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7590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4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作者简介:1.龚劲丹(1968-),女,福建寿宁人,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2.龚吴蔚(1995-),女,福建宁德人,奥克兰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社交媒体是允许自由撰写、分享和交流的社会化媒介工具,具有公共参与、对话的人际连通性和社群化特征。“截止 2019 年中旬,我国学生网民规模已达到6.7 亿,其中以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最为普遍。”1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不仅源于知识信息摄取、网络社交价值和感官体验的功能性优势,还与大学生自我、自尊沉浸的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一、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归因大学生使用社

2、交媒体主要包括通信类社交媒体(如抖音、快手)和论坛类社交媒体(如知乎、豆瓣)两大类,前者的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间长,后者的使用规模较大、黏度较高。由于接触社交媒介常常是无意识和无计划性的,因此,学生形成媒介使用习惯的意志力消耗较少,更加容易上瘾,产生心理依赖。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指,大学生过度频繁地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通讯设备来进行线上社交的行为和心理渴望,其中存在对学生真实个体的隐去,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网络形象塑造中的“虚拟自我”、改变学生社交归属感的“现实隔离”,以及抢夺学生注意力资源的“泛娱乐化心理”。(一)基于自我表达和个体价值建构的“虚拟自我”大学生是当代社交媒体使用最活跃的人群。根据202

3、2 年“中青校媒”在上海多所大学校园的走访调查,80%以上的受访学生表示,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平均每位学生拥有 2-4 个社交媒体账号,如微博、抖音、知乎、小红书、微信、B 站等,“25%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为 1-3 小时,5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为 4-6 小时”2,还有部分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超过 7 小时。这意味着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并非完全出自对即时通讯、信息获取、知识学习等技术功能的需求,还具有基于自我表达和个体价值建构的心理依赖。大学生通过使用社交媒体获得一个“虚拟自我”,主要表现为角色虚拟、身份虚拟以及自我表达虚拟带来的自我认同心理的虚拟化特征。

4、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网络形象建构是基于虚拟人物塑造来完成的,包括角色和身份塑造,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进步,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实时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对自我的虚拟化身;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中的场景互动属于“虚拟互动”“不依靠实体的互联网通讯技术、开放性环境和拟人化的智能系统,创造了自姻龚劲丹1,龚吴蔚2摘要: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存在“虚拟自我”“现实隔离”及“泛娱乐化心理”等现象,它不但改变了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载体,还弱化了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使之与同伴关系异常,同时,滋生大学生学习行为的低层次需求。加强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健康干预,应积极解决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依赖中的自我认同危机,培

5、养学生的公共交往能力,推动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从依赖性到工具性的转向。关键词: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心理健康;虚拟自我;现实隔离;泛娱乐化心理引用格式:龚劲丹,龚吴蔚.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7):46-50.中图分类号:郧444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员园园源原远猿猿载穴圆园23雪27原园046原园5教育理论与实践栽澡藻燥则赠 葬灶凿 孕则葬糟贼蚤糟藻 燥枣 耘凿怎糟葬贼蚤燥灶第 43 卷(圆园23 年)第 27 期第 46-50 页灾燥造援 43(圆园23)晕燥援27孕46原孕50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第 27 期由进入、自由表达的条件”3

6、,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虚拟塑造与真实自我不具有对等性,存在多重身份构建、对真实个体不同程度的隐去与“美化”等虚拟自我特征。(二)“现实隔离”改变大学生的社交归属感社交媒体打破了传统交往的壁垒,大学生不需要在固定的学习生活区域开展人际关系,摆脱了交往时空和交往对象的限制。然而这些给予学生的社交便利是通过大学生现实社交隔离换来的,即网络社交媒体依赖中的虚拟社交关系,替代了部分大学生的现实同伴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社交归属感来自现实社交活动与自我感受的有效整合,当大学生的现实社交无法满足对良好社交感受的体验,个体的归属需求便会寻找替代性的社交环境,而互联网社交媒体即是学生避免“自我”在现实环境中遭

