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把课堂变成学生体验的殿堂.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55281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课堂变成学生体验的殿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课堂变成学生体验的殿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课堂变成学生体验的殿堂 长武县南关小学 杨改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情境随生。”可见情境的创设,可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有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可使学生回归自然、接近生活。虽然学生因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个性的差异有不同的体验,但学生亲身的体验毕竟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意了课前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完善,把自己的感悟,体会强加于学生,甚至个别的字词,也要讲了再讲,启了再启,以达到预先设计与实际教学效果的统一,使整个课堂呆板,缺少活力。学生就如一台被老师操纵的机器,更形象些说,就象皮影戏里的皮影,老师怎么操纵,学生就机械的表演,尽而大量的记忆抑制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耗费了学生探究的时间,遏制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烘托气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的: 一:直观手段诱导体验: 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我抓住孩子们都向往看到弯弯的亮亮的月牙儿变成两头尖尖的小船的情形,特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他们乘上可爱的月亮船在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飘着,荡着,星星像蓝色天鹅绒上缀着的宝石从眼前闪过,学生们一边观赏鲜艳的彩图,聆听轻松优美的音乐,忘情的读着课文,一边高兴的作着划船的动作。活泼生动的课堂把他们的心紧紧拴住了,这样的教法其实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月光曲》一文中:“皮鞋匠静静的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她好像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听着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月光曲》,看着动态、变换的画面,很自然的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不仅理解了贝多芬为什么会走进茅屋弹琴?为什么会谈第二首曲子?为什么即兴创作会这样的成功?同时,也体会到了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并能清楚的分辨事物与联想。    二:语言提示引导体验. 有位老师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堂问答;"乌鸦的羽毛漂不漂亮呀?''(答不漂亮:)"叫声好不好听?(答:不好听)"狐狸狡不狡猾呢?(答;狡猾)这样简单的问答式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学生也就不会真实的体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查阅了大量有关乌鸦的资料,设计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乌鸦反哺"的故事吗?据说在很久以前,乌鸦妈妈非常爱它们的子女.找到了好东西从来舍不得自己吃掉.小乌鸦长大了,也会寻找食物了.他找到了一块肉,就叼了回来,准备给乌鸦妈妈吃,小乌鸦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你们一定以为乌鸦妈妈这下可以大饱口福了?可是没有哇!乌鸦妈妈根本没有吃到肉,而是被住在树下的邻居狐狸老公公吃掉了!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有趣的导入,使学生很自然的就进入到了积极的思维学习状态. 三:动手操作指导体验.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初次运用讲解法,学生虽明白了其中的科学原理,但这只能靠记忆.后来我运用动手操作实验法,让动手学生亲自做实验,最后总结:"由于瓶子里投入了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因此水面上升,乌鸦喝到了水,它"真聪明."又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课前做好京张铁路的简易沙盘,课中根据课文描写启动自己的小火车,练习走一程,这样,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了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 四:参与表演促进体验.课文《黄继光》有这样一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力,艰难的挪动着自己的身体.”这里的“挪动”,单靠查字典上“挪动”的解释,学生很难理解.我先让一位学生挪动一桶水,接着,让他移动半桶水,不但使学生理解了“挪动”一词,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黄继光行动的困难,感悟到了他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古诗《游园不值》中有这样的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其中的“小扣”指轻轻的敲.在未讲之前,我先让学生做小扣的动作,继而联系诗句中体会,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小扣一词的意思,并且知道了诗人这样做是出于对主人的礼貌,学生从中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又受到了人文教育. 五:感情朗读熏陶体验.初步感知一篇文章,教师的范读很重要(有感情得、入情入境的范读)这也可使学生随机入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哀乐,与此同时,我带着对总理的崇敬与爱戴,沉痛,悲伤的读完了课文.这样的开始,已为本节课定好了基调,为学生的体验做好了铺垫,除了范读外,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默读,仿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熏陶感染. 从学生体验出发,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策略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学生是体验的主体,生活是体验的情境;活动是体验的方式;感悟是体验的境界;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逐渐使学生的体验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通过体验最终达到认识之,掌握之。 教师的基本功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长武县丁家学区   曹福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改革,教师专业化亦即教书育人的基本功。它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这次史无前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只会传授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是终身为教的基础。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上,既要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搭建平台,又要给教师的自我成长创设条件,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积极向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如何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笔者认为,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层次,步骤和方法。 一.学历达标是教师基本功的前提。 学历能衡量一个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于教师平时工作忙,自主学习时间少,结果形成消耗多,吸收少的知识消长状态。表现为一少:知识量少;二旧:知识陈旧;三窄:知识面窄;四缺:缺少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教师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要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在职函授,把教师学历达标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分层次,年龄段管理落实,以弥补教师队伍中知识结构的不均衡。 二.驾驭课堂是教师基本功的核心。 在实施新课改的实验中,大部分的教师感慨说:“越教越不知怎么教了。”这就说明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帮助教师在驾驭课堂上产生一个大的突破,这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我校在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上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培养和指导。坚持传帮带活动,为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创设了条件。学校把深入课堂找根子,定员定责结对子,以强扶弱补漏子作为培训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基础。以定期与不定期聘请教研室教研员到学校进课堂,调研、指导教师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为动力,弘扬课堂教学中的个性,激活课堂,教活学生,使新旧教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设计教案是教师基本功的基础。 教师教案的设计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新型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在教案设计上,我们力求把握好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这两个重要方面;在教学策路上,注重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以及成绩的评定。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学校成立集体备课小组,分高中低三个年段研究教案设计,切磋备写策略,以平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为合作伙伴,琢磨交流教案;另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节俭教育网站传输的优秀案例,结合校情,教情和学情,整理和优选出学生活动体验型,以问题为中心型的教案。这两种教案是我校教案设计的主流,它们都侧重师生互动,体现新的学习方式和学法指导,能在不同学科,不同的年级段和教材内容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再提高。 教学反思总结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下的教学,表面看课上完了,但教学并没有结束。经常性的进行教后反思,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个性,便教训为经验,使经验不断丰富。要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能挂在嘴上,而是落在行动上,首先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理念。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注意新理念的渗透,指导设计某一环节,某一活动是新课程的哪一个理念的应用和体现。第三,在进行反思与总结时,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教学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第四,坚持每一节课都写教后记,把教后记与教案设计同等看待。第五,开展经常性教学反思座谈会活动,使教师撰写教学反思与总结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五.信息技术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内容。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推进了教育的大众化和终身化,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别,填补了农村教育中媒体不足的空白。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技能和信息技术、有效的利用微机、远程交易资源开展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和远程教育手段进入学校后,学校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定时限,定任务让全体教师掌握其操作技术。每周定时对全体教师进行微机培训,分语数两组单人单级强化训练。远程教育全天候为教师开放,方便教师上网查阅各种信息,搜集和整理教学资源,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学校要制定教师微机培训计划,每月对教师的微机培训进行考察,期末进行考试,并将微机操作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之中。 六.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                 学校既要有计划的安排,又要为教师展示基本功创设条件。不能满足于过去“三字一话”的基本功之中,要多角度,多层面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铺路搭桥。在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中,既不放松“三字一话”,又要根据新教改教师角色转化加强新的基本功训练。并积极开展3251工程,给教师基本功展示搭建平台。(要求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完成2中可改教案设计,各年级段每学期每学科至少组织2节课改观摩示范课,研讨课该专题;每学期至少组织5次具有推广价值的教研教改活动;课任教师能根据教材需要制作简单的媒体课件,全体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6篇教育教学论文。) 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和教学实践锻炼,一支乐教善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定能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