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讲给学生的故事(十五)
让责任看得见摸得着
一位高二年级的同学,生活能力尚可,思想品德还行.可就是学习成绩起伏不定,父母为此很伤脑筋。一次家长会后,母亲在班主任的启发下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从全家每月1300元的总收入中。拿出1000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存入银行。作为一年半以后继续上学或自主立业的费用,并向孩子说明:如能继续上学,家庭将一如既往地每月给他1000无助学金;如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深造,就不再提供资金。这就意味着这笔钱可能是孩子从父母那儿获得的最后一笔学习、生活或者说创业资金。母子很顺利地达成了这个“协定”。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高考结束了,儿子出人意外地成为全校唯一考上北大的学生。
当人们纷至沓来探寻教子秘诀的时候,母亲坦率地说:“让抽象的责任看得见摸得着,就能成功。”而孩子的回答是:“原以为学习就是混时间,可每当母亲每月从家中仅有的1330元中抽出1000元郑重地交给我时,我就感觉到一种压力、一种责任。我认识到父母对我的尊重、重视,也认识到如果不把自握住这个机会,我将可能永远告别学习生涯。于是我想:到了该认真学习的时候了”
【不要说白的道理】
母亲每个月借助交钱这一特殊方式激发并加深了儿子的责任意识;儿子也渐渐地感悟到了责任,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于是责任感内化为一种动力,最终成就了学业。
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为了孩子,请您开动脑筋,设计一个科学而实用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感到责任看得见摸得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