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6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导学案生用.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11020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导学案生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6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导学案生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姓名 班级 学号 发放时间 自编号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财富中的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什么是财富中的“义”。 2、 知道合法致富的正确途径;懂得合法致富的重要意义(原因、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懂得获取或创造财富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 4、 知道和掌握税收的含义、作用、特征,懂得依法纳税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1、懂得合法致富的重要意义(原因、重要性和必要性)? 2、掌握税收的含义、作用、特征,懂得依法纳税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获取或创造财富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 学法指导: 1、课前一定认真阅读预习课文2遍,读懂教材,用笔勾画本课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与同学进行交流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难点小组讨论,并展开质疑。 学习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 1、 获得财富的手段有 和 之分。支配财富的方式有 和 之别。财富的获得与支配,需要在 天平上检验,用 标准去衡量。 2、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但无论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符合 的规定。获得财富,必须走 的生财之道。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 。 3、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还要受到 的约束。见利不能忘义,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 ,“”对人的约束是 ,才是最 。古人说:“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义为利。”这告诫我们,君子爱财, 。 4、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 规定, 、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税收具有 、 、 三个基本特征。 6、国以税为本。国家搞基础工程建设离不开税收;国家各项 的发展主要依靠税收;国家从事公共事业工作人员的 来源于税收。可以说税收取之于民, 。 7、 ,人人有责。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 ,损害 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 1、公民合法致富的重要意义(原因、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公民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为什么遵纪守法?) 2、公民在获取或创造财富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 3、税收的含义、作用、特征分别是什么,依法纳税有何重要意义? 第三环节:达标反馈,知识升华 1、以下获得财富的途径和办法是我们提倡的是 ( ) ①辛勤劳动 ②依靠科学技术 ③依靠知识 ④依靠灵活的脑子,投机取巧 ⑤以资金等生产资料入股,获得分红 ⑥合法经营 ⑦骗取公款,巧取豪夺 ⑧收受贿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⑧ D④⑤⑦⑧ 2、财富的获得与支配,不能没有“法”与“义”的参与,对法与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 ②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 ③法与义互相排斥 ④法与义同源共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古人说:“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它告诉我们,生财有道就必须 ( ) A严于律已,遵守道德B投机钻营C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利”放在重要位置D对自己讲“利”,对别人讲“义” 4、君子爱财,取子有道”。下列收入受法律保护的是( ) A一些黑客在网上叫卖计算机病毒,获利丰厚 B某出租车司机捡到3万元钱据为已有 C小红2年前购买的股票,今年售出后纯盈利5万 D某官员一次收受他人贿赂500万元 5、亳阜高速公路修到利辛县时,某村三村官假借本村三个没有被占地的农户,将67 000元国家补偿款骗取后据为己有,最终以涉嫌贪污罪被逮捕。这则事例说明了( ) A在社会生活中,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尝试的 B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 C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 D以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得财富,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5、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公务员、警察、教育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工资来源于税收。这说明了 (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以税为本 ③偷税漏税行为会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开饭店的赵某借口生意冷淡、三年税款分文未交,还扬言:“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赵某没有履行公民的 ( ) A受教育的义务 B依法纳税 C遵守职业道德 D劳动的义务 8、某工商学院的两位大学生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仍主动缴纳了勤工俭学获得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两位大学生的行为 ( ) A说明税收具有固定性; B说明税收具有自觉性; C表明国家取得税收主要依赖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D是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 9、据报载,公民王某是一名业余作家,几年来,杨某屡有作品发表,深受读者喜爱。近日,杨某因偷逃个人收入调节税5.4万元,被人民法院以偷税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这说明 ( ) ①公民应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偷税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我国从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我国对农业税的调整,表明我国税收 ( ) A能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经济利益关系 B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具有随意性 D收入在逐年减少 姓名 班级 学号 发放时间 自编号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和知道怎样让一切促进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3、知道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 学习重点:1、区别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知道制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依据及二者的关系。 学习难点:制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依据及二者的关系? 学法指导: 1、课前一定认真阅读预习课文2遍,读懂教材,用笔勾画本课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与同学进行交流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难点小组讨论,并展开质疑。 学习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 1、 允许和鼓励 、 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走向 。这是我国倡导的 。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人依靠良好政策和环境,走上了富裕道路后,开始以各种方式 、 ,表现出 的高尚境界。 3、 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 ,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 , 也是 的需要和标志。 4、 富了之后,是不思进取还是“富而思进,反映了两种不同的 和 。人生的意义在与不断创造、 、 。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超越自我,才能走出更宽广的道路。 5、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都离不开勤俭节约。 6、勤俭节约是 之道,勤俭节约是企业家 ,勤俭节约是 的美德。 7、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节约当做“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是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 ,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在 ,我们靠勤俭节约度过难关,在 ,更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 1、怎样让一切促进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4、制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依据及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三环节:达标反馈,知识升华 1、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因素包括 ( ) A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 资本 B劳动 知识 人才 道德 金钱 C政治 文化 技术 管理 金钱 D文化 艺术 管理 人才 资本 2、我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目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1亿多人,创造的GDP已经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可见,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 ( ) ①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 ②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的重要力量 ③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④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意义是 ( ) ①在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的局面 ②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③使我国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会 ④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下列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 ①体育彩票中奖所得的收入 ②参与赌博所得的收入 ③存款利息收入 ④出租房屋获得租赁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歌手孙逊和沈阳昊诚集团总裁李文东,树立的就业理念是:善于发现自我价值,不要试图走别人的路寻找商机,善于用智慧证明自己的价值,由自己决策自己的人生之路,不惧怕失败,年轻人的失败是美丽的。这一就业理念体现了 ( ) A创造财富需要智慧和开拓精神 B创造财富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C资本可以创造财富 D走合法经营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依据是 ( ) 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 ②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 ③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资源 ④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内驱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为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各自奔充满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 ( ) ①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②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温家宝总 理指出,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那么要把 “蛋糕”分好必须(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一基本分配制度( ) ①是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 ②是不合时宜的,已经过时了的 ③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充分保证 ④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