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1.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11593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每个教育者都应该读的书 P3 (打针)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P4 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痛苦:1、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2、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3、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实相告。 4、激发孩子的勇气。 P8 逗孩子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 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羞辱、担忧和失落。遇到捉弄孩子的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 P16 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 P24 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有接触的愿望,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如果么有,倒可能不正常。 面对早恋,如何处理?首先肯定孩子,正常,美好——将来会遇到更多欣赏你的人——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 成人应以干净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包括成人在内。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什么样,他就会往什么方向变化。 P31 孩子犯了错,不要过分批评,反而会给她辩解而不肯反省的机会。(点到为止)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 P34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甚至要故意制造点机会让他尝尝不用心的苦头。 P37 古诗背诵,不用解释,只要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不能有任何的功利目的。 讲故事书,也不用讲,直接读书,孩子尽早尽可能地阅读长篇小说比较好。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P53 开小卖部,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首先不要把用意告诉孩子——避免造成孩子的不好意思(孩子自己定价)——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不强迫孩子玩——尽量用真钱——增加游戏变数,尽量使每次游戏略有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 记住具体知识时,尽量跟具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样孩子能记得更快。 P56 当小老师,①设计这类活动时,要“赋权”,让孩子“掌权”。②选择那些答案或内容比较确定的东西让孩子来讲。③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总用一个借口。④不要在过程中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讲课中的错误。要委婉地引导孩子的思维。 P58 美国杜威“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 P62 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 P74 好阅读与坏阅读: 一、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二、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①不要让孩子低声读出来。②不要一读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出来。③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 三、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功利性太强) 四、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读图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吸收,在学习上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 五、尽量不要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P82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应该恰当地对着外人流露出对他这方面的赞赏。 P91 “真正适合孩子的东西他一定不会拒绝,他拒绝的,要么是产品本身不够好,要么是和他的阅读能力不匹配。”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说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P106 拿到一个作文题时,就这个题目或这方面内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说什么,我有和别人不同的想法吗,我最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P110 性启蒙应尽量延迟,不给他们以机会,不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但是绝不能瞎说八道,应该用简短的话语、没有犹豫的口气告诉他,绝不可带出不好意思的,色情的表情来。 P116 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 在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理已经很难过了,家长给予理解,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 帮助孩子想一些预防方案比批评有效得多。 P124 培养孩子的批判意识,首先要让他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 P128 如果跟老师发生冲突,首先,能和老师沟通,沟通一下最好,让老师认识到孩子心理有反感情绪时,多做必少做要坏得多。——对孩子的情绪要进行安抚,表示出你的理解(是不是觉得做得不对——哪里不对——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老师什么样的认识) P129 家长在鼓励孩子发展个性的同时,要引导他理解和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健康的批判精神应该是视野开阔的,是有高度的,是具有宽容气度的。 P146 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命令、唠叨、职责是最能破坏一个人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P15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 P155 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手段或惩罚手段,要适当地剥夺,从而产生珍惜感。 P173 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P176 刻苦是在理性和兴趣的土壤上生长的。 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 P177 找了一些高考状元的经验资料看,暗示学习要吃苦,但是不能明提。——读一本《科学的故事》。 P183 成功的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 P188 考好了不奖励。 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对孩子来说,一旦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千万不能让孩子察觉你的真是意图。 P192 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产生怀疑。不打击孩子,不过度表扬孩子。 P197 忙得没有时间带孩子,成为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得到赞美的事迹与证明。既然决定要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用心,把和孩子相处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 P200 池莉:“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 P205 有冲突时,要避开孩子。 哪怕是离婚,只要是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任何深入的研究表明,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P209 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不能过分关注成绩,“记功簿”从不记录成绩好。 如果孩子有缺点,不能直接写出缺点,那样会更暗示他的缺点。应该换一种方法,从正面来表扬。 P226 不要要求孩子听话,那时自己在孩子面前已经扮演了权威的角色。 听话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儿童,如何平等对待儿童,听话培养的是具有民主气质的公民。纵容只能造出一个颐指气使的小暴君。 P239 苏霍姆林斯基:“大声叱责,这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用大声叱责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热。” P254 如何对待孩子厌食? 第一, 家长改变态度。不表扬,不批评。让孩子不再因吃饭而有压力。 第二, 要有耐心,不要指望短期内能改变。 第三, 允许孩子对上桌的食品自我挑选,正话反说,必须得xx才能吃xx。 第四, 锻炼孩子自己吃饭菜。 第五, 不要和孩子在吃饭的问题上谈条件。 第六, 不要有不良的暗示。 P262 学习环境不需要刻意的安静,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多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 真正打扰孩子的,不是那个声音,而是寻找声音的习惯。 P264、267 对孩子不好的东西,不能有暗示,如嘈杂声,小动物等。所谓的暗示就是说出来,无论是正说,还是反说,或者行动暗示等。最好转移注意力。 P274 家长在很多事情上,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往往更有效果。 不要回避给孩子讲社会上的阴暗面,如骗子等。 P314 对电脑游戏的处理:一、家长对电脑游戏有正确的态度。二、要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不能提醒,不能暗示,不能管。四、逆向思维。知识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死记硬背部分,一个是理解分析能力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