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要求
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的用纸要求
本科学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采用A4打印纸打印。
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的排版要求
2.1 页面设置
本科学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 cm
下(B):2.5 cm
左(L):2 cm
右(R):2 cm
装订线(T):0.5 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2.2 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字迹必须清楚整齐,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一切不规范的简化字。
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
2.3 段落设置
在“格式”选项中的“段落”设置窗口中,取消“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与网格对齐(W)”选项,行距设置值为1.5倍行距。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2.4 页眉、页脚设置
本科学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的页眉自己不设置内容
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各部分的编排式样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的打印顺序为封面、任务书(老师给的)、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致谢。具体要求见如下
注: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否则,按抄袭程度扣分;
2.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
3.要求文字、图纸打印,装订成册。
封面等如下:
I
题目名称: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日 期:
如: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设计周期:一周
一、设计题目:信号发生器(一)
二、设计目的
1、 研究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2、 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
1、正弦波信号源:信号频率范围20Hz~20kHz 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较高。信号幅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
2、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
3、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电压的范围。
四、仿真需要的主要电子元器件
1、运算放大电路 2、滑线变阻器 3、电阻器、电容器等
五、设计报告总结(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不允许抄袭)。
1、 对所测结果(如: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输出电压的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波形稳定等的条件。
2、 分析讨论仿真测试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 给出完整的电路仿真图 。
4、 体会与收获。
正文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三号宋体加粗)
1.1 方案提出(小四号宋体加粗)
(以下为五号宋体)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等
1.2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注:此部分只做文字说明即可)
如电路特点,电路精度,性能价格比,及应用场合等。在认真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出可行性较强、性能可靠、成本合理,基本符合此次设计要求的最优方案。
二、系统的功能及设计框图(三号宋体加粗)
2.1 系统的全部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小四号宋体加粗)
(五号宋体)
2.2确定设计框图(系统包含的单元电路及结构)和总体设计方案
图1 XXXXXX框图(框图例)
(图注必须标清楚)
2.3单元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各功能模块电路的定性说明以及计算分析。
(五号宋体)
三、 系统仿真调试分析(三号宋体加粗)
3.1软件仿真原理图
3.2模拟仿真过程
3.3各项指标测试
四、结语(三号宋体加粗)
正文内文(五号宋体)
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体会等。
五、参考文献(三号 宋体 加粗)
(五号宋体)
(如)
1.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大钦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高吉祥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郑步生. Multisim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
6.
附录1:设计中用到的元器件、芯片的外引脚图及引脚功能说明。
附录2:所提出的方案电路图(图1:(注明其全名称) ,图2等)。
附录3:Multisim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电路的仿真结果。
说明:课程设计报告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课程设计报告应该反映出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