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细菌》说课稿
长塘中学 柳恩罗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执教的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细菌的发现历程;
2、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3、能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在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察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使其几乎无处不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
教学难点是细菌的营养方式,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我的教法设想是:
1.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的直观教学手段,创设生物微观世界,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方法。
2.目标导向法:围绕教学目标,步步激疑启思,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发现问题,使学生逐层探索获取知识。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任务。
任务一:细菌的发现;
任务二: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
任务三:细菌的生殖。
以求层层推进,达到教学目标。
3.推理法:培养学生学会辨证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学习透过事物表象,思考、分析、研究事物内涵的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作了如下思考:
1.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疑难。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比较法:通过分析细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细菌生命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比单纯的观察更进一步。
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