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抓住神态写出个性(作中体验课)教案
常州市教科院附中 胡丹
【教材分析】这是依据苏教版七下第一单元的写作活动——《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而设计的一节课,为了便于让学生一课一得,故将教学设计定位在“抓住神态写出个性”,课堂指向更为明确,学生的学、练更有针对性。而本节课的课型为“作中体验课”,这是基于“教是为了不教”理念创设的写作课型“知识学习课(认一认)”“作中体验课(试一试)”“作后升级课(改一改)”中的第二种。学生第一节课即“知识学习课”认识神态描写并修正神态描写层级评价表,梳理抓住神态写出个性的提升策略,第二节课即本课尝试运用神态描写层级评价表评判片段层级,并运用提升策略试着让文字更出彩,让人物个性更鲜明,以便于课后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来自常州市潞城中学,多为新市民子女,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由于是借班上课,故而教学设计更强调以游戏激趣导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运用层级评价表评价神态描写。
2.运用提升策略抓住神态写出人物个性。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并运用层级评价表评价神态描写。
三、教学难点
2.运用提升策略抓住神态写出人物个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神态描写:描写人物面对具体的人、事、物时细微的面部表情(五官、面部肌肉的细微动作及脸色变化)。
2.神态描写层级评价表
层级
神态描写发展性层级标准
C级
缺少神态描写
B级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①神态描写不能表现性格特点;②神态描写不真实;③神态描写描摹不具体。
A级
①神态描写能鲜明表现性格特点;②描写真实,符合生活逻辑;③神态描写描摹具体且富有表现力。
说明:在不同层级之间难以取舍时,可以依据“整体倾向”判断;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现有层级划分下再添加“+”、“-”,例如一个案例比B级好,但又达不到A级标准时,可以将其评定为B+或者A-。
【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热热身。你能从同学的表演中猜出是什么四字成语吗?(追问:此时的心理应该是?)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眉飞色舞
谢谢你的精彩表演,掌声祝贺他荣获“神态”奥斯卡最佳神态演技奖!
而刚才的表演也进一步印证了“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句话,神态可以反映人物心理。
提到人物,这个人物,大家认识吗?
她还有一个字,是贾宝玉取的,有同学知道吗?宝玉正是在初识黛玉时观察到了林妹妹眉尖若蹙,蹙就是皱眉,颦也是皱眉之意,时常微微皱眉说明什么?(思考,有烦忧)黛玉就是这样一个敏于思、多愁善感的姑娘,宝玉的观察是那么敏锐,而黛玉的个性仅从这爱微微皱眉就可以想见了。所以,我们说“一颦一笑见性情”。我们也要学宝玉观察敏锐,下面请结合神态描写层级评价表对下列同学习作进行简要评价。时间4分钟。
同桌两人交流一下,看意见是否一致,有没有分歧,如有,能否说服对方。
好,我们请同学来说说看你的评价和理由。说之前请先把语段读一读。
一、 一颦一笑见性情
请结合神态描写层级评价表对下列同学习作进行简要评价。
语段1:她拿笔的手托着腮,下巴微微上翘,大大的眼眶里,明亮的眸子缓慢地游动着。突然,她眉毛轻挑,不必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神采,也不必说微微眯起的笑眼写满自信,单是嘴角溢出的笑容就已经可以看出——她成功解出这道数学题了!
·我的层级评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2:我们将离别,她失落极了,难受极了。
·我的层级评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3:她含笑的双眼那么明媚,好似藏着明星。轻扬的嘴角那么温柔,让人如沐春风。岁月的风霜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而她却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出淡然如水的气质。她总是静静站着,不骄不躁,目光平静地看向远方。只让人觉得岁月静好,心安然。
·我的层级评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4:拔河大战正在上演,我班的“大力士”蹲低身子,双手紧握着绳子使劲儿往后仰,脸涨得通红。
·我的层级评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好的,那接下来想请大家牛刀小试改一改,让B级、C级的神态描写升级!升级之前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升级策略。请同学们齐读一下。
二、策略提升试一试:
策略回顾:
1.仔细观察,关注人物在面对具体的人、事、物时眉、眼、鼻、嘴等面部器官的微小动作和表情,用上准确的面部动词、形容词。如:“圆圆的眼珠儿一转”,“英气的眉毛微微一挑”,“嘴角嗫嚅”等。
2.恰当运用比喻、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扩写,让神态描写更生动具体。
3.扣住人物的心情、性格,调动生活经验,让表情彰显个性。
请小组20秒内商定选择要修改的语段,先各自修改,再小组交流,组长整合出小组最佳修改方案。选派一名小组发言人进行展示。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语段是( )
我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小组用到的升级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接下来,挑战升级,让我们一起进入笔下人物我做主,挑战二选一。
三、笔下人物我做主——挑战二选一
课文《安恩和奶牛》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尼斯·延森刻画了一位贫穷、善良、坚定、有爱心的安恩老太太,其中写她回绝屠夫的语段,神态描写尤为精彩,值得学习。请从甲、乙两项挑战中任选其一,用生花妙笔描摹人物神态,彰显人物个性。
课文语段:
……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
“喂,这头母牛多少钱?”
