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捉迷藏》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五册第六课
一、教材分析:
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2、 在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学会歌曲,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活泼与有趣。
3、通过演唱歌曲《捉迷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用音乐方式与学生问好
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问好。
师生感情交流。
二、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现在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
学生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聆听音乐,在歌词中找出答案
在介绍四个娃娃之前,老师要先考考同学们,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请在歌曲中找出答案。问题:歌曲中“四个娃娃”分别是谁?四个淘气娃娃分别躲在哪里?
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1.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集中力
2.训练学生的练耳
(三)提出问题,渗透知识
1.教师:“为什么春天是藏在花丛中呢?”
2、教师:“夏天为什么藏在草帽下?”
3、教师:“秋天为什么在谷堆里?”
4、教师:“冬天为什么在谷堆里?”
1.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季节
2.炎热的夏天
3.丰收的季节
4.冬眠的节奏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四)聆听现场版歌曲《捉迷藏》
老师范唱用歌声请出四个娃娃。
用心、认真聆听
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喜爱《捉迷藏》这歌曲
(五)闯关环节
出示PPT,展示节奏。
学生快速、自由练习
贯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
新授歌曲
(六)复习及巩固知识
出示图谱,找出拍号。
复习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1. 用手脚结合拍打三拍子,强拍在手,弱排在脚。
2.请一学生上来用三角铁和全班合作三拍子。(三角铁做强拍)
1.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
2.师生、生生进行互动;
1.听音乐,轻声哼唱
2.用“啦”模唱歌曲
3.有节奏读歌词
4.跟琴演唱
教师带着学生有节奏的读歌
词、模唱旋律。
按步骤完成新授歌曲的全过程
1.随音乐出示图谱,使学生更加爱清晰音乐结构,同时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八)处理歌曲
歌曲共有4个乐句,我们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念出来:耍、他、下、褂。都是啊口音,把小嘴巴竖起来唱。这首歌听起来是那么轻松、活泼,但老师还发现有一个地方有些激动,你知道在哪里吗?为什么你感觉到这里比较激动呢?(音高了)我们该怎么唱?力度可以强些。激动之后,又变得怎样了?(音低了)而且钻入谷堆堆,缩进棉褂褂是种什么感觉?(窃喜、有趣)
思考并回答
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活泼与有趣
(九)完整的展示整曲
把处理的地方带入到歌曲
中,完整的唱一遍。
完整的跟音乐演唱《捉迷藏》
升华课堂,让学生完整的再一次感受整曲
(十)游戏环节
你们想不想来做“捉迷藏”的游戏啊?这是一个测试反应能力的游戏,根据歌曲中的春夏秋冬,老师会分别给出1、2、3、4的手势,给出1手势的时候请1组的同学快速坐下,3秒后快速起立,其它的如此类推
看老师指令并做出反应
学中乐,乐中学,让课堂气氛紧张而又刺激。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大自然四季变化。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起立)请同学跟着音乐拍手有秩序的出去排队。
拍手离开课室
总结与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