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荷塘月色》01.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298431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荷塘月色》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学案 序号:07 高一年级7/13班 教师:孙琳 学生: 课题:《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2.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学习重难点】 1.梳理文章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脉络。 2.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春》、《匆匆》、《背影》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语言质朴优美,情感真挚,注重细节等 二、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补充:关于荷花的名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三、 走进文本: 1、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2、明确:文中哪些段落写了荷塘? 四、 鉴赏景物 朗读第四、五自然段,鉴赏写景技巧。 【教师提示】把握重点语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五、 课文小结: 这两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图。第四段重点写 , 写 、 、 、 。没有写月,却处处有月。第五段重写 ,描绘的是荷塘上的 、 作者从各种角度、各种手段描绘了眼前的景物美,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亦真亦幻的迷人境界。 六、 课后作业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可可西里(学群) ①这是一种辽阔的宁静,一种深厚的安详。山川大地如此壮美,却又表现得如此平静。在这里,无论你朝哪个方向,无论你走多久,都是这么静美,这样安详,这样无穷无尽。 ②我注视着周围的宁静,山,一副静思默想的样子。草地、湖泊、大地和天空全都带着静默的神情,我感到,这片土地上藏有某种只有沉默的山和旷远的天才知道的东西。我感觉到了,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那些散布在草地上的牦牛和羊,每天看着这些,只是低着头,把大地的静默吃进肚里,然后反刍。仿佛它们从大地那里获得了什么,仿佛他们反刍的是一些伟大的思想。 ③是的,在这天空才有的高度上,在这天空般辽阔的宁静里,山水木石,在其间走动的动物无不带上神性。一朵花、一片叶子就像一位先知。因此,羚羊的啃食,牦牛的反刍就有了修炼的意味。 ④真的羡慕那些在这里游走的生命;不用开会,不用呼吸污浊的空气,不用忍受噪音,不用在不想笑的时候做出一副笑的模样,不用去做那些你并不想做的事情,坚守简单而纯粹的生命。真想变成一头羚羊,一匹野驴,或者哪怕一只兔子,用博大的心脏从这里走过,走过自己的一生。饿了,就低下头,伸出舌头撩起一把草,用嘴唇捉住,一扯,把大地,把季节,把遍洒阳光和雪花的天空一齐扯动。 ⑤我试着像野兽一样行走,一直走到看不见公路看不见汽车的地方。在这里,寂静是可以吸入脏腑的。你响亮地听到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脚步。满世界都是这种声音。 ⑥只要有足够的宁静,大地便显出他的神奇。沉静的大地离永恒这样近。在永恒的宁静里行走,那就是朝圣。人用他的脚步向着大地朝圣。我从大地上走过,大地从脚上走进我的血液走进我的体内。我留下的脚印现代文阅读写景散文成为大地的一部分,走进我体内的大地成为我的灵魂。大地走进你以后,就装得下山川人物,就可以把自己的辽阔在原野上铺开。风在我的里面吹拂,河水在里面奔涌,连雪山也牵带着白云移来胸间。 ⑦第二天,一场大雪把一片安静纯美的童话铺在可可西里,从辽阔的草地到远处的山。雪山就像童话中的城堡,阳光给它披上一层甜美的红云。野生动物纷纷出场:藏羚羊,牦牛,野驴,黄羊,白唇鹿,狼,还有许多鸟类。它们是童话的主角。连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来到童话中,它们的影子在雪地上轻轻悄悄地游移。 ⑧雪其实是来到地面的天空。天空来到地面上,也就成了天空。走在雪地上,每一个脚印都印在天空的洁白上。 ⑨惟其高,我们这个星球上总算留住一块不事稼穑没有被耕耘过的地方,好让我们站在高处放眼遥望,灵魂有一个驰骋的地方。 ⑩庸常的市井生活,似乎不再缺少什么。它缺少的只是辽阔。人们抵达了许多东西,惟独不能在一片辽阔中静静地抵达自己。 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如此说来,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大概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后的救赎了。(选自《散文》) 1、 可可西里这片天地具有怎样的特征?这里的生命具有怎样的特征?(4分) 2、 第⑦、⑧段写雪景。请简要分析这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怎样的效果。(6分) 3、请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把“可可西里”称为“我们这个世界最后的救赎”。(6分) 答案 我从可可西里走过,我的身心与这片宁静而辽阔的大地似乎完全融为一体,我的生命、我的脚印成了大地的一部分,我的灵魂也获得了大地赋予的宁静和辽阔。 答案 人们实现了自己的许多目标,但惟独没能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像大自然中的旷野和旷野中的诸多生命那样,拥有和谐、安详、淳朴和开阔。 答案 可可西里这片天空辽阔壮美,宁静安详。这里的生命活得安详平和,自在自得,活得简单而纯粹。(“可可西里的特征”“这里的生命具有的特征”各2分。) 答案 写作手法:(1)比喻:把可可西里下雪的情景比喻为童话,把野生动物比喻为童话中的主角。(2)拟人:如说“阳光”为“雪山”“披上一层甜美的红云”,“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来到童话中”,赋予自然物天真、纯朴、活泼的特征。 (3)映衬:第⑦段,红色的阳光、白色的云朵映衬洁白的雪野;第⑧段,开阔洁白的雪地和辽阔明净的天空互衬。(4)精于炼字:“扑”“披”“游移”等词语很传神。(4分。每正确指出一种手法且能作简要分析得2分,答出两种手法并能简要分析即可得4分。) 效果: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可可西里雪景的纯美。宁静和雪野中野生动物们的自在、安详,将这片天地的宁静安详、辽阔壮美以及这里的生命的平和自在的特征推向极致,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可可西里的赞美之情。 答案 ①我们这个世界因有太多的人为痕迹而失去了自然气息,因过多地满足了人类的意志和需求而失去了和谐;这个世界的人们固然实现了许多功利性目标,但内心也陷入了浮躁、冲突,失去了安闲、平和。因此这个世界需要救赎。②可可西里是惟一一块未经人类践踏的地方。这里天地辽阔壮美,宁静安详;这里生命安详平和,自在自得,活得简单而纯粹。它可以让人们放眼瞭望,驰骋灵魂,凭此人们既可领悟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能疗治心灵。因此,可可西里可以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救赎。(须从“可可西里的特征”和“我们这个世界的状况”两个方面答题。每方面3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