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33504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 空城计 1.概括小说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3.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吧……(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分拨(bō) 司马懿(yì) 旌旗(jīnɡ) 隐匿(nì) 言讫(qì) 城铺(pù) 鹤氅(chǎnɡ) 犒劳(kào) 远遁(dùn) 骇然(hài) 笑容可掬(jū) 麈尾(zhǔ) 司马昭(zhāo) 抚掌(fǔ) 2生词注解 飞马:文中指骑着快马传送紧急军情的人。 蜂拥:形容人多势众,来势很猛。 骇然:惊讶、受惊的样子。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言讫:说完。 讫:完结,终了。 妄行出入:不遵守规定,随便进出。 笑容可掬:形容满脸笑容。掬,用手捧着。 3作者名片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4背景追溯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列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两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课文描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设下计谋,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的故事。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点拨】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开端(第1自然段):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 发展 (第 2 自然段) :诸葛亮巧施空城计 高潮 (第3、4自然段) :司马懿中了空城计 结局 (第5、6自然段) :诸葛亮为众官释计 2将概括的故事情节精炼成四字短语。 【点拨】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中计;结局——孔明释计。 (二)深层理解 1阅读第一自然段,简单概括孔明采取空城计的原因。 【点拨】双方兵力悬殊,且孔明身边没有武将。 2阅读第二自然段,分条阐述诸葛亮为空城计做了哪些准备。 【点拨】藏起战旗、隐蔽士兵、大开城门、凭栏操琴。 四、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