是非;我们需要以法为准,要遵守法,不犯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我们要先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文明素养。在学校里,同学间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我们应该互相关心和尊重,友爱相处,团结合作。如遇意见相左、出现矛盾的情况,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自身或他人。让生活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你死我活,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最后,我们应该做到依法办事。学法,是让我们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当我们遭遇到受骗上当的时候,当我们遭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时候,当我们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的时候……当我们遭遇到一切违法犯罪的时候,我们是否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解决呢?你是采用逞匹夫之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还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老师、向公安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寻求帮助的方式解决呢?不同的解决方式会有不一样的解决效果。前者伤己伤人,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后者能保护自己,惩治违法犯罪。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合理科学维护自身权益应是我们必备的素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遵纪守法、规范自身言行,培养自身高尚人格,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吧!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