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课堂测试题(一)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3.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5. 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B.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C. “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D. 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
6.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
A. 三藏 B. 玄奘 C. 鉴真 D.一行
7.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A. 辞赋 B. 诗歌 C. 散文 D. 词曲
8.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9.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 朝鲜 B. 印度 C. 日本 D. 印度尼西亚
10.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11. 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
A. 昭君姑娘 B. 文成公主 C. 则天皇帝 D. 金城公主
12. 为“唐风洋溢奈良城”作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侣 D. 一行
13.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初一历史课堂测试题(二)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 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 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③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 ④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A. ①②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3.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A. 屈原 B. 李白 C.杜甫 D. 白居易
4. 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 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 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 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5. 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 )?
A. 吐蕃 B. 回鹘 C. 突厥 D. 南诏
6. 下列地名属于唐朝时称“天竺”的地方是( )。
A. 印度 B. 巴基斯坦 C. 孟加拉 D. 泰国
7. 古代中国人确立姓氏后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 明世系,别婚姻 B. 区别人们的生活区域
C. 区别人的民族 D. 区别人的职业
8. 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项是隋朝时期出现的( )?
A. 设计建造赵州桥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发明地动仪
D.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9.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玄奘西游
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 鉴真东渡日本
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10. 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 )。
A. 唐三彩 B. 青花瓷 C. 青瓷 D. 白瓷
11.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 )。
A.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12. 唐都长安的“坊”实际上是( )。
A. 居民区 B. 商业区 C. 宗教活动场所 D. 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初一历史课堂测试题(三)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澶渊之盟使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 )
A.辽夏之间 B.辽宋之间 C.宋夏之间 D.宋金之间
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
A.宋高宗时 B.宋真宗时 C.宋太宗时 D.宋太祖时
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金宋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4.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生廉洁奉公 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他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7.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
A.广州 B.扬州 C.泉州 D.刘家港
8.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D.三国
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A.元宵节 B.冬至 C.寒食节 D.春节
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 D.达官贵人的需要
初一历史课堂测试题(四)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蒙古政权建立于( )。
A.1271年 B.1206年 C.1272年 D.1279年
2.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
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3.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4.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
A.行省制度 B.八旗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省六部制
5.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6.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A.北宋末年 B.元朝中期 C.南宋初期 D.唐朝末期
7.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
A.江浙 B.四川 C.海南岛 D.中原
8.《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光 D.司马昭
9.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诗 B.词 C.散曲 D.小说
1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郑板桥
初一历史课堂测试题(五)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朝代中类似于秦朝的是( )。
A.西汉 B.曹魏 C.东晋 D.隋朝
2.隋朝大运河是 ( )。
A.以长安为中心 B.以涿郡为中心 C.以洛阳为中心 D.以余杭为中心
3.8世纪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 )。
A.长安 B.平壤 C.奈良 D.东京
4.隋朝大运河连接海河和黄河一段的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5.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6.下列属于唐玄宗时代的历史事件是( )。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任用魏征 D.兴建含嘉仓
7.唐初为发展唐蕃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友好使者是(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李清照
8.右图是我国古代哪座城市的平面图( )。
A.唐都长安
B.宋都东京
C.南宋都城临安
D.明都北京
9.下列文字受汉字影响最大的是( )。
A.日本文字 B.阿拉伯文字
C.印度文字 D.埃及文字
10.陈桥兵变使赵匡胤了皇帝,他取代的是( )。
A.北周 B.后周 C.后汉 D.后唐
初一历史课堂测试题(六)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交子出现在( )。
A.安徽 B.山西 C.河南 D.四川
2.南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 )。
A.汴京 B.成都 C.临安 D.中都
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
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
①东周 ②西汉 ③三国时的魏 ④北魏 ⑤北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4.朱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的对联中,“诗圣”是指(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5.“杯酒释兵权”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为( )?
A.唐玄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明太祖
6.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7.元朝时,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的是 ( )。
A.杭州 B.大都 C.东京 D.兴庆
8.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9.下列词人中,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并善于运用口语的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10.《史记》与《资治通鉴》记载相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
A.从皇帝到汉武帝 B.从战国到五代
C.从战国到汉武帝 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
初一历史课堂测试题(七)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宰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秦——明 B.秦——清 C.汉——明 D.汉——清
2.以下不属于东厂职权范围的是( )。
A.监视 B.议政 C.逮捕 D.处罚
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康熙时 D.清雍正时
4.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 )。
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军机处设立 D.厂位制度
5.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 )。
A.日本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英国侵略者 D.葡萄牙侵略者
6.曾两次率军在雅克萨打败沙俄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7.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业绩的是( )。
①平定准噶尔叛乱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册封五世班禅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以下有关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727年设立 B.是中央政府长驻西藏代表
C.独立管理西藏事务 D.监督“金瓶掣签”活动
9.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根本目的是( )。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让蒙古王公陪皇帝打猎
C.联络与蒙古王公的感情 D.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10.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
A.粉碎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B.设置伊犁将军
C.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兼管军务和民政 D.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一历史课堂测试题(八)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
①秦 ②西汉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
①皇城 ②宫城 ③京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明成祖修建北京城的目的是( )。
A.明成祖起兵称帝前居住在此 B.为了抵御清军入关
C.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 D.为了显示帝国力量的壮大
4.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5.被西方人称作中国17世纪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农政全书》 B.《水经注》 C.《缀术》 D.《天工开物》
6.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7.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到达( )。
A.印度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8.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发展
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9.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
A.“康乾盛世” B.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C.从元中期到明前期 D.隋唐时期
10.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面临的危机的是( )。
A.近代化因素的萌芽遭到摧残 B.大兴“文字狱”
C.英国推行鸦片贸易 D.统治者对外国的侵略妥协退让
一历史课堂测试题(九)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项工程的历史功绩的赞颂?(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2.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渊 C.秦叔宝 D.魏征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
A.抗击突厥 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重用人才
5.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6.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7.右图人物被人们尊称为( )。
A.诗圣 B.诗仙 C.诗鬼 D.诗史
8.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阿保机——契丹 B.赵匡胤——北宋
C.元昊——西夏 D.阿骨打——后金
9.下列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辽
金
北宋
西夏
金
北宋
A B C D
10.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一历史课堂测试题(十)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 )
A.元旦 B.中秋 C.春节 D.寒食
3.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4.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6.“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一首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的事迹。请你判断,歌谣中的“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7.北宋与南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 )。
A.西晋与东晋的关系 B.隋与唐的关系
C.曹魏与北魏的关系 D.明朝与清朝的关系
8. 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9.“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传奇英雄的故事? ( )
A.三国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0.与右图人物无关的历史史实是 ( )。
A.康乾盛世 B.两次雅克萨之战 C.大兴文字狱 D.设军机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