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23、2传染病的预防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摸拟探究,事例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模拟体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关爱艾滋病病人。
重点:
列举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难点:
学会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形成自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行为。
教具准备:
面粉,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自主预习提纲:
1、 假如面粉代表病原体,试着描述病原体是如何从一个传播到另一个的。
2、 你知道病原体还有哪些传播途径?
3、 新闻记者血吸虫的生活史,思考P53讨论题。
4、 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哪几个环节?
5、 如何预防传染病?完成P54表格
6、 艾滋病有哪引起危害?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二、 新授
(一) 巡视各组学习情况
(二) 全班交流
1、 摸拟传染病的传播
2、 分析血吸虫的传播途径
《图片》血吸虫的生活史
受精卵、毛蚴(寄生在钉螺体内)、尾蚴、幼虫、成虫。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预防传染病
① 控制传染源
② 切断传播途径
③ 保护易感人群
4、 预防艾滋病
① 下列情况会传播艾滋病吗?(课件)
② 关怀艾滋病人:红丝带
5、 如何预防艾滋病
评价或补充
自主学习
思考问题
学生摸拟:沾满面粉的手
回答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发言:血吸虫的传播
钉螺(中间寄主)
预防:消灭钉螺;查治病人和病毒;管理好粪便
总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交流分析
课本P54表格内容
(发言):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易感人群:所有人
发言:如何预防艾滋病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摸拟探究,事例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懂得关爱艾滋病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