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左公柳陈爽新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276211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公柳陈爽新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左公柳陈爽新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左公柳》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出示左公柳。这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然而它却承载着一种精神,承载着一段永恒的历史,它改变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实景。它就是左公柳,今天,我们继续走进22课《左公柳》,齐读课题。 2、同学们,它为什么叫左公柳?文章以左公柳为题,实际上写的是?(左宗棠) 3、回忆课文写了左宗棠的哪几个故事? 力排众议     抬棺出征     植树造林  二、走进文本,体悟情感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00多年前,去了解、去感受当时的故事。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4——13自然段,想一想,故事中,左宗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感受到的?与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2、汇报展示,朗读指导。 第一个故事:力排众议 (1)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你从左宗棠力排众议的豪情中感受到了滩是一个爱国的人,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当时,左宗棠为什么力排众议吗? 师:面对敌人入侵,唯有左宗棠力排众议,同学们众议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及课前收集的资料来说说。 生1:他们认为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 生2:当时国家困难,粮饷匮乏。 生3:国家面临海防,塞防之争,想要放弃塞防保海防。 师:面对大臣们偏颇的认识,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 生:左宗棠 师:左宗棠将是如何力排的呢? 师:要想力排众议,必须理由充分,左宗棠摆出了哪些道理呢? 师:好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对大臣们的偏颇认识作出了有力的反驳。 (出示地图)同学们,请看地图,新疆是我国西北的门户,这里不仅军事地位重要,而且物产丰富,还是连接亚欧的通道,如果让英俄侵略者占领新疆,他们就会把新疆当作基地,然后得寸进尺,长驱直入到我中原大地,那个时候的清朝就真的会国之不国呀!孩子们面对着面积为166平方千米的土地,你们说能让吗?但凡有血性的中国人都绝不会同意的,来,把你的态度带到你的朗读中。 (2)过渡:69岁高龄的左宗棠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咳血。尽管这样,他不但发出了力排众议的豪言,还作出了怎样的壮举?(快速浏览读第七自然段,找出一个词来。)(板书:主动请缨)什么是主动请缨? (3)左宗棠用他炽热的语言和英雄的壮举,折服了满朝文武,还有哪里令你感受深刻,继续汇报。 第二个故事:抬棺出征: (1)学生汇报: “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仍信心百倍。”(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足见他的刚毅坚韧。) 师: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仍能信心百倍的原因是什么呢?品读一下接下来的一句话。 生:因为他打的是一场正义之仗,是一场保家卫国之仗,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赶走侵略者,所以他信心百倍。 师:说得好,你能为我们读出左宗棠这种在面临重重困难时表现出的决心吗? (学生强调困难后,信心百倍地读) 师:你为我们展现出了刚毅坚韧的左宗棠满怀的信心。 生:让我感动的句子是“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敛他的尸体。”感动的原因是,左宗棠他视死如归的精神。 师:面对死亡却还能毫不畏惧,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这样的举措真让人震惊,为我们读出左宗棠英勇无畏的气慨来好吗? (生再读这段话,读出震惊和决心)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出示课件图),这位白发苍苍的六旬老人,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为了激起所有将士们的斗志,毅然抬着棺材赶赴战场。看到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这千千万万将士中的一员,你想对这样的主帅说些什么呢? 生:老将军,您英勇无畏的信心让我感动。 生:老将军,您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 生:将军,我们也会像您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 生:将军,我们一定会奋勇杀敌,赶走侵略者,我们一定能收复新疆。 师:你们的回答让我感动,你们的回答让我热血沸腾,左宗棠正是用自己的信心和睿智让所有的将士都变成了怒吼的雄狮,征途再艰险,敌人再强悍,我们的将士们都能一往无前,奋勇冲杀,这一仗打出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让我们齐读第11自然段,赞一赞左宗棠的功绩。 (师生合作读第9.10自然段) (3)“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板书:收复新疆),再次激发学生情感。 第三个故事:植树造林  (1)左宗棠不仅收复了新疆,还为新疆做出了什么伟业?(植树造林)读一读。(13段)通过植树造林,新疆今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2)师补充资料:他的朋友杨昌浚到西北为他筹备军务时本以为会看到王之涣《凉州词》中描绘的景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课件,学生齐读),没想到看到的却是片片树林,写出了:“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出课件,学生齐读) 除了植树造林,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板书:建设新疆) 4、同学们从这三个小故事中感受到他是这样的一个人? 三、揭示写法,升华情感 1、读中感受左公的精神品格 师:既然本文要表现的是左宗棠的爱国事例,为何又要以左公柳命名呢? 生:因为左公柳是左宗棠及爱国将士种的。 师:仅仅只是这个原因吗?让我们再次凝望这棵柳树,读一读写柳树的句子,此时,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这柳树面对干旱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居然还能长得如此茁壮,真让人不可思议,它真像我们面对艰难还能取得胜利的爱国将士。 生:“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这左公柳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让我仿佛看到了拥有同样精神的爱国将士。 生:“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组排比句所描写的左公柳让我看到的就是和它一样坚毅顽强的左宗棠和爱国将士们。 生:“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这两句话运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强调了左公柳就是左宗棠及爱国将士们精神的象征。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描写柳树的词语平时都是描写谁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它用在了柳树身上?(这些柳树身上具有左公及将士们身上那些相似的品格。) 2、解题、点明借物喻人 师:什么是左公柳?此时的“左公柳”还仅仅是那棵柳树吗? 生:既是指生长在千里戈壁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贡献的左宗棠。 师:是的,这是在借柳树来赞美左宗棠,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借物喻人”。 1、赞柳树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株柳树吧!(出示柳树画面)它面对风沙,依旧傲然挺立;它扎根戈壁,原于英勇无畏;它抗衡沙漠,只因顽强坚韧,它还只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吗?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学生齐读) 2、赞左宗棠 师:是啊,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力排众议、铁骨铮铮的左宗棠;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抬棺出征、视死如归的左宗棠;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植树造林、睿智奉献的左宗棠。让咱们再读这句话,赞赞我们忠义爱国的左宗棠吧!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左宗棠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生齐读这两句话)     3、赞美所有爱国将士们 师:这精神之树不仅仅是左宗棠的象征,还是所有爱国将士们的化身。让我们齐声赞美这些英勇无畏的爱国将士们吧!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生齐读这两句话)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讲到这里,老师对左公深深地赞叹,我想用这些词语献给伟大的左公,他是三湘才俊,他为人刚毅忠勇,他为官文韬武略,他的爱国精神百代流芳。+ 2、布置作业: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左宗棠的故事吗?课下可以阅读《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上下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