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I127 Ba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反应C(s)+ H2O(g)CO(g)+ H2(g) ΔH>0的平衡移动图象如图所示,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压强不变,降低温度
C.温度、压强不变,充入一定量与之不反应的惰性气体
D.温度、压强不变,充入一定量的H2O(g)
2.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如下两个可逆反应:
C(s) +H2O(g)CO(g)+H2(g)、CO(g)+ H2O(g)CO2(g)+H2(g),下列能表明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组成浓度相等
④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
⑤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
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比为9∶1
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⑥⑦ D.④⑤
3.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 I2(g) + H2(g)2HI(g) H= —9.48 KJ/mol
(Ⅱ) I2(s) + H2(g)2HI(g) H=" 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 g H2(g)通入254 g I2(g) 中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反应放热为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D.物质的量相同时,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pH变色范围为3.1-4.4)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读取酸式滴定管标准液数值时,先仰视后平视
D.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的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2~3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CO2属于弱电解质
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完全电离成Na+和Cl-
C.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强电解质
D.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温度等条件有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MgO可用于制备特种陶瓷,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MgSO4(s)+CO(g)⇌MgO(s)+CO2(g)+SO2(g)△H>0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反应的ΔH变大
B.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压缩容器,反应吸收的热量不变
D.分离出部分MgO,可增大CO的转化率
8.醋酸铅因有甜味而被称为“铅糖”,它有毒但能入药,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铅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CH3COO)2Pb。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铅糖”溶液中c(Pb2+)< 0.1 mol·L-1
B.“铅糖”是强电解质
C.“铅糖”是共价化合物
D.“铅糖”的溶液可能不导电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加热浓度较小的TiCl4溶液获得纳米TiO2材料
B.粗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C.加热FeCl3溶液颜色变深
D.浓Na2S溶液有臭味
10.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N、P、K的三种化肥,给定下列化肥: ①K2CO3 ②KCl ③Ca(H2PO4)2 ④ (NH4)2SO4 ⑤NH3·H2O。其中最合理的组合方式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1.已知某酸H2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①H2BH++HB-,②HB-H++B2-。下列关于该酸对应的酸式盐NaHB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NaHB属于弱电解质
B.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Na+)>c(HB-)>c(H+)>c(OH-)
C.c(Na+)=c(HB-)+c(B2-)+c(H2B)
D.NaHB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12.25℃时,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A.反应后溶液中c(NH4+)=c(Cl-)
B.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a-0.01)mol/L
D.NH3·H2O的电离常数Kb=10-9/(a-0.01)
13.测定水样中Br-浓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25.00mL处理后的水样,加入几滴NH4Fe(SO4)2溶液;
②加入V1mL c1mol•L-1 AgNO3溶液(过量),充分摇匀.
③用c2mol•L-1KSCN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V2mL.
已知:Ksp(AgBr)=7.7×10-13,Ag++SCN-═AgSCN(白色)↓,Ksp(AgSCN)=1×10-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红色
B.该滴定法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C.AgBr(s)+SCN-(aq)AgSCN(s)+Br-(aq)的平衡常数K=0.77
D.该水样中溴离子浓度为:c(Br-)=(c1V1−c2V2)/25.00mol/L
14.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Fe3+、Na+、Cl-、SO42-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H4+、Ca2+、AlO2-、I-
C. c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Ba2+、Cl-、HCO32-
D. d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K+、SO32-、Cl-
15.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盐酸浓度均为1mol/L)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35 mL试剂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①
水
2.5 g NaHCO3
20.0
18.5
②
水
3.2 g Na2CO3
20.0
24.3
③
盐酸
2.5 g NaHCO3
20.0
16.2
④
盐酸
3.2 g Na2CO3
20.0
25.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20.0℃时,含3.2 g 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
D.20.0℃时,含2.5 g 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
1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①
将足量的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
研究SO2的漂白性
②
向盛有1m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NaCl
溶液,再向其中滴加几滴Na2S溶液
比较Ksp(AgCl)与Ksp(Ag2S) 的大小
③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HNO3的PH
比较Cl、N的非金属性强弱
④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H2CO3溶液,
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稀醋酸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可增大CH3COOH 的电离程度
B.0.1mol/L盐酸与0.2 mol/L 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NH3·H2O)>c(Cl-)>c(NH4+)>c(OH-)
C.含等物质的量的NaHSO3和Na2SO3的溶液中:2c(Na+)=3[c(HSO3-)+c(SO32-)+c(H2SO3)]
