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近代民族工业
1、外商企业最早在通商口岸开办, 中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时间:19世纪 年代 创办者: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主要分布区:上海、广东、天津等 地区,著名的企业: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
2、 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 期间:短暂的春天。原因: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和 。著名的企业家: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
4、 后:竞争更为激烈。原因: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卷土重来
5、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些
6、 后:处于崩溃的边缘。原因:由于内战和美货的泛滥。
7、 :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了南通 ,又建成面粉厂和通海垦牧公司;
张謇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提出口号:“父教育而母实业”,即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和第一座博物馆-— 。
第六学习主题 第2课 近代社会生活
1、 后,新式的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是:李鸿章在 创办的“ ”,电车和汽车到20世纪初在大城市出现。
2、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 世纪 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首先使用的电话: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使用。
3、中国近代的报刊: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 》。报刊以1872年创办的《 》最为著名。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营的近代出版业出现,以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最负盛名。
4、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表示反对封建政权的决心。易 :清朝被推翻后,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起来。
废 :“叩头”被“点头”“鞠躬礼”和“握手礼”取代。改 :“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
表明国民 逐渐取代传统的等级观念。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
1、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2、维新变法时:1898年光绪帝批准在北京设立 ,意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 的中心和 的发源地。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 。1300多年的科举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4、 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回国后设计了滦河大桥。并成为参加国际性学术团体的第一个中国人。詹天佑主持修建了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5、中国化学家 破解了制碱的秘密,他研制的“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他的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
第七学习主题 第2课 思想文化
1、 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目的是:“ ”,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并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严复译述了《 》,介绍了进化论思想,对 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3、 伟大的文学革命家。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他撰写了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他是现代 的开拓者。
4、 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国画有《奔马》《愚公移山》,油画有《田横五百士》
5、 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特别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
6、 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著名歌曲,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周恩来赞誉他“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