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它不卖的!”
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
(甲) 锦上添花
请为被安恩回绝后扬长而去的精明、粗鲁的屠夫加上一段神态描写,让文章锦上添花!
添加屠夫的神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剧情反转
如果安恩就是一位来卖奶牛的精明的农妇,那上面语段中用“_____”划出的安恩的神态该怎样改写呢?
对安恩神态的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牛刀小试练一练
尝试在近期写人的习作中加入精彩的神态描写,彰显人物个性。
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写作中也能抓住神态,飞扬文采,活现人物,写出个性!
【评课】
这是一堂《抓住神态写出个性》的作中体验课,教学的中心是在前一堂课层级标准的认识基础上,对给定的材料进行鉴赏和评定层级,从而深化理解神态描写发展性层级标准,把握神态描写的具体策略,进行人物神态描写的有效创作。纵观本课的思路、课堂实施策略、师生融合默契度、课堂的活跃氛围、学生的智慧创造,这是一堂较为精彩的写作体验课。课堂所展示出的几个精彩点,很值得我们教师学习与借鉴: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置关注语文学科素养,注重发展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微的面部表情来展现人物的个性,目标的设置具体而明确。人物的个性可以通过言语、行动、心理、神态等多个维度加以表现,神态只是其中之一,本节课就是要求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观察人物表情的细微变化,包括五官、面部肌肉和脸色,然而这种变化发生在一瞬之间,倏忽即逝,难以捕捉,需要学生留心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蹙,这种观察是具体的,又是细致的,是真实的,又是智慧的,是要有耐心的,也是要有情趣的。这样的观察首先得益于学生具体鉴赏优秀的神态描写作品,丰富个人的经验,从而应用于观察生活状态,最后转化为自己的写作体验,创造成功的文字。由此看来,这样的写作,是建立在观察、体验、审美之上的创造,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活动,是有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这样的写作课后,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去捕捉人物面对具体事物时神情的转变,去思考神情转变背后人物的个性特点。
第二,精心设计和灵活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一堂课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否通过情景设计和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引领学生思考和归纳,激发他们提问和回答的热情,将课堂还于学生。本节课伊始,老师请学生表演各种神情,全体竞猜成语,来了一场“奥斯卡”表演秀,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师生融为一体,为整堂课营造了一种宽松、热烈、和谐氛围。紧接着,老师借助大家熟悉的柔婉、娇弱的林黛玉图片,引出本堂课的重点就是描写人物的神态,看似一副平常的图片,但图片人物的神情已经真挚的展现人物的性格,老师这样的精心选择,显而易见是有用意,是见功力的,因为课堂的每一次活动都是服务于学生和教学目标。课堂沸腾的第二个节点就是学生对提供的材料加以层级评价和谈谈理由,此环节,学生非常踊跃,发言很有见地,学生这样的热烈参与,我觉得应该归功于老师所选的文本材料,既吸引学生的眼球,材料难以适当,又具有明显的区分度,学生有话可言,言无不尽。难能可贵的是,老师组织课堂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简单评定层级,而是组织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具体的分析与点评,引领学生一起关注材料之中生动的形容词、动词,这些词语对于人物个性表现所具有的独到用处,这些词语有助于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这些词语与表现神情的词语一样是文本的闪光点。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活动不只是让学生走过场,图热闹,而是真真切切的拓展课堂的内容,丰富写作的经验,毕竟写作是一个整体的表达过程,不能只关注一两个细节,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课堂的实施效果表明,学生与老师有共同的关注焦点,这样的课堂拓展抓住了学生的心,更是拓宽了学生审美的视野。本节课的第三个活动高潮就是学生续写屠夫神态和安恩神态片段。让学生去续接诺贝尔文学奖得住的优秀作品,这是有难度,也是有挑战性的。正因为其挑战意味极强,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创作片段时,十分积极踊跃,他们要让大家一起见证自己的想象创造成果,这是一位孩子表现欲的见证,更是一位孩子展现自己价值的体现。三次活动高潮无不体现了老师的匠心独运,无不凝聚了老师的背后的心血,一堂课的成功就源自于这种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第三,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营造开放、合作、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交流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中肯和关切的鼓励评价,我认为这是本堂课的另一个特色。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循循善诱,引而不发,鼓励学生提出自我的见解,又能注重倾听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心得,加以赞赏与鼓励。这种鼓励之一就是老师自始至终微笑的表情,不因学生的冷场而变色,关切的眼神、微笑的神态,始终是学生课堂最温馨的暖意,也是神态写作展现人物个性最有力的现场表达。其次,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精准的点评更见老师的语文素养和功力,这样的点评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一针见血,深刻有力,学生对于这样的点评是欢呼的,他们要的不是敷衍,要的就是这样准确的指点。我觉得,公开课敢于点评学生,精准点评学生,这是一位语文老师应有的语文素养,它能看得出这位语文老师的文学积淀素养,更能体现这位老师语文表达的魅力。(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 姚冬青)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