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艺术周刊74新实践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古代女性审美文化以女部字为例王 冰一、“女”字中的文化内涵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文字学专著,其中对字的解释不仅反映出客观的意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婚姻制度、家庭伦理等文化内容,反映早期华夏先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女部字共 238 个,重文 13 个,新附字 7 个,共计 258 个,是说文解字540 个部首中部类较大的部首之一。“女”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像一个跪着的人的侧面姿态,上身直立,两臂交于胸前。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到了小篆,“女”字跪着的人形已经不如甲骨文和金文那么明显了。说文解字中说:女,妇人也。象形。女字
2、在其中的记录是“”像女子两手在胸前交叉、屈膝而跪的形状,呈现出温和恭顺的状态。有观点认为此形态反映出早期女性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较低。从另一角度分析女字的形态,可能跟当时社会的跪坐礼仪相关,当时人们惯于席地而坐,即地上铺席,双膝着席,臀部落在脚后跟上,“女”字的字形可能是对当时坐姿的一种反映。“女”部和其他构件组合成了大量女部字,所表示的含义十分丰富,其中表示容貌品行的女部字中有表示褒义的,也有表示贬义的,这些女部字可以多角度体现中国古代关于女性的审美文化。许慎解释了女子引人喜爱的原因,其一是外在美,表示容貌美丽的字有“媄”“好”“娇”;表示眉目动人的有“娃”“婳”;表示身材美丽的有“嫣”;表示
3、女性体态轻盈的有“姽”。其二是内在美,表示性情娴静的有“娴”“婧”;表示天性乐观善笑的有“妗”;表示巧慧的有“妍”等。我们常用秀外慧中来表达对女子的赞美,表示涵养的内在美与表示容貌的外在美结合在一起,全面地诠释了女性之美。2023 年 19 期 75新实践二、对表示女子容貌的女部字进行审美分析说文解字女部字中有许多描绘妇容的褒义字,比如“媄”“娇”“好”“媛”“姝”等汉字都是表示女子容貌之美的。说文解字注指出: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汉字“子”的本义为象幼儿之形,并非专指男孩,而是包括了男孩和女孩。这就表明,“好”字的“从女子”是用“女”来限定“子”,“好”的本义应该是形容女性之美。陌上桑
4、中有“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里的“好女”就是指美女。“娇”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姿也。表示女子可怜可爱的姿态。从字形结构来看,“娇”由“女”和“乔”两部分组成,“乔”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高而曲也。古代女子及笄礼毕时的形态是女之范式,就像物初长成时“高而曲”是乔之范式,“女”“乔”两范式叠加,就可表示妖娆可爱而姿态挺拔的女子形象。“娇”在诗词中也有体现。比如,“自在娇莺恰恰啼”(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和“娇儿恶卧踏里裂”(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诗里的“娇”除了表示柔美可爱的意思外,还含有稚气、幼小的意思。说文解字中既有表示女子整体容貌的女部字,也有描写女子具体容貌的女部字,比如表
5、示眼睛美的“娃”“媌”,表示身材高挑的“娙”等。“娃”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圜深目皃(貌)。或曰吴楚之闲(间)谓好曰娃。“娃”表示女子眼睛圆而深的样子,大概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眼睛炯炯有神的样子。另一种说法认为,吴、楚一带的人将漂亮女子称作“娃”。“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目里好也。扬子方言记载: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关东河济之间谓之媌。由此可见“娥”和“媌”都可表示年轻美丽的女子,只是使用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表示身材高挑的“娙”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长好也。体长之好也。故其字从巠。“巠”表示地底下的水脉。水脉弯转且长,与女子高挑的身材极为相似。说文解字记载:秦晋谓好曰娙娥。汉代以娙娥为女官名
6、,以身长而美貌者为之。除此之外,还有表示体态美的“姽”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闲体行姽姽也。宋玉神女赋有:“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表示神女呈现出松弛自然的体态。当然,还有表示女子容貌的贬义词,表示容貌神态丑陋的“婖”意为面丑,“孈”意为愚憨多态,“嬒”意为女黑色等。三、对表示女子品性的女部字进行审美分析我们常说不能以貌取人,是因为与外在的容貌比起来,内在的品行和涵养更为可贵。说文解字也有很多表示女子品行的女部字,比如“娴”表示性情娴静;“妌”表示女子贞洁娴静;“婧”表示恭敬、有才;“婉”“委”表示顺从。具体分析来看,“婧”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竦立也,从女青声,一曰有才也。段玉裁在 说
