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买新书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每一步算式的含义,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出示,进入新课
1、我们学校阅览室上个星期,有一个小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到那里参加实践活动,当了一回“小小服务员”,她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看:
(1)出示1个条件:学校阅览室买来200本书
出示1个问题: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 出示书架图: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师:现在你看到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2、学生独立解答
3、反馈:展示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汇报的时候说一说解题思路和你是怎么算的。(边讲边演示课件)
(1)200÷2=100(本)
100÷4=25(本)
①你能告诉老师这个算式(手指:200÷2=100(本))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200÷2求的是每个书架有多少本书。
哦,那你的意思就是100本指的就是?(预设:每个书架有100本)
②那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手指:100÷4=25(本))
预设: 100÷4指的是一层有25本。
③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
(2)2×4=8(层)
200÷8=25(本)
①(步骤同上)
②最后同样求的是一层能放多少本?为什么两种方法又有所不同啊?
预设: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先求得是每个书架有多少本书。再求出一层有25本。第二种方法是求一共有多少层,再求出一层有25本。
(3)200÷2÷4
=100÷4
=25(本)
①这个同学是这样算的?请你仔细观察和思考一下,你能看懂他的算式所表达的意思吗?
预设:200÷2也是先求得是每个书架有多少本书。100÷4指的是一层有25本。
②噢,那你的意思是说,实际上这种方法和上面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是一样的?
预设:和第一种方法一样,只不过第一种是分步,这个是综合算式。
③是的,他们的第一步都是先求?(预设:200÷2)这个求出来的都是指?(预设:每个书架有100本书)第二步是求?(预设:100÷4)这个求出来的都是指?(预设:一层有25本)
注意:学生边回答老师边用箭头把算式沟通起来!
(4)200÷(2×4)
=200÷8
=25(本)
①这位小朋友的算式是这样的,请你仔细思考一下,你能看懂他的算式所表达的意思吗?
预设:2×4求出的是一共有多少层,200÷8指的是一层有25本。
②噢,那你的意思是说,这种方法和上面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是一样的?
预设: 和第二种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第二种是分步,这个是综合算式。
③是的,他们的第一步都是先求(预设:2×4)这个算式求出来的都是指?(预设:一共有8层)在200÷(4×2)这个算式中能把小括号去掉吗?为什么?第二步是求?(预设:200÷8)这个算式求出来的都是指?(一层有25本)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用算式沟通起来。
4、看着黑板上的4种方法,经过归类以后我们发现哪些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先求?再求?只不过左边的是?右边的是?(预设:分步计算,右边的是综合算式)这两个综合算式虽然解题思路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求出了每层有几本书。
师总结:小朋友可真聪明,解决这个问题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不错。
5、过渡:听说你们帮助图书管理员解决了放新书的问题,小猴们也想请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以下问题:
3只猴子2天要吃30千克的苹果,平均每只猴子每天吃多少千克?
(1)学生读题。你们能解决吗?试试吧!
(2)学生独立解答。
(3)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告诉同桌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反馈:(请学生把作业拿上来展示并说说思路)
步骤同上
6、提升练习:
⑴过渡:小朋友,昨天我到药店买小儿补钙冲剂,总共花了40元钱,我一看说明是这样的:(出示表格)我很想知道每袋多少钱,你们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共用了40元。(第一步出示)
用法与用量:一日2次,一次1袋
规格:2盒装,每盒4袋
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反馈:为什么“用法与用量”这个信息不用?让学生说说做题思路。
⑵书本练一练第六题:
三(1)班要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每位学生的演讲时间规定为3分钟,一位学生准备了一篇840个字的演讲稿,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呢?
预设:生1:讲快点就行了。
师:但是讲太快要影响成绩。
那该怎么办呀?
同桌互相讨论,用算式来说明。
反馈:840÷5×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哦,原来是这样,蓝老师也非常赞同你的想法,你的意思是要删去一些字,那要删去多少呢?
7、(1)小朋友可真聪明。来让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它们都是些怎样的算式?(预设:连除、乘除混合的算式)
(2)谁能结合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像连除这样的算式我们该怎么算?(预设:从左往右)那像这种乘除混合还带有小括号的又该怎么算?(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蓝老师在生活中也找到了一些这样的算式,相信你们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400÷4÷5 810÷(3×3) 90÷3×6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反馈。
(4)蓝老师这里还有一题,你能解决吗?
280÷(7×2)
学生尝试做(预设:在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停留在了280÷14这一步,怎么办呢?)
预设:生1: 280÷(7×2)
=280÷14
=20
师予以表扬:你可真了不起,我们没学过的知识你都会了。
生2:280÷(7×2)
=280÷7÷2
=40÷2
=20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们可以把280÷(7×2)转化成280÷7÷2不就可以计算了吗?
师:原来我们前面解决问题时的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转化的呀,你的想法可真不错,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出示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买新书
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