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实验导入
同学们,老师不小心把乒乓球弄扁了,你能想个办法,让它重新鼓起来吗?
展示实验:将一个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乒乓球的变化。(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试验后提出问题
(1)为什么这个乒乓球能鼓起来?
(2)谁受热膨胀了是乒乓球还是乒乓球内的空气?
实验后设疑:同学们,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二、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既然要做实验,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空气,你有什么好办法收集空气呢?我们又如何设计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预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
实验前温馨提示: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使用热水, 注意安全。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多做几次,讨论总结。
(3)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活动记录表
预料出现的现象
推断
瓶口的气球在热水中鼓,在冷水中瘪
空气能热( )冷( )
瓶口的气球在热水中瘪,在冷水中鼓
空气能热( )冷( )
瓶口的气球在热水中与在冷水中一样大
空气体积大小与冷热变化(有关 无关)
(4)交流、讨论。
(5)汇报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三、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看书还是游戏看具体时间而定得出实验结论)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们的假说。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物体的热胀冷缩与物体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当物体受冷微粒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就缩小,物体就收缩。)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四) 学以致用
1. 同学们现在能解释老师魔术的秘密了吗?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如果通洞了是否还会鼓起来?
2. 冬天,你们打足气的足球 篮球 排球为什么经常会瘪了呢?
3. 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了?
(五)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发现更多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可以把今天的魔术表演给家人并作出解释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