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 案
课题
1.5.3 五笔字型输入法二
教 学
目 的
掌握五笔字型单字输入编码规则
教材分析
重 点
成字字根以及键外字的编码
难 点
键外字的编码
教 具
PPT
授课主要内容、课时分配及板书设计
一、复习(5分钟)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就了解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五笔字型的发明者、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优缺点,也着重学习了五笔字型的基本字根以及它的分布规律,同学们对五笔字型的基本字根背诵得怎么样了呢?(提问学生)好,看来就还不是很熟练,同学们要多花点时间去记了,不然接下来的学习就跟不上了。好,这一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掌握单字输入编码规则。
二、讲授新课(35分钟,包括课堂练习时间)
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中,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使用同样的编码规则,我们要分情况讨论汉字的不同输入编码规则:
⒈首先是高频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级简码(5分钟):
有一些汉字的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五笔字型”中,从11~15共25个键位代码,根据每个键位的字根形态特征,每键安排了一个最为常用的高频汉字,这类字只要击键一次,再加击一次空格键,即可输入。也就是在课本的24页,一级简码是要求大家记住的,这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打字速度,所以大家要花点时间了:
一(G) 地(F) 在(D) 要(S) 工(A)
上(H) 是(J) 中(K) 国(L) 同(M)
和(T) 的(R) 有(E) 人(W) 我(Q)
主(Y) 产(U) 不(I) 为(O) 这(P)
民(N) 了(B) 发(V) 以(C) 经(X)
(直接在教师机上演示,比如击打“J”输入“是”等)
⒉键名汉字:所在键的字母连击四次。(5分钟)
键名汉字就是每句五笔字型字根口诀的第一个字,还不是很清楚的同学就翻开课本的21页,书上已经把键名汉字列出来了,跟一级简码一样,除了Z字母键没有,其余的25个字母键都分布了一个键名汉字:
例如:王:GGGG 目:HHHH 禾:TTTT 言:YYYY
(直接在教师机演示输入这些汉字的方法,提问学生其他的键名汉字的输入方法,比如:白、立等)
⒊成字字根(11分钟)
在130个基本字根中,除了25个键名字根外,还有几十个本身也是汉字,就是它们成为“成字字跟”。成字字根的编码情况又分为以下两种:
①成字字根为三笔或三笔以上时:键名码+首单笔码+次单笔码+末单笔码
例如:雨:FGHY 五:GGHG
练习:虫:JHNY 耳:BGHG
(让学生自由练习输入,巡堂,发现学生的问题,最后在教师机上演示)
②当成字字根仅为两笔时:键名码+首单笔码+末单笔码
例如:丁:SGH 二:FGG
练习:十:FGH 八:WTY
(让学生自由练习输入,巡堂,发现学生的问题,最后在教师机上演示)
⒋五种笔划:键名码+首单笔码+L+L(3分钟)
还有五种比划是用比较特殊的编码规则的,分别是:
例如:一:GGLL 乙:NNLL 丨:HHLL 丿:TTLL
丶:YYLL
(直接在教师机演示)
⒌键外字的编码(11分钟)
汉字输入编码主要是键外字的编码,键外字也要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①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字根组成的汉字,取第一、二、三、末字根码组成。
例如:续:XFND 紧:JCXI
练习:整:GKIH 攀:SQQR
(让学生自由练习输入,巡堂,发现学生的问题,最后在教师机上演示)
②少于四个字根组成的汉字,依次取码后再补一个字型识别码。识别码用末笔划的类型编号和字型编号构成。
由于字型识别码的内容比较多,也就是课本22页的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具体来学习。请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只”和“叭”的编码。
三、课堂小结(4分钟)
1.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五笔字型单字输入的编码规则,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使用同一种编码规则,因此我们首先要记住单字分为哪几种,不同的分类使用不同的编码规则。
2.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1分钟)
继续背诵五笔字根表,并且背诵一级简码以及熟练掌握单字输入编码规则。
五、板书
1.5.3 五笔字型输入法——单字输入
1.高频字(一级简码)
2.键名汉字:所在键的字母连击四次
3.成字字根
①成字字根为三笔或三笔以上时:键名码+首单笔码+次单笔码+末单笔码
例如:雨:FGHY 五:GGHG
②当成字字根仅为两笔时:键名码+首单笔码+末单笔码
例如:丁:SGH 二:FGG
4.五种笔划:键名码+首单笔码+L+L
5.键外字的编码
①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字根组成的汉字,取第一、二、三、末字根码组成。
例如:续:XFND 紧:JCXI
②少于四个字根组成的汉字,依次取码后再补一个字型识别码。
六、课后总结
由于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五笔字型输入法,并且有些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拼音输入法,所以对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有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耐心教导学生,强调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的重要性。
注:课时分配可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小结巩固、布置作业等)合理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