7、受威胁的替代性社交环境。可以说,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改变了他们在现实中的社交归属感,即对人际交往的归属性需求降低,对互联网“社群”和用户匹配环境的社交归属需求提高。“社交媒体让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聚集,而不是真实人际交往和资源的聚合”4,其“现实隔离”特征是基于媒体环境中信息互联的功能性纽带,而不是情感性纽带。因此,它的社交聚集实际上是一种注意力“聚焦”,在减少大学生现实社交时间、情感投入和降低大学生社交成本的同时,也弱化了现实交往原则,是学生无意识社交和聚焦式社交接触的代表。(三)“泛娱乐化心理”对大学生注意力的剥夺随着社交媒体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被称为“电子土著”、数字化成长的“触手怪”,意

8、指当代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程度和频率过高。社交媒体不仅可用来娱乐、社交,还可以用来学习,但社交媒体中的学习资源是计算机泛在化计算的产物,大学生身处于一个广域化的虚拟环境下,学习内容、工具、服务都具有可移动性特征。虽然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也极大地消耗了大学生的注意力。社交媒体的泛在化技术和设备的便捷性,使学习对象、时间、空间乃至学习需求变得碎片化,没有专业教师统筹和协作下的社交媒体学习,伴随着学习过程的泛娱乐化心理,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倾向于挑选社交媒体网络中的“故事”“笑话”来替换严肃的认知对象,以“趣味活动”减轻学习压力,多模态的网络知识组织让大学生长期处于娱乐环境的熏染之下,社交媒体

9、依赖对大学生注意力的剥夺在“取悦”学生的同时,也消解了学习的严肃性,不利于严谨的学习风气塑造。社交媒体依赖让大学生习惯于追求“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沉浸于具有感官刺激和娱乐修饰内容的学习资源,对意志力、耐挫力不足的学生而言是重大的挑战。二、“社交媒体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交媒体基于广泛的应用程序、使用者的创造和交换,吸引了大量的学生用户,其中,大学生对社交媒体除了技术形式的使用,还表现出“虚拟自我”塑造、社交归属感异常与泛娱乐化追求等心理依赖现象。而对社交媒体过度依赖使用,会改变学生自我认同的载体,加深学生性格中的敏感脆弱,弱化大学生的现实同伴关系和社会支持,其对学生注意力资源抢夺的感

10、官刺激和娱乐化熏染,滋生了快餐式学习的温床,致使大学生在低层次需求的旋涡中迷失。(一)“虚拟自我”带来学生自我认同方式的异常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借助网络形象塑造中的“虚拟自我”来完成身份构建,具有对真实个体不同程度的隐去,社交媒体激发了学生人格特质中“自恋”“自尊”的因素,异化了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载体和参照标准。例如,“点赞”和“被赞”便属于社交媒体中获取虚拟化认可的一种方式,一些大学生会依据自己在好友群中收到多少“赞”来判断自身的受欢迎程度。一个小小的“点赞”图标不仅弱化了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互动,还滋生了学生之间的攀比、嫉妒心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晒心情、秀幸福、炫恩爱等自我暴露和自我营销行

11、为,依托于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抵抗现实的挫败感,放大了学生虚荣、傲慢、自负的性格弱点,社交媒体成为一部分大学生逃避真实自我的场所。在互联网人际结构松散、缺乏约束的环境中,大学生基于“虚拟的我”和“虚拟的他”的社交互动,以窥探他人和展现虚拟自我来获取快感,既无法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还容易受到不良氛围的刺激,产生相互谩骂、欺诈等道德失范行为,无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塑造,反而加深了大学生性格中的敏感脆弱。(二)“现实隔离”弱化学生的现实关系和社会支持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交归属感,即从传统人际交往的归属性需求转向对互联网“社群”的用户匹配需求,具有“现实隔离”特征。因此,“社

