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力破瓶颈五抓作文教学.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276063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破瓶颈五抓作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力破瓶颈五抓作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破瓶颈,五抓作文教学 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 陆丽娟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之基础,为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之难点,亦为众所公认。传统的写作观念把写作等同于是写文章,而忽略其“传达思想”、“表情达意”的基本宗旨,使“作文”这一课在学生心理投进了神秘感、特殊化的阴影,从而“谈文色变”的现象在许多学生身上是屡见不鲜。 近几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清醒地看到作文教学犹如在泥沼中前进一般举步艰难,切肤般感受到了作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于是全国各地欣起了作文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潮。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力破瓶颈,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写作,从手段到结构,从习惯到目标,进行了作文教学的一系列思考、研究和探索。 一、阅读研究抓基础。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叶圣陶先生说:“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吸收得好,才能倾吐得好。因此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叶老在阐述这一观点时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晓全篇。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所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若谓阅读教学纯为作文教学服务,则偏而不全矣。”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注意:1、教学生善读,即教给方法,学会自学;2、教学生读中积累,包括语法和写作技巧,那么学生有此基础,才会不畏于写作。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自创的“在参与中学会,在创新中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把“学法指导”、“探究写法”、“欣赏积累”“课外延伸”作为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环节。这四个环节,紧紧扣住“读”与“写”的联系点,即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支架”的基础上,引导和实现学生由读向写的迁移。如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分段训练以理清文章的条理,使学生初步建立了有条理地叙述的认知结构,然后在不断的阅读中迁移学法,进而在写作中迁移,学会列写作提纲,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或一个内容,从而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为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课外延伸”这一环节中,努力体现“五个结合”:语文课本与新课标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相结合,语文课本与优秀儿童文学相结合,语文课本与名家名作相结合,规定阅读篇目与自选阅读篇目相结合,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这些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关的阅读延伸,不但能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完成新课标中课外阅读总量,而且使学生沉浸于书乡,熏染了墨香,在习作时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二、常规研究抓习惯 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写好作文的保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老”、“空”、“粗”、“假”的习作。这些习作从何而来,不外乎一抄二套三混四编。抄优秀习作或他人习作便“老”;三言两语套个头尾便“空”;任务现象不精耕细作便“粗”;胡编乱造,不写真人真事,不抒真情实感便“假”。长期以来,千人一面的习作比比皆是,作文纸上“砌长城”的习作让人深感悲哀。有个班级在一次《我的爸爸》的习作中,居然有五篇写“爸爸得了癌症”,而经证实,皆无此事,让老师哭笑不得。这种种现象源于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更源于学生对习作严肃性和严谨态度。制订一个学生习作规范是迫在眉睫。我从观察学生习惯入手,经过考察和思考,拟定了“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规范”,具体为: 一“勤”:勤练善思 二“有”:习有兴趣,作有真情 三“多”:多处观察,多方阅读,多做摘录 四“要”:选材要真,立意要新,文句要朴,修改要精 五“清”:审清题意,弄清要求,读清全文,改清草稿,誊清习作。 此规范的拟定和训练,严肃了学生的习作习惯,规范了学生的习作行为。实践证明,对促进学生认真习作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一部分有习作能力而一向习作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具有相当的警示和督促作用。 三、目标研究抓效率 作文教学的效率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干扰,脱离小学生的实际,人为地拔高作作文训练要求,忽视了作文的基础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这一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阶段目标,从基础性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以培养学生学习习作习惯和能力为着力点,我校拟定了各年级段的“作文学习目标”。具体为: 低年级: 1、由说过渡到写,并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表达。 2、按一定顺序观察简单的图画或具体的事物。能按图意、按课文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像中的事物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感想。 3、学习复述、自编小故事,展开想象,听说都能专心致志,有感情流露。 4、注意在语文阅读中对词语和优美句子的积累和运用,对课文中的造句练习做到:先想、再说、然后动笔写,能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 5、学会写留言条,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注意写字行为规范,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中年级: 1、仿照课文学写通顺、连贯、较具体、有条理的片断。 2、能有顺序、较细致地观察事物和画面,学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乐于表达自己感觉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3、学写日记,每周至少练笔两次。学习写信、广播稿、通知, 并在生活中运用。积极参加编写板报等练笔活动。课内习作每学年不少于16次。 4、有兴趣阅读课外书报,学习写摘录型的读书笔记,自觉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5、习作有一定速度,作文三年级不少于150字,四年级不少于250字。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自改作文,做到先读文再修改,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7、有习作兴趣和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 高年级: 1、学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思想健康的记叙文。(五年级不少于350字,六年级不少于400字)。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学习根据要求取材,编写提纲进行习作。学写童话、科幻等想象作文,会自己命题。 4、课内会记“课堂笔记”,课外学写体会和提纲式的“读书笔记”,学写会议记录、表扬稿、建议书等常见应用文。 5、能运用较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有一定的习作速度,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每学年习作16次左右。 7、不满足课内习作,主动安排时间阅读、练笔。有兴趣写稿、投稿。 8、能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省略号、书名号、破折号、分号。 以上目标的制订,在学生习作的范围、质量、篇幅上没有过高要求,但在学生习作的习惯、能力和参与程度上要求较高,符合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四、模式研究抓课堂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模式研究再次成为各科教学的热点话题。我经过自己多年的研究、探索和经验积累,制订了“四步六环”作文教学模式。所谓“四步”即为教师的“目标导作—分步操练—范例导改—批改导评”;所谓“六环”为学生的“构思习作—尝试练说—习作练笔—修改反馈—交流自评—互评互赏。”该模式指导中孕修改,修改中含评价,评价中有指导,体现以下特点:1、重视学生的信息积累。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合作交流。3、“导”贯穿作文全程。4、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5、注重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能力提高。 叶圣陶老先生一贯主张学生自改作文。他说:“教师只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在模式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导学生改的交互作用中,双方不断得到信息,最终的作用点便在学生改作的能力上,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五、自主合作研究抓素质 主体参与是素质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目前素质化课堂教学的灵魂。我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上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还努力在课余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充满情趣的环境中自加压力、共同提高。为此我制订了“中高年级自主合作习作六个一”。即: 1、班级板报中,习作占一席之地。 2、习作专栏中,自抄作品,一周一换。 3、语文老师对佳作精心指导,向校内外一月一投。 4、广泛参与,机会均等,每位同学一学期自制一份“苗苗佳作欣赏”并在班级交流。 5、坚持勤写日记,努力做到一日一则。 6、多读课外书籍,做到一周一本并写一则读书笔记。 学生在此氛围中,有成功同学的鞭策,有初尝成功的喜悦,有优秀习作的诱导,有各项活动的竞争。充分机会的参与和交流,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还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作文不过是“说话的延续”,不过是以“我口说我心”,以“我手写我口”,是自己所见的叙述、真情的流露而已,从而为自己揭开了写作的一层神秘之纱。而学生的各项素质,如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在自主合作的习作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作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块,还有相当的潜力可挖掘。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在“深”、“实”、“新”上作进一步研究、探索,期望开辟出一片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