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出土动物模型看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6786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出土动物模型看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出土动物模型看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在贵州地区的各类汉墓中,出土有较多的动物模型,材质以铜、陶为主,常与仓、井、灶、房屋、陂田等陶器模型共出,具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是研究汉代贵州地区社会生活面貌的重要资料。同时在以往的文献中,对汉代贵州地区畜牧业的记载寥寥,虽然学界在相关领域的讨论成果较多,但是目前仍然缺少对汉代贵州地区畜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贵州地区的汉墓出土的各类动物模型等考古材料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贵州地区出土的各类动物模型的社会内涵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发展状况与动因进行详

2、细分析。1考古发现与组合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不断推进,贵州地区已出土较多汉代的动物模型,主要出土于毕节双树湾汉墓、清镇平坝汉墓、兴仁交乐汉墓、赫章可乐汉墓、金沙画像石墓、黔西林泉汉墓、仁怀合马汉墓、习水黄金湾汉墓、赤水万友号崖墓、安顺宁谷龙滩汉墓k、黔西甘棠乡汉墓l、黔西野坝汉墓m、习水陶罐乡小沟汉墓n、兴仁顶效汉墓o、安顺宁谷跑马地汉墓p、务川大坪江边村汉墓q、赤水马鞍山崖墓r等各类墓葬中。此外,在遵义仁怀合马镇大渡口村遗址s、沿河洪渡遗址t中也有少量发现。此类动物模型出土地点涉及21个遗址点,以墓葬最为常见,包括崖墓、砖室墓等,初步估算其数量有近百件。现将以上墓葬及遗址中出

3、土的各类动物模型与组合关系的详细信息汇总如表1,并依据出土地点绘制了平面分布图(图1)。从各类模型的所属墓葬年代看,动物模型的出现与流行具有较长的年代跨度,从西汉晚期一直延续至两晋时期。器物的类型丰富,陶器包括了陶鸡、陶狗、陶马、陶猪、陶羊、陶牛、陶鱼等,铜质的有铜龟、铜鸟、铜马、铜孔雀、铜兔、铜蛙、铜羊等。除此之外,还有石马一件,琉璃狮、骨狮各一件。在与动物模型共出的陂塘、稻田、鸡圈、羊圈等模型明器中,还有鱼、螺蛳、菱角等水生动植物模型。结合以上出土材料的地域分布,发现贵州地区出土的汉代动物模型主要分布于黔西地区,较少出现于黔东地区。2各动物模型的社会内涵从以上贵州地区出土的汉代各类动物模型

4、的数据以及空间分布范围的情况看,汉代贵州黔西与黔东地【作者简介】秦序,女,重庆人,宁夏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美术考古。【作者简介】余周剑,男,重庆人,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考古学。【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战国秦汉时期云贵高原的聚落、人口与文明进程研究”(21GZZD35)。从出土动物模型看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摘要:在贵州地区的诸类汉代墓葬中,出土有较多的陶、铜类动物模型,形象以鸡、马、狗、猪等为主。此类动物模型体现了汉代贵州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各动物模型有着各自的社会内涵。受不同地区地形以及不同文化传入深度的影响,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呈现

5、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文章结合考古材料与文献资料,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汉族居民南下与生产技术的传入。关键词:畜牧业;动物模型;汉代;贵州地区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4.026秦序1余周剑2(1.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固原756000;2.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104Vol.257【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区蓄养的动物类别以及蓄养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果想要解释出土各动物模型在当时社会生产、养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则需要具体分析,现主要将贵州黔西地区出土汉代动物模型分述如下:陶鸡:出土数量最多,有公鸡、母鸡以及子

6、母鸡等形象。出土的公鸡模型的形象大多相似,均尾巴上翘、昂首站立、身材健硕,形象生动,其高度多约20厘米或20厘米往上。在黔西县绿化乡M27、兴义交乐M8等地出土的铜釜底部发现了鸡腿骨的残骸,说明在汉代的贵州地区鸡是主要的食用对象。贵州地区出土的汉代母鸡模型姿态多呈卧状,体态丰满,造型风趣,多为繁殖小鸡、生蛋的形象,如赤水马鞍山崖墓M12出土的子母鸡,其背负一只雏鸡。另外在黔西县汉墓M33出土的母鸡模型上,其尾部有一鸡蛋大小的圆孔,在黄金湾遗址崖墓M7、土坑墓M2、土坑墓M3等遗存的多个陶罐底部发现有蛋类遗存,且与今天的土鸡蛋一致。大量子母鸡、雏鸡模型以及遗存中鸡蛋的发现,说明当时的母鸡主要起产

