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段辨析.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43462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段辨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段辨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段辨析 陕西省武功县五七〇二中学 朱讲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选编了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是多年来一直保留的传统篇目。细读、推敲课文第三段,行文逻辑似乎略有不当。 先看第三段具体内容: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里谈及马克思一生中的伟大发现之一,即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文中表述逻辑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此前提下,“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最后,“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整体推论缜密有序,但是在表述“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直至“便构成基础”这个过程中,原文词句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以“从而”连缀起来的前后内容,即“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二者呈现怎样的逻辑关系,不妨作以简析。“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个偏正式动词短语的中心词为“生产”,“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这个偏正式名词短语的中心词为“阶段”,这两个中心词之间乃至两个短语之间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还是并列成为“便构成基础”的主语,都无法推知。总体来说,这里表述含糊、界定不清,也存在明显的语病。 由于视野所限,我们很难看到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文,可见的译文大都一致,无法做更深入的推敲。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关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不仅要注重马克思精神内涵的领悟、揭示与传承,也要顾及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学习,所以,及时恰当地修订、完善文本,给学生呈现一个逻辑明晰、文字规范的教学例文,还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