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内容。
教学时间 10.1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经历称物体的重量 懂得方程的两个必要条件 小组讨论得出方程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天平称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出示ppt 显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引导同学们自己思考怎么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 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全班集体订正。继而引出相等,平衡的概念。
(2)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 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0+30=50 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
二、探究新课 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 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用字母表示。 生1:20+x=100 生2:100-x=20 生3:100-20=x 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 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 出示6架天平,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
把这8个算式标号,得练习: ①20+30=50 ⑤ 80<2x
②20+χ=100 ⑥ 3χ=180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④50+2χ> 180 ⑧100+2χ=3×50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等式 不等式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②20+χ=100 ⑤ 80<2χ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不含未知数的式子 ②20+χ=100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③50×2=100
⑤ 80<2χ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师: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的的式子有哪几个?
生:②20+χ=10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今天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称为“方程” 并板书课题 方程
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χ =12 (⑥ 0.49÷χ =7 ( ) ② Y+24 ( ) ⑦ 35+65=100 ( ) ③ 5 χ+32=47 ( ) ⑧ χ-14> 72 ( ) ④ 28< 16+14( ) ⑨9b-3=60 ( ) ⑤ 6(a+2)=42 ( ) ⑩ χ +y=70 ( ) 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请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方程还有进一步的理解吗? ……
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1) 6X + ( =78 (2) 36 + ( ) =42
生反馈 课件出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 这句话对吗? 小组之内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汇报老师 全班集体订正。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概括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全课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2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