7、蛋、繁殖作用,食用可能次之。除此之外,在黔西县汉墓以及毕节双树湾汉墓中发现有鸡圈模型,尤其是毕节双树湾汉墓出土鸡圈所有母鸡的头部均向高处看雄鸡,可能具有某种生殖崇拜的含义。图1贵州地区汉代动物模型出土位置空间分布图(笔者自绘)1.沿河洪渡遗址;2.务川大坪江边村汉墓;3.赤水马鞍山崖墓;4.赤水万友号崖墓;5.遵义习水黄金湾汉墓;6.习水陶罐乡小沟汉墓;7.仁怀合马汉墓;8.仁怀合马大渡口村遗址;9.金沙画像石墓;10.黔西甘棠乡汉墓;11.黔西林泉汉墓;12.黔西绿化乡汉墓;13.黔西野坝汉墓;14.毕节双树湾汉墓;15.赫章可乐汉墓;16.清镇平坝汉墓;17.安顺宁谷跑马地汉墓;18.安顺

8、宁谷龙滩汉墓;19.普安铜鼓山遗址;20.兴仁交乐汉墓;21.兴仁顶效汉墓表1贵州地区出土汉代动物模型一览表遗存名称年代出土动物模型类别毕节双树湾汉墓西汉晚期陶马、陶狗、鸡圈(公鸡、母鸡、鱼)清镇平坝汉墓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铜马、铜龟、铜兔、铜鸟、陶鸡、陶狗、琉璃狮、骨狮兴仁交乐汉墓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陶鸡、陶狗、铜鸟、铜马(车)、陶牛、琥珀饰(鸟、虎、龟、鸳鸯等)、陶陂塘水田模型(草鱼、鲤鱼、青蛙、螺蛳、荷叶等)赫章可乐汉墓东汉早中期陶鸡、陶水塘水田模型(螺蛳)、铜孔雀、陶牛、陶羊金沙画像石墓东汉早中期石马黔西林泉汉墓东汉中晚期陶狗、陶羊、陶猪、陶公鸡仁怀合马汉墓东汉中晚期子母鸡、雏鸡、陶猪、陶

9、狗习水黄金湾汉墓东汉中晚期至魏晋时期陶鸡、陶马、陶水塘模型赤水万友号崖墓东汉晚期铜羊安顺宁谷龙滩汉墓东汉晚期铜鸟、铜龟黔西甘棠乡汉墓东汉晚期陶马、陶母鸡、陶水田模型、陶鸡圈仁怀合马大渡口村遗址东汉时期陶猪、陶鸡、陶狗黔西野坝汉墓东汉时期陶猪、陶羊、陶公鸡习水陶罐乡小沟汉墓东汉时期铜蛙兴仁顶效汉墓东汉时期铜鸟、水塘稻田模型(水塘有鱼)、铜马(车)安顺宁谷跑马地汉墓东汉时期铜马务川大坪江边村汉墓东汉时期陶鸡沿河洪渡遗址东汉时期陶狗范赤水马鞍山崖墓蜀汉至两晋时期陶鸡、陶狗1052023.7(下)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

10、与鉴赏陶马、铜马是除陶鸡以外出土数量最多的模型。从贵州出土的汉代马类模型看,我们认为汉代贵州黔西地区的马至少可分为两个种类:一种以安顺跑马地汉墓、金沙画像石墓、清镇平坝、毕节双树湾汉墓等地出土的身材矮小、体形健壮的马为主。李衍垣先生认为此类马属于贵州彝族本地的“水西马”,是山区的良种马,具有爬山快、耐力强等优势u。从描述看来,贵州地区出土的这几件汉代马类模型与彝族本地的“水西马”形象完全符合。另一种则是长足、身材高大的马,这类马通常与车马器同出,共同组成铜车马模型,以交乐汉墓M6、M14、M19以及兴仁M8等地出土的铜车马模型为代表。除此之外,1958年在赫章还发现刻有车马出行的汉砖,该砖为一

