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教育管理中伦理问题的现状反思及建设对策.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99958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教育管理中伦理问题的现状反思及建设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教育管理中伦理问题的现状反思及建设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管理中伦理问题的现状反思及建设对策 一、引言 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原则.所以无论是哪一个领域,都需要有伦理进行行为的约束,教育管理方面也是一样.随着大家对教育问题的逐渐后重视,必将发现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而教育管理者也应该根据实践,逐渐明确教育管理对学生们的影响. 1、教育管理伦理的出现   在管理的工作中引入伦理道德,关注伦理道德在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是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20世纪60年代开始,伦理道德进入到企业管理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伦理已经是管理学科中重要的部分。在伦理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对管理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得到极大的推广与认可。公共管理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模式,是第一个建立在伦理道德、原则、观念基础上的模式。在公共管理中,引用伦理与道德已经是普遍的管理理念。   相较于伦理精神在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更需要伦理精神的参与。教育管理伦理意思是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以及管理的关系、理念、行为在伦理方面的规范以及道德。在教育管理中,一定会充溢着价值以及道德,教育管理不可能成为一种单纯的技术化的管理。任何的管理都会充溢着道德、伦理精神。教育领域同其他社会领域相比,担负着社会的发展重任。教育是促进社会健康、有序、良好发展的手段,是推动人类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管理人员的行为与成效,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着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教育管理的伦理具有重大意义。   2、伦理缺位的现状   相较于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伦理精神的运用,教育领域中的伦理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些管理者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伦理的缺位。根据我国现在的教育情形,很容易看出教育管理伦理缺位的现状。   (1)侵害公正。公正是道德的基本体现,如果没有公正,道德伦理就不复存在。公正能否体现,是需要管理人员的伦理精神以及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规定、制度。公正体现在道德制度的基础之上,其中与很多的政策、制度有很大关联,比如高考加分环节,三好学生、优秀的学生干部等这些学生都可以加分,这就体现着不公平的政策。在这种规定下,违法的事情很容易发生。这种制度的不道德相较于个人的不道德,更加严重。制度伦理的缺位,影响深远。   (2)践踏了尊严。在我国的教育中,学生的隐私是不受重视的。考试成绩全校公示,有的学生谈恋爱,学校会在全体师生面前进行通报批评。以教育的名义,践踏学生的尊严,隐私也随之被盗走。在教育管理里,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学生尊严被践踏的同时,管理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教育为借口,剖析学生的隐私,践踏学生的尊严。教育管理只有具有价值才有意义,如果失去了教育的价值,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管理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不能同日而语,两则要同时存在,以牺牲一种价值换取另一种的存在,是价值观的错误。学生具有接收教育的权力,同时也有受到尊重的权力。   (3)漠视生命的意义。在教育管理中,如果遗失了伦理精神,就会有生命被漠视的情况发生。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但是,校园里常常出现令人难过的事情。例如,对学生的谩骂、殴打等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事情时常发生。人在社会上遭到谩骂或殴打,可以通过法律进行解决,学生在教育管理中,面对这些事情,却难能依靠法律,很多行为的发生介于法律的边缘,需要伦理道德进行约束。教育对人的生命的影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对精神上的。    3、教育管理伦理建设的现实对策   (1)推进教育管理伦理学科的发展。在教育管理伦理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教育管理伦理学科起到指引的作用。现在,教育管理伦理学科各国都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是欧美国家,已经研究到教育管理的深层次,这对于教育管理的伦理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这个建设才开始不久,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所以,要从基础入手,渐渐深化这一区域,推进教育管理伦理学科的发展。   (2)教育管理伦理法律框架的建立。教育管理伦理法律框架是经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为校园管理人员制定的道德准则,并且必须遵守。通过制定法律条款来约束管理人员去进行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一些国家,伦理规范很多被引入到法律体系中。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甚至一些职业性质的管理机构颁布了伦理方面的法律。所以,确保教育管理伦理,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约束。   (3)完善管理人员的责任机制。通过法律框架确保教育管理伦理的同时,也要制定关于教育管理伦理的制度以及相关的程序,进而约束教育管理人员的行为。伦理和道德具有很多的性质,比如不确定性,多元化等等,所以,伦理以及道德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障。同时,还要一定的程序,确保责任机制的有效执行。   (4)管理人员的行为伦理准则的制定。在教育系统中,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在涉及管理人员责任以及相应的义务的同时,还包括一些行为的约束。行为伦理准则是体现教育管理的价值以及对管理人员的行为的限制,界定管理人员的权限的同时限制管理人员的行为。   (5)公众的参与及监督。在推动教育管理伦理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问卷调查、网上投票等方式,让更多的家长、学生以及教育相关人员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通过外来力量,增强监督的力度,使管理决策更加规范化、准确化。 二、教育管理的伦理性 教育管理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的,而伦理就是对这些行为的约束.所以在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管理的伦理性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包含伦理意蕴.这一点是指在教育中,教育目标的确定除了要体现客观的要求之外,还需要体现出客观规律的要求.