12、交媒体在大学生归属需求中充当着一个补偿性工龚劲丹等: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47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具的角色来保护他们免于现实人际缺失的痛苦”5。然而,一旦这种补偿性的工具消失削弱,归属需求便会涌现,甚至以异化的归属需求呈现出来。例如,网络游戏成瘾、拿父母的钱给主播送礼物等不健康的媒体社交行为,归根结底是学生需要获取社交满足感的现实情境支持而不可得,越是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来补偿有效社交的缺失,越会造成现实同伴关系的紧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当大学生将人际交往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现实社交行为会明显减少,对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及其维护也会变得更加冷漠和缺乏,而对处于“社会化”发展关

13、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面对面的互动、在一起做事结下的友谊是他们赢得现实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6。缺少了这一环节,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和亲朋认同等社交价值将无从建立,那些常年依靠社交媒体来建立同伴关系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社交障碍,认为自身缺乏吸引力而陷入孤独、愤怒、焦虑的情绪,从而卷入酗酒、性冒险、校园欺凌等危险社会行为。(三)“泛娱乐心理”滋生快餐式学习的低层次需求社交媒体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大学生捕捉目标信息、关心社会动态,降低了学习资源摄取的成本,起到了良好的知识导向和分门别类的功能,但同时社交媒体存在着大量廉价的、易获取却难以标记、验证的泛娱乐化知识信息,具有对大学生注意力资源抢夺的感官刺激和娱

14、乐性熏染,不利于传统严肃性学习目标。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不仅会为大学生网络学习带来样本数据的泛化和误用情况,还会滋生意志力、耐挫力严重不足的快餐式学习风气,造成学生认知心理的涣散,从而陷入低层次需求的旋涡。一方面,学习过程伴随着注意力资源的消耗,大学生借助社交媒体的学习任务摄取常常表现为多模态数据,“以关键词为搜索依据,以文本、视觉图像相结合的信息概要和归类方式”7。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浓缩性教育和快餐式学习体验,易使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停留在娱乐感官的层面,难以深入了解知识背后的运行规律;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依赖下的学习行为更多地满足大学生的低层次学习需求,由于社交媒体上遍布虚夸、虚浮的娱乐化内容

15、,以及夺人眼球、缺乏真正精神底蕴的知识产品,大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收益有限,越是依赖社交媒体,越容易被碎片化、浅层次的信息洪水淹没,加剧了自身的认知负担和注意力消耗。三、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的归属需求中充当着一个补偿性工具的角色,保护学生免受现实缺失的痛苦,主要表现为“虚拟自我”“现实隔离”和“泛娱乐化心理”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需要解决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依赖中的“自我认同”危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和公共交往能力,并针对学生社交媒体学习采取有效监督和信息管理措施。(一)借助社交媒体,完成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构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依赖表现出基于自我暴露和个体价

16、值建构的心理成瘾现象,角色虚拟、表达自由以及身份多重性的网络社交特征强化了学生对“拟态自我”的塑造,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方式,对此要帮助大学生构建内在和外在一致性、连续性的自我认同能力,防止大学生基于“虚拟的我”和“虚拟的他”的社交互动来逃避真实自我。互联网社交媒体激发了学生人格特质中的“自恋”“自尊”因素,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来赢得个体话语权,促进自我生长和自我更新,但高质量、健康的自我表达是建立在真实自我之上的。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放大存在着虚假、伪装甚至欺骗,现代心理学称之为“自我同一性”的矛盾,即那个优秀的、获得了他人和自己认同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的矛盾。保持大学生“自我认同

