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物描写:抓特点,细描绘”教案
长沙市第三十七中学 汪惠君
一. 教学目的
1. 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
2. 学会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人物特征,显示人物个性。
3. 培养由外部触及人物内心并能把握其性格的能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人物
三.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的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展示人物性格。
四. 教学准备
五.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练习法
六.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七. 教学程序
(一) 导入
世上没有两张相同的树叶,而人更是千人千面。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我们这一节就来学习“抓特点,细描绘”。
板书:抓特点,细描绘
师生合作探究新课
1、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心理 品质
气质 修养
人物的个性特点有外在的体现,也有内在的体现。外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
内在
外在
个性
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2、怎样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个性?
看——外貌 神情 动作
听——语言 语气
想——联想
感——心理 感受
要想在写作中突出人物个性,首先要学会细致观察,那么,怎样做到全面细致地观察呢?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全面观察人物,就是从看、听、想、感四个方面入手。
全面观察
3 如何写出人物个性?
方法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二) 、找一找,说一说
本单元中,哪些人物描写段落或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你能快速地找出来吗?并说说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
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胖人能走这么快?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通过段落后总结:
1、通过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的特征。
2、学会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 方法细致描绘人物,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会以事写人,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
4、感受人物的思想、精神魅力,培养 自己高尚的人格。
5.巧用修辞。
(三)、练一练,品一品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两个小题。
给老师摄影
哦,想给我们班的老师摄影?那好,下面我给你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但愿你能拍出称心如意的照片。
语文老师——张老师
背景——小河边。蓝天。白云。阳光。 张老师脚踏一方石块,正在和全班同学举行野外诗会。你听,微风吹出了他心底的诗韵—— 此刻,阳光犁亮每一个诗眼, 泥土芬芳了拔节的诗行。 让题海中挣扎出来的灵感, 和轻风流水浅吟低唱?? 最好能特写一下他的嘴,这是一张不大不小,嘴唇极薄的嘴。可别小看这张嘴呀,你能从中感受大江东去的雄浑,金戈铁马的豪迈,踏月吹箫的清幽,小桥流水的怡然??是这张嘴,告诉了我们语文的美,生活的美!
数学老师——王老师
背景——操场上。夕阳如火,晚霞嫣红。 王老师又在和一个学生散步。可别以为这散步只有悠闲,一般来讲,以下情形可在邀请散步之列:成绩考砸了,思想滑坡了,上课溜号了,同桌闹翻了??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你的进步超出了他的想象呀,你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什么的。 至于属于哪种情形,只要看他的脸色就能准确“定位”。他的脸呈椭圆形,黑,颧骨突出,眼睛属绿豆眼之类。如果是严重问题,散步时这张脸便黑得让你不敢再看第二眼;如果是喜事,脸上定会容光焕发。所以,拍照时你别忘了拍好这张脸。
外语老师——邹老师
背景——黑板前。黑头发,飘起来。长长的,柔柔的秀发披在肩头,好美!同学们多次窃窃私语:这拍洗发露广告的,咋不来访我们的Mrs 邹? 说“yes”时,她的头一低,发丝自然飘到了眼前;喊“no”时,头一扬,发丝又飘到了脑后。开心了,她不会当着我们的面一展笑靥,而是转过身去,留给我们一个满头秀发的背影;发怒了,她会瞪大眼睛,不停地吹那飘在嘴边的发丝。你可得好好想一想怎样拍好这一头秀发呀!
物理老师——祝老师
背景——讲台上。
那一只手扬起来了。手指又细又长。我敢说,你从没见过这么长的手指,也许从没见过讲解自己“手语”的老师。他第一次进教室,就是让同学们解读他的手语。比如:两手伸开呈合拢状,表示集体答问;伸出一个指头,表示需一个同学回答;再伸指头,表示请第二个同学回答;摇动拳头表示回答正确,摆动手掌表示回答有误;招手表示演板,手指敲讲桌表示站起来??起初我们挺别扭,后来都习以为常了。还别说,这些“手语”节约了不少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呢!
咦,政史老师呢?对不起,他今天出门学习去了。我看你就先给上面的四位老师拍照吧! (《创新作文》2003.5 作者:刘逍)
1. 文章写了四个老师的个性特点,请说说四个老师的个性特点分别是什么?
语文老师的善讲,数学老师的严格,外语老师的美丽,物理老师的善于利用肢体语言
2. 文章使用了哪些方法来描绘四个老师的个性特点?
主要采用的是肖像描写的特写法—语文老师的“口”,数学老师的“脸”,外语老师的“头发”,物理老师的手语。通过这些“特写”反映了老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在叙述事件时,主要运用了“概括描写”。
(四)、写一写,评一评
你身边有这样个性鲜明,令你印象深刻的同学或老师吗?拿起你的笔,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描绘出一个不一样的他(她)。让大家猜一猜。
【提示】 1.抓特点。要仔细观察,这个同 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是他的相貌、 衣着 声音 还是脾气性格?他的习惯性动作是什么?他有没有口头禅呢? 抓住特点,是写好人物的第一步。 2.细描绘。围绕特点细描绘,用具体的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将人物特点凸现出来。
1. 学生写再猜再评点
2. 老师出下水文同学们猜
3. 学生继续写,再猜再评点
。
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要写出人物个性,必须对人物进行全面观察,要多看、多听、多想、多写。不仅要看到人物外在的面貌,还要充分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写好人物个性的根本。另外,还要恰当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那么,就给大家一次实践运用的机会。
家庭作文题目:
完成课本117页写作实践:在片段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补充事例。以“我的同学(老师)_____”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
作文要求:
1.补全题目, 紧扣个性,写一篇记叙文.
2.运用多种描写, 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
3.展开想象, 情节设计,巧妙有真实感.
4.字迹端庄, 文面清洁, 不少于 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