这样就会保持教育目标和教育管理目标是一致的,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的最终结果就是培养出人才,所以人才的质量就可以反映出教育活动的效果.人才的质量也是由其伦理道德素质等综合考量的,所以伦理道德的完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教育管理需要伦理规范的约束.当一个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确定之后,会将其灌输于其身边的人.当教育主体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若是灌输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或是伦理道德观,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没有好处的. 第三,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与客体本身就是伦理关系中的一种,在管理的过程中,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也是教育管理伦理性的体现. 三、我国教育管理中伦理问题的现状反思   1、对人权的不尊重   人权是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体现其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每一个人都具有人权,有权力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所以在教育管理中,对受教育者的人权及合法权益要着重保护.   但是在我国,很多教师在人权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经常会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这是对学生的人权的不尊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心理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除此之外,还有教师们的人权问题.教师们的人权不受尊重主要是来自于行政部门以及家长.更有甚者,还有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行政部门对教师的不尊重主要表现在拖欠教职工的工资和侵犯其基本权利,甚至还会影响到教师们的教学工作的进行.   而家长们对教师的不尊重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不信任.学生们对教师的不尊重主要表现为不将老师放在眼里,冲撞老师等.   2、教育公益的缺失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公益事业,所以其公益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公益,就是要保持其非营利性.但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公益性已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功利性,教育趋于产业化.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也代表着其非营利性严重下降.教育产业化就是在办学的时候按照经营企业一般,可以有私有的学校,不重视非营利性,更加重视其投资和回报等.这样的发展趋势是有悖于公益性的.教育,本身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过程,若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以教育为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话,其教育公益性就严重缺失了.这样是不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的.   3、公正受到侵害   在人们的意识中,公正是道德的基础,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公正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引导社会向着更加公正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是,教育反而引导着社会向着不公正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政策和制度出了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三点,其一,是我国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这一制度使得很多家长争先买学区房,只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但是这一点就对很多学生是不公平的.其二,就是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主要是要招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成绩比较不好的学生不能在重点学校进行学习,导致了恶性循环.其三,是高考制度.在高考制度中,有地区差异政策,针对不同地区的考生甚至会产生几百分的分差,这也是不公平的体现. 四、教育管理伦理建设的现实对策   1、建立先进的教育管理观念   教育伦理目前并没有在众多的学校中广泛应用,故而各个学校要建立起先进的教育管理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伦理的重要性,重建伦理观念.只有建立起先进、科学的教育管理伦理观,故而要摒弃对人自由发展的束缚,使得我国的教育管理能够克服传统的文化、市场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够引导人们的伦理观念不至于偏离,能够保持公正,尊重人权,坚持公益,破除我国目前的伦理困境.   2、创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是硬性的,在组织中都要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这样的管理体制虽然没保证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却束缚了教师们的工作.同时,如果机构划分不够合理,也会使得整个教育管理体制产生问题.所以要首先创新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避免因为组织划分不合理而导致的不民主和不公平现象.   除此之外,还要创新我国的教育制度和规范.上文中提到的公正问题就可以通过创新教育制度来得到改善.首先,是就近入学制度,这样的制度就会比较刻板,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去最中意的学校学习.如果加以创新,建立对每一个学生都公平的制度,将解决一部分不公平问题.其次,要创新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就是升学率比较高的学校,但是升学率高也反映了一个抢生源的问题.所以要创新制度,使得学生们能够公正地进入学校学习.   再次,是高考制度.一方面,各个高校应该修改制度,改变以单纯的高考分数招生的原则,加入一些综合性的指标,有助于学生们的发展.另外,对招生的指标分配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使得其更加公平、合理.   3、制定教育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   教育管理者是管理行为的执行者,当其行为受到伦理准则的约束,就可以更好地实行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以教育公益性的缺失问题为例,当制定教育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时,在其中必须要规定不允许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众所周知,有很多学校是有两个名字的,一个是根据市里的要求,按照中学的编号命名的,另外一个就是私立的,学校里的学生也是有不同的收费标准的. 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对教育管理者进行约束,此为制定教育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