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课题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1、借助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探究并归纳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 通过读写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
学生学具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导入
新课
1、复习数位顺序表。
2、看计数器上的数,复习数的组成。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它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看计数器复习百位数301和310的读法和写法,注意中间带零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以及那当上没有计数单位就用0占位。
第一次
交 流
一(自学教材85的例7,重点观察:
1、看第一个计数器,读数时怎么读?
2、第二个计数器个位和百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写数时用什么占位,读数时百位上的0怎么读?个位上的0怎么读?
3、第三个计数器,十位、百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写数时用几个0占位,读数时读几个0?
二、对照自学提示认真看书,边拨珠边读数,并用笔把重点内容构出来,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1.说一说各个数位上都有,怎样读?
2.说一说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怎样读?
3.想一想万以内的数怎样读?
三、自主交流各自在课前自学提纲提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
(1)、在本组内互相交流解决各自看不懂的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组内解决不了请组长记下来。
(2)、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本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
( 3)、在全班交流解决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不能解决的问题有教师引导解决。
3、学生之间互相质疑,相互解答。
4、教师预设问题。
(1)中间有零的数怎样读?
(2)末尾有零的数怎样读?
四、自学教材86的例8,
思考:
1、说一说这些数的组成。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写一写。
4、万以内的数怎样写?当中间或末尾一个也没有时怎样占位?
对照自学提示认真看书,边拨珠边读数,并用笔把重点内容构出来,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五、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顺思导学)
让学生们独自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珠,再根据拨珠的结果写数。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一千三百四十二 ( ) 写作:
三千零六十九 ( )
七千零一 ( )
二千七百 ( )
一万 ( )
检查课前自学情况
一、填一填
1、从 (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2、千位上是几就读 ( ),百位上是几就读( )十位是几就读 ( ) 个位上是几 就读 ( ) ;
3、中间有一个 0 或 两 个 0,只读( )零 。
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
说一说,拨一拨,读一读。
二、写一写
六千零三 六千零三十 六千三百 六千三百零三
六千零三十三
合作交流
1、集体订正检测题。自主交流在做检测题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纠正。
2、集体订正检测题二,并且同桌互批。自主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哪些数组成的,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并写出来。
3、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自学情况提出质疑。
4、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怎样读、怎样写?
分层练习
一、基本练习
1、读一读
7438 读作: 3624读作: 1057 读作: 5002 读作: 1507读作 10000读作: 7000读作: 1500读作: 1050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二千零六写作:( ) 五千八百七十二写作:( )
九千一百写作:( ) 四千六百零八写作:( )
五千零四十写作:( )九千零一十五写作:( )
二、提高练习
1.小判官。
(1)五千零八写作500008( ) (2)6785是一个四位数( )
(3)3个一,5个十,7个百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3574( )
(4)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第四位是千位( )
(5)8009读作八千零零九( )
(6)一个数的千位上是6,十位和百位上都 是 0, 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604( )
(7)7085这个数中的8表示8个十( )
(8)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在括号里.
(1)3685中的6表示( )①6个 ②6个一 ③6个百 ④6个十
(2)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①5005 ②5050 ③5500
(3)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①8280 ②3400 ③6008
(4)6在百位上的数是( )①6827 ②6466 ③6915 ④7683
三、 拓展练习
写一写:用8、0、5、0四个数按要求写。
1、写出一个最大的四位数( )。
2、写出一个最小的四位数( )。
3、写出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
4、写出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
板书
设计
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一千三百四十二 写作:
三千零六十九
七千零一
二千七百
一万
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并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一部分学生从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学习新知。
关于本节课的设计,我主要是从如下方面考虑的:
1.在教材的处理上,我是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课前我制定了自学提纲,让学生自主交流各自在课前自学提纲提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关于万以内的数,学生通过看和听等体验,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体验,我觉得学生完全有能力学好这两个知识。经过尝试,发现学生确实掌握地较好。
2.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我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如: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读与写的学习活动,充分感知数的读法与写法使学生对数的读法与写法有较深的感性认识即可。
3.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大量的学习材料来自于学生。让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大数,体会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作用,从而体验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在学习活动的方式上,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在读数写数时,先分析这是一个几位数,然后再读数写数,读写后数一数数位。比如:在出示了计数器后,先让学生自主交流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哪些数组成的,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并写出来。再在本组内互相交流解决各自看不懂的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然后随着老师的提问回答:这个数是由几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写出的数应该是几位数?这样就知道没有数的数位要用0来占位,就不会出现缺少数位了。
5.在教师与学生的定位上,教学时,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去感受,去交流,去碰撞,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获得学习的方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在备课的时候深入研究了教材,进行了预设,估计了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在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不用“0”占位的错误。例如:五千零二,写作:5002,一千五百,写作:1500,一千零五十,写作:1050等问题,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来发现不同位置“0”的特点。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读法与写法感知、体验,另一方面又突破了难点。这样,在课堂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另外,在以下这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如可以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