7、文解字注 中解释为:女有字婧者,列女传曰,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刘向在列女传中记载了管仲之妾“婧”利用自己的贤德才能帮助管仲解决难题、成就事业的事迹。由此可见,“婧”表示有才能的女子。“婉”在 说文解字 中解释为:顺也,从女宛声。春秋传 曰:太子痤婉。这里就是指太子痤很温婉。从字形上分析,“婉”由“女”和“宛”组成,“宛”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屈草自覆也。即为弯曲的草覆盖自己。这与“委”意思相近。“委”,曲也,取禾谷垂穗之态。本意为女性像庄稼谷穗下垂那样委曲。引申为女子的言行举止要顺从,甚至有时要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听从他人的安排。这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委婉”“委屈”意思相近。文学艺术周刊76新实践
8、说文解字中的女部字除了有表示品行的褒义词以外,还有一些贬义词。比如,表示不恭敬、不顺从的“嫯”“婺”“婼”等;表示言多、诬谤的“姗”等;表示淫乱的“奸”等;表示贪婪的“婪”等;表示妒忌、怨恨的“嫌”“妒”等。这些字现在仍然延续着贬义的色彩,只是“姗”字,现在多用于表示走路缓慢的样子,比如姗姗来迟。并且“姗”字由于发音悦耳,且带有女字旁,现在也多出现在女性的名字当中,几乎看不到最初的贬义色彩。四、从表示容貌、品行的女部字探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这些用于描写女性容貌、品行的女部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古代对妇容的要求是美丽纤细,而对妇德的要求多是顺从谦卑,可见当时女性地位较低,社会对女性的审美
9、标准较为单一。当下,女性的美是多样的,纤细修长不应该作为美的唯一标准。同样的,在性格方面,女性不应该只是温柔娴静的,也可以活泼、倔强、独立。为什么古人把对女性赞扬局限在贤良淑德上面呢?这跟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男女的社会分工不同,进而造成了社会地位的差异。首先,在经济方面,“男”是个会意字,由“田”和“力”两部分组成,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丈夫也。从田从力。上面的“田”表示田地,下面的“力”最初表示的是犁一类的耕地工具,后来随着字形的演变,逐步变成“力”。而“女”在造字之初表示的就是恭敬顺从的状态。在农业社会,男性力量大能够抵御猛兽的攻击,能够耕地干活儿,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依靠
10、,因此在家庭中的地位较高,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次,在文化方面,当时社会主张女性要遵循“三从四德”。比如汉字“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从口。也就是女人要守妇道,言辞得体不轻浮,仪态端庄不随便,要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四德”之首是妇德,讲的是女性的妇道操守,女诫说:“妇德不必才明绝异,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对女性束缚极大,对女性的言行举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唯独没要求女性读书写字。“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了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对女性品行的评价自然也具有局限性,
11、只关注她们是否温柔恭顺,而忽视了女性身上其他的品质。五、结语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中表示容貌、品行的女部字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审美文化。女部字反映了古人的审美标准,即使褒贬不一,但是一定程度上这些字所承载的思想观念,俨然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文末分析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对人们审美观念以及女部字内涵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了表示容貌、品行的女部字所承载的关于女性的审美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自我觉醒的意识越来越强,女性逐步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作者简介 王冰,女,汉族,河南济源人,河南省焦作市黄河交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