D.将0.1mol 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人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18.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19.已知难溶性物质K2SO4·MgSO4·2CaSO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s)2Ca2+(aq)+2K+(aq)+Mg2+(aq)+4SO42-(aq),
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C.该平衡的Ksp=c(Ca2+)·c(K+)·c(Mg2+)·c(SO42-)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由已知电离常数判断,下列关于SO2与Na2CO3(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不合理的是
酸
电离常数
H2CO3
K1=4×10-7 K2=5.6×10-11
H2SO3
K1=1.54×10-2 K2=1.02×10-7
A.SO2+H2O+2CO32-=2 HCO3-+SO32-
B.SO2+H2O+CO32-= H2O+CO2+SO32-
C.2SO2+2H2O+CO32-=H2O+CO2+2 HSO3-
D.SO2+H2O+CO32-= HCO3-+HSO3-
21.某温度下,将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a的数值一定大于9
B.Ⅱ为氨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
C.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D.完全中和稀释后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V(NaOH)<V(氨水)
22.一定温度下,用水稀释0.1mol/L的一元弱酸HA,随稀释进行,下列数值一定增大的是(Kw表示水的离子积,Ka表示HA的电离常数)
A.Kw B.c(H+)/Ka C.c(HA)/c(A-) D.c(OH-)
2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相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图2中仅升高温度,纯水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C,图2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D.图3 表示H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4.50℃时,0.1mol/LNa2CO3溶液的pH=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OH-)=10-2mol/L
B.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和c(CO32-)均增大
C.c(Na+)+c(H+)=c(HCO3-)+c(OH-)+c(CO32-)
D.2c(Na+)=c(HCO3-)+c(CO32-)+c(H2CO3)
25.下列不能证明氢氰酸(HCN)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下,1mol LHCN溶液的pH约为3
B.NaCN溶液呈碱性
C.10 mL1mol/L 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相同条件下,HCN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B.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常温 下Ksp (BaCO3 )< Ksp(BaSO4)
C.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D.已知Ksp(Ag2CrO4)=2.0×10-12,Ksp(AgCl)=1.8×10-10,则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8分。
27.(13分)
现有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已知T℃时,③溶液的pH=1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 ;该温度下,将PH之和为13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 (填“酸”“破”或“中”)性,理由是 。
T℃时,将aL pH=11的NaOH溶液与bL pH=1的H2SO4溶液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 。
28.(12分)
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常数(25℃)如下表所示:
酸
电离方程式
电离常数K
CH3COOH
CH3COOHCH3COO-+H+
1.75×10-5
H2CO3
H2CO3H++HCO3-
HCH++CO32-
K1=4.4×10-7
K2=5.7×10-11
H2S
H2SH++HS-
HS-H++S2-
K1=1.3×10-7
K2=1.1×10-15
H3PO4
H3PO4H++H2PO4-
H2PH++HPO42-
HPH++PO43-
K1=7.1×10-3
K2=6.3×10-8
K3=4.2×10-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将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成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一级电离远远大于其二级电离,原因是 。
(4)结合表中H2S的电离常数,判断NaHS溶液显 性,原因是 。
29.(12分)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烧酸中的杂质与酸不反应。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4.1g烧碱样品,所用仪器除天平、砝码、药匙外,还有 。
(2)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所用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3)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mL待测液,放于锥形瓶中。
(4)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2010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 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 直到滴定到 的现象说明达到终点。
(5)根据下表数据可知,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下同)。
滴定次数
待测液的体积'mL
标准盐酸的体积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4
(6)烧碱的纯度为 .
30.(11分)
(1)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8。25℃时,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Mg2+)/c(Cu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5℃时,向0.01mol・L-1的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刚好出现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当Mg*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已知: ≈4.2, ≈1.3,lg2.4=0.4,1g7.7=0.9)。
(3)该温度下,反应Cu(OH)2+2H+Cu2++2H2O的平衡常数K= 。
1-5DDDCC 6-10CBBBB 11-15CBBDC 16-20ACCCB 21-25CDCBC 26C
27. (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④>②>③>①
(2)⑥>④>⑤>⑦
(3)c(Cl-)>c(NH4+)>c(Na+)>c(OH-)>c(H+)
(4)10-13 酸(1分) 混合前的酸中c(H+)与碱中c(OH-)相同,而醋酸是弱酸,等体积混合后酸过量9:2
28. (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增大
(2)H3PO4 HS-
(3)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下一级电离有抑制作用;一级电离是从电中性的分子中电离出带正电的H+,二级电离是从带负电的离子中电离出带正电的H+ (3分)
(4)碱(1分)NaHS 中HS-的电离常数K2= l.1×10-15, 水解常数Kb= Kw/Ka=10-14/(1.3×10-7)7.7×10-8,HS-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NaHS溶液显碱性
29.(12分)
(1)小烧杯(1分)
(2)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各1分)
(3)碱式滴定管(1分)
(4)酸(1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滴入最后一滴标准盐酸,锥形瓶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5)0.4024 mol/L (2分)
(6)98.15%(2分)
30.(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Cu(OH)2 (1分) Cu2++2NH3·H2O=Cu(OH)2↓+2NH4+ 8.2×108
(2)9.6 11.1
(3)2.2×10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