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66755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3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陵渡中学练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2. 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       D.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 5.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重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6.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8.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9.“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B.地形的障碍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10.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1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12.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东飞,飞行员的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吹向北 D.风从北吹向南 13.关于副热带高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气流下沉,气温增高,难以成云致雨。 B热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气流下沉,气温降低,难以成云致雨。 C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气流下沉,气温增高,难以成云致雨。 D动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气流由低纬吹来,气候炎热,难以成云致雨。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第14题。 14. 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15.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极地高气压带 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东北信风带 D.④多雨带 17.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 A.亚速尔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印度低压 18.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重要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与反气旋   B.冷锋与暖锋    C.气团与环流    D.西风带与信风带 19.东亚季风的主要成因有( )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地形差异 20.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B.海陆热力差异不是季风形成的唯一原因 C.冬季,强大的亚速尔高压和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干冷的偏北风。 D.夏季,南半球的西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 21.下图是关于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正确的说法有( ) A.天气系统①在北半球叫气旋,在南半球叫反气旋 B.图②是反气旋,出现在南半球 C.图①④分别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和气旋 D.图③强烈发展可成为影响我国的台风 22.下列属于北半球反气旋及其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为“全球气旋和反气旋图”,联系课本知识回答23-24题。 2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5.下图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的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确的是( ) “高温、干旱”是夏季我国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据此结合下图回答26—27题。 26.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属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据某城市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28-30题: 28.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9.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0.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中a、b、c为海平面等压线。读下图回答31~33题。 31.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32.当前,出现偏北风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3.未来一、二天,②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 A.两者都升高 B.两者都降低 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 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据此回答34-36题 38.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5.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6.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年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37-38题。 37. 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38. 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39.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归结于( ) A.热岛效应 B.地质天文原因 C.地区现代战争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40.大气中CO2含量与日俱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森林越来越多 C.臭氧大量减少 D.大量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CO2 41.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 B.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C.全球变暖利于美国小麦带的农业生产 D.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42.防治全球变暖应采取 A.各国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别的国家 。 。 。 。 。 。 。 。 。 。 。 。 甲 C 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 (RDGTMG) 乙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压带 风带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C.砍伐森林,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D.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二、综合题。 43.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 (1)由于 的季节移动,导致 和 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 北半球来说,夏季 移,冬季 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A B C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甲是 乙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 ①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 ( ) ②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 ) ③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 ) 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 ) 4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带,B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带,D__________带 (2)根据气压梯度力画出三个风带的方向。 (3)填写出三个风带名称: A、B间为________风带,B、C间为________风带,C、D间为_______风带。 45.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 (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4)此季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 4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锋面按性质来分应为 锋,判断理由是 。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汇,该地区在江淮静止锋控制下,会出现“ ”天气。 (3)图中可见降水区处于锋 (前或后)。 (4)7、8月间该锋北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天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D  C  C   D D  C A   B   D B  D B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D A B A/B B A A D A B C C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答案 D B D C D B B A C C D D A B 二、综合题 43.(1)太阳直射点 气压带 风带 北 南 (2)夏至日 春、秋分日 冬至日 (3)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4)ACCA 44.(1)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2)略 (3)极地东 盛行西 东北信 45.(1)冬 (2)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 (3)西北风 东北风 (4)寒冷干燥 46.(1)暖 冷气团在后退 (2)梅雨 (3)前 (4)伏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