17、”的一致性,是“个体寻求内在和外在一致性、连续性的能力”8。如果社交媒体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构,那学生的自我认同便是健康的、良性的;反之,则会带来“自我同一性”的分离,即学生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建立起前后一致、内外一致的“我”。对此,教师需要借助社交媒体来帮助大学生复原纯粹的自我关系,促使其按照传统成规来修正社交行为。针对一些学生沉迷于派派、探探、人人等社交软件,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此类软件的签名档功能来记录生活和“心情”轨迹,督促同学们相互留言、正向反馈,利用签名档完成“自我叙事”的心理干预策略。这一做法的意图便在于促使大学生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具备现实反思性,这是传统社交方式的自我呈现

18、特征。但互联网社交媒体却没有,学生对于自己写了什么往往事后就忘了,对“签名”的内容、动机没有任何反思,更谈不上自我承诺和负责,相较之下,传统社交方式中的语言、行为是在个体思考和认知监控下完成的,具有现实针48第 27 期对性和自控性,教师通过将传统社交方式的自控性、他控性以及反思性特征嫁接到网络社交媒体之上,介入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使用的自我监控和管理机制,增加大学生信息过滤和反思效应,从而有效降低学生“拟态自我”塑造的虚假成分,减少学生攀比、嫉妒以及晒心情、秀幸福等自我暴露的不良心理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必然会带有某种程度的“伪装”,这种“伪装”是“大学生为了促使社交结

19、果符合自身预期而采取的社会适应行为”9。只要它不会诱发学生从窥探他人和自我膨胀中来获取快感,出现拟态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心理对抗,则可看作是大学生社会化适应的一部分。(二)构建公共交往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认知扩大化在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心理依赖中,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其带来的社交便利是以大学生现实社交隔离为代价换来的,无形中弱化了学生的现实关系和社会支持,难以满足他们的社会归属需求。对此,教师要重视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依赖中的社交偏好,促进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推动单向主导的社交媒体互动走向多维互动,通过培养学生的公共交往能力,提升大学生同伴关系和社交行为的健康水平。大学生需要获取社交满足的现实

20、情境支持而不可得,这种情况一部分发生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身上,另一部分则源自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不足。实际上,大学生面对的网络社交环境和现实社交环境是同一个环境,但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选择性的将他们不认同、不想看到、不愿接触的社会情境和社交对象排斥在社交活动之外,这和大学生现实社交受阻是同一个原因。区别只在于互联网社交媒体能够通过信息推送和特定对象关注来帮助大学生建构他们理想中的“社会图景”,即社交媒体“精准推送”和“越用越懂你”的社交属性对大学生吸引力的根源所在。在社交网络中学生不需要长大,不需要认识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人,社交媒体让他们不用面对焦虑。意识到媒体社交和现实社交实际上是同一个社

21、交,有助于大学生理解社交媒体的补偿性功能实际上是无效的。因为它们对大学生的社会环境认知和社会人认知毫无益处,只是得力于技术遮蔽带来的虚假认同。只有促使社交媒体中学生单向主导的社会互动走向多维互动,才能纠正学生的社交偏好,培养大学生的公共交往能力。对此,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同伴关系表现为一方对另一方抽象的、间接性的交往,而对人类有益的交往则是直接性的。只有直接交往能够帮助大学生洞察人、理解人,对社会环境认知也是同样。要直接面对社会人,使用直接语言的交往方式才不会阻隔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教师要促进大学生从“个”到“群”式的社会认知扩大化,“构建学校交往生活的公共性和公共领域,帮助大学生建立非中心式 的

22、社会接触和直接交往形式”10,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和大学生社群的自治管理,培养大学生社团交往和娱乐活动的自由组织形式,促使学生基于公共兴趣而不是个人偏好来构建社交网络,如成立校园环境保护小队、志愿者服务小队等,打造大学生社交与公共活动参与的网络平台,形成线上和线下交往的有机统一。(三)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学习采取有效监督和信息管理社交媒体的开放性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门槛,同时,也消耗了学习耐心和注意力资源,滋生了“泛娱乐心理”和快餐式学习的低层次需求。教师应促使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变依赖性为工具性,针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学习采取有效的监督和信息管理措施,避免学生因追求“轻松愉快”的方式,而消解学习的严

