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一)
精心备课,用心上好课
“对比法”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经常用的方法,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考虑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比较差,用“对比法”是第一次。
在备课时我认定教学中要强调对比什么,怎样比,对比的结果和实践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哪些因果关系等。根据教科书我设计了如下流程;先导入讨论,说说在你们饮食生活中都品尝过哪些酸、甜、苦、辣的食物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的基本形来表现这五种调味,这时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依次比出他们所具备的形象来,为了能让每位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现“五味”来,可继续让学生做做肢体语言方面的对比实践。
具体实施下来,整堂课有条不紊。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学目标完成了。学生学会了在对比实践中通过对比获得设计结果,并推断出设计结果与对比的关系;但学生们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我想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安排教学,没有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我采用了游戏比赛导入,每四人一组在事先画好剪好的空瓶中分类装入“五味”。一下子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亲口实践并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然后引出课题,猜猜怎样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接下来放手让学生通过“闻”“尝”,用肢体语言或口头描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给人的味觉感受,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进行了图形的联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宜丰县新庄中心小学
晏发明
2011年2月
教学反思(二)
美术作业的评价
美术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发展自己的能力,教学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进行表现的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与“美术”的含义不谋而合。因此,教学结果应是评估教学的准则之一,美术作业的则是检验教学结果的直接因素。所以说,学生作业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定期选出一些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展览。然而,有些教师看了某些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学生开始学习美术时,他们的认识发展不受真实生活约束,无论在造型表现方面、色彩运用方面或画面空间表现方面,他们一概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画。因此,他们的作业常常表现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对他们的画面中表现的不真实、不合理性,甚至怪诞的特点,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艺术眼光去看待和品评。如果仅仅依照“像”与“不像”或“对”与“错”来评价,只会让学生受到压抑,使他们的创造力过早地消失。
相反,学生的作业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只能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有包办代替和固定模式的问题,是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做法,并不可取。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从爱心出发进行评价。
教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就会使每个学生画出各不相同的作品,使他们能自信地面对每一件事,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宜丰县新庄中心小学
晏发明
2011年2月
教学反思(三)
漂亮的瓶子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很灵活,我希望能通过<<漂亮的瓶子>>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堂瓶子的制作课。为了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完整的表现瓶子,我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制作方法——“撕”,像撕纸这种方法,既简单快速又能够在撕撕玩玩中,感受“不整齐”的美感,还能远离利器,对孩子也是一种安全保护。用这种方法完成制作和美化瓶子,那么最富有冲击力的就是色彩,所以我选择了彩纸和皱纹纸,颜色鲜艳、好看,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制作时会很积极的参与到制作中,激发孩子的兴趣,用彩纸制作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将瓶子美化,再用手撕各种形状花纹装饰瓶子,这样,其实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为了让孩子去感受色彩搭配的美妙感觉,我设计了一个“精品屋”都是色彩背景,孩子自己觉得什么样的颜色搭配好看就可以自由去搭
配,在比较中去选择。
二十一世纪的绘画是走向分析设计的时代,强调个人的自信。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尊重他们的个性,学生个性中的独特人格特征,如敏感、强烈的表现欲、好强、自信,教师应给予鼓励和保护。
宜丰县新庄中心小学
晏发明
2011年2月
教学反思(四)
狮子面具
教学活动在新的课程改革目标中提到: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的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索能力。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独立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体现在:
(1)课前搜集课程相关资料,阅读理解并进行讲解。
(2) 学生在欣赏同时,总结狮子的特点,并通过拼图游戏巩固知识。
(3) 自主选择狮子面具的表现形式。
(4) 自己提出在制作狮子面具遇到的问题,组内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5) 引入语文课文《狮子大王》,由学生动脑筋续接故事结尾,并表演。
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效果不错,学生兴致勃勃,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在完成每一部分和问题之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肯定和奖励,有助于让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从而激励学生不断的探究新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宜丰县新庄中心小学
晏发明
2011年2月
教学反思(五)
花的世界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在教学《花的世界》一课时,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如下:
首先,以动画《花仙精灵》给学生创设情景来导入新课,将学生带进花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大自然的奇丽、多彩、生活的美好。
接着,师生展示各种花卉图片资料,在此环节中问学生除图片展示的花卉外你还知道哪些花卉?借此来考察学生的生活常识。随后,教师便展示了大量的花卉图片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以不同的花卉让学生感受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学生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是采取合作式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资源共享的意识。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探究花的结构、外形特征和色彩。通过小组观察、讨论、探究面前的仿真花卉来让学生了解一株花是由花朵、花茎、花叶和花根四部分构成的。花朵是花的主要部分,也是本节课我们研究的重点。通过观察探究了解花朵的构造,花瓣的颜色。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让学生抓住外形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最后通过小花找家的游戏让学生了解季节花卉,让学生初步了解花卉设计艺术在生活中作用,感受花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
本课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评价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成功、激励学生不断的进步。评价时照顾到学生的整体和个别差异,不只停留在学习上,而是从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进行评价。
宜丰县新庄中心小学
晏发明
2011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