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线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的内容。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36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毛线的过程,知道线有直线与曲线之分。从中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
2.在观察比较中掌握三种线的特征。
3.体验点与线,线与线,线与面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难点:建立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入课题(板书:线的认识)
(二)、 创设情境,感知线段、射线和直线
1、投影出示图片: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播放课件)看,是谁啊?
生:孙悟空
师: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宝贝是什么呢?
生:金箍棒
师:我们来看这根金箍棒,是直直的吗?我们画一根直线表示金箍棒,用两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
观察黑板上的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种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线段。线段两头的点,叫做它的端点,表示线段的尽头。看一看,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生:两个端点
师:谁来说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
生1:能变长、还能变短。
生2:能变的又大又长。
师:想象一下,如果把这根金箍棒的一头放在地上,它会向哪个方向变长?
生:向上变长。
师:向上它到底能变多长呢?
生:无限长,无边无际。
师:老师还是画一条线段来表示这根金箍棒。现在,我们可以让金箍棒向上延伸,想想它可以延伸到哪里?
到无限远的地方,我们只要画出一部分就可以了。
像这样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就叫做射线。
想一想,射线有几个端点呢?
生:射线有一个端点
射线的一个端点,表示射线的一端是有尽头的,这种线可以朝着一个方向越射越远,也就是说,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板书:向一端无限延伸)。
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金箍棒横着拿在手中,它可以怎样变长?
你能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这种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感觉吗?
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
先画一条线表示金箍棒的长度,然后在它的两边再画上线,表示这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师:像这样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直线。直线有端点吗?
2、进一步感知三种线。
(1)这是一扇门,找找上面有什么线?这条线的左面到哪里?右面到哪里?
门上的线,都是线段。
(2)一架竖琴,你能从上面找到什么线?
(3)一束射灯光:这是什么线?它是由谁发出的?
(4)这是马路上的斑马线,我们取其中的一条,这是一条什么线?
(5)海边的灯塔,由灯塔发射出直直的线,它的起点在哪里?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点标出这个起点。你能看到这条线到哪里结束吗?
3、师小结:我们现在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学生说说各自的特征。
(三)、 区分三种线
师:认识了这三种线,我们来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出示表格)
线段
射线
直线
长度
有限
无限
无限
端点
2个
1个
无
度量
可以
不可以
不可以
与直线的关系
是直线的一部分
是直线的一部分
1、 小组合作
2、 学生汇报,师填写此表
3、 试一试
(四)、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
(1)直线: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
(2)线段:请你猜一猜,这条线段该怎么读?
(3)射线: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思考:“射线BA”和“射线AB”有什么不同?(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 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五)、 动手操作,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4、 教材第17页“试一试”的第二题。
(六)、小结
(七)、课堂练习
1、填一填:
(1)、直线AB长30cm。( )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
(3)、线段CD长5cm。( )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
2、完成p17“试一试,量一量”。
八、作业安排:p17“试一试”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