23、肃性,损害学习风气。首先,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是选择、接收和理解的心理活动开端,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社交媒体的多模态学习资源和环境极容易消耗学生的注意力,成为认知心理溃散的温床,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从信息依赖性转变为学习工具性。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获取网络教程、案例、学习素材等有价值的学习信息,对互联网的信息性依赖难以让大学生意识到搜索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本质区别,容易将学习的注意力耗损等同于信息搜索的注意力耗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生上了半天网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学习,实际上,他们的学习行为并没有真正发生。“变信息依赖性为工具性的目的是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信息

24、需求转向学习需求”11,意识到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的真正动机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认知心理的动机建构来强化网络学习的自我监控。社交媒体和教材、计算机一样是现代学习需要的硬件,它缺少的只是传统学习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制约。当前,由教师统筹和学生合作互助下的社交媒体学习龚劲丹等: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心理干预49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模式已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教师要针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学习采取有效的监督和信息管理措施,一些教师在微信社交平台上将学习栏目划分为“教材自学”“学习谈论”“在线测试”“资料分享”“微课助学”等,但并没有对每个栏目的知识组织、使用时间和学习转化效率进行有效

25、监督。例如,“教材自学”的学习篇目平均每个学生的有效阅读时间是否达成?“学习谈论”的对话交流是学习内容居多还是聊天内容居多?“在线测试”的选择题使用率是不是远高于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阅读题、解答题和策略应用题?“资料分享”中学生自行上传的学习素材是否经过严格的筛选,有没有存在知识错误和伪知识?“微课助学”栏目以结构性、板块性视频学习资源为主,学生的收藏量与实际点击量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距?逐一对以上问题进行跟踪、管理,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去应对和处理社交媒体学习的各个环节,才能避免大学生因追求社交媒体“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而滋生泛娱乐化心理,使网络学习沦为单纯的形式学习。参考文献:1 王陆.信息技术

26、使用及接纳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J.中国电化教育,2017(4):41-42.2 宋美娜.基于位置社交网络的上下文感知的兴趣点推荐 J.计算机学报,2017(4):24-25.3 朱宇.基于社交文本的人格研究综述 J.现代计算机,2017(9):31-32.4 唐承鲲.基于社交媒体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要素与实现机制分析 J.远程教育杂志,2015(6):76-77.5 陈琦.网络社交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微信为例 J.新媒体研究,2017(21):34-35.6 赵文进.青年学生手机依赖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6):29-30.7

27、 姜永志.大学生在线心理需求满足与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57-58.8 阿拉坦巴根.大学生神经质人格、手机网络服务偏好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 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2):25-26.9 范哲.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平台交互学习动机研究:以微博平台开展应用型课程学习为例 J.情报资料工作,2015(2):41-42.10 安德森.教育技术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 J.远程教育杂志,2015(18):54-55.11 周琴.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J.考试周刊,2018(9):17-18.作者单位:龚劲丹宁德

28、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福建宁德邮编352100;龚吴蔚奥克兰大学商学院,新西兰奥克兰邮编1010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Social Media Dependence”among College StudentsGONG Jin-dan1,GONG Wu-wei2(1.Student Affairs Office of Ningde Normal Colllege;2.Business College,University of Auckland)Abstract:There are phenomena such as“virtual self”,“reali

29、ty isolation”,and“pan entertainment psychology”in college studentsexcessive dependence on social media.It not only changes the carrier of college studentsself-identity,but also weakens studentssocial support system,causing abnormal relationships with peers.At the sametime,it breeds low-level needs f

30、or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behavior.To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health interventionsfor college studentssocial media dependence we should actively address their self-identity crisis in social mediadependence,cultivate their public communication skills,and promote a shift in their use of social media fromdependence to instrumentality.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ocial media dependence;psychological health;virtual self;real isolation;panentertainment psychology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