11、人牵引一马车v。这一类长足、身材高大的马或是随着汉移民以及汉王朝对南夷地区的治理而传入该地区的。据后汉书舆服志载:“贾人不得乘马车。”w兴仁M8的墓主人被认为属当时某县令(长)的妻妾一类的人物,因此汉代贵州地区能乘车马的必然属于社会的上层阶级。陶狗造型生动形象,昂首挺胸,眼圆睁目,躯体肥胖,通常呈站立状,多张嘴嚎叫,其中不少陶狗模型的颈部都带有绳索或项圈。如赫章可乐甲类墓M6出土的一件陶狗模型,在其身上系一带,从胸前及前足绕过,并在颈部精心系成一蝴蝶结。黔西县林泉区汉墓也出土一陶狗模型,原报告认为属于镇墓兽,但根据此模型颈及胸部有饰带来看,我们认为显然属于家养犬类,与镇墓兽应无太大关系。另外,

12、1989年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对乌江彭水电站水库淹没区文物进行了考古调查,在调查中发掘了部分汉代墓葬、窑址等遗存,其中Y2出土一件陶狗头范,为立耳狗,脖子上系一套带,从胸前及前足绕过,并在颈部精心系成一蝴蝶结,这说明汉代在狗身上系绳带或已是一种普遍行为。从贵州地区出土的汉代陶狗模型看,狗属于典型的家养犬,不知是否食用,但根据陶狗模型身上精心系成的蝴蝶结看,汉代的狗应该大多起到放牧、狩猎、看家以及玩伴宠物的作用。陶猪:黔西县林泉区汉墓出土的陶猪体形小但丰满,嘴尖且短,鼻孔小,用阴线刻出鬓毛,长11厘米,高5.1厘米,身材比例接近21。此件陶猪模型颇有今天“可乐猪”的特征x,可乐猪健壮、体长,不择食

13、,适于放牧。有学者认为该陶猪模型就是今日黔西猪的祖先y。虽然贵州黔西地区出土的汉代陶猪模型数量不多,但足以说明早在汉代的黔西地区就已孕育本地品种的猪,并进行猪的饲养或“牧猪”。陶牛:在赫章可乐汉墓曾出土一面石寨山类型的铜鼓,在该器物的腰部饰有家牛图案z。除此之外,在赫章县还发现一块东汉画像砖,在画像砖上有人牵引牛车。西汉之时,边疆地区多不知晓牛耕,但从黄牛模型以及赫章可乐汉墓出土的家牛、牛车等形象综合分析来看,至少在东汉时期贵州的黔西地区就已将牛用作劳动力,用于托运货物或进行牛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兴仁交乐19号汉墓曾出土一件陶牛,身体圆滚壮硕,大耳、短角、长尾,四肢粗壮。宣

14、炳善认为,我国南方在史前社会只有水牛,没有黄牛,自汉代开始,才从北方引进黄牛。关于该模型具体为黄牛还是水牛,有学者认为该件陶牛为黄牛形象。这件黄牛模型的发现,说明黔西地区与汉移民的传入具有紧密的联系。陶鸟:需要注意的是,有3件陶鸟模型均背负一物,有称鸟负罐、翠鸟 等名。清镇平坝汉墓M1、安顺宁谷龙滩汉墓M29以及兴仁交乐汉墓M6均有出土此类陶鸟。其中兴仁交乐汉墓出土的陶鸟模型喙尖且长,口中衔鱼,背负一物,报告称鱼篓。这种类似的形象在邻近地区也有发现,如成都龙爪三队出土的鸟负罐形象,喙部衔鱼。成都青白江跃进村M2亦出土一陶鸟模型,呈站立状,尖喙,嘴中含一物,背负一罐。从鸟背上负一鱼篓或罐,且喙部

15、衔鱼的形象来看,我们认为这种衔鱼、负物的鸟类很可能是被人驯化后用以捕鱼的鸬鹚。另外在贵州习水曾发现蜀汉时期的摩崖岩画,其中一幅摩崖岩画就绘有驯养鸬鹚用以捕鱼的行为,该画面中有一舟,舟上有人伸出长杆驱赶鸬鹚下水捕鱼。这说明贵州黔西地区人们早在汉代就已将鸬鹚驯服并为自己服务。另外在云南晋宁石寨山M6、江川李家山M24等地发现的铜钺、斧、铜鼓等器物上均有鸬鹚捕鱼或食鱼的形象,而这正是西南地区驯养鸬鹚的重要实证。水产养殖:在赫章可乐汉墓、兴义汉墓出土有四件陂塘水田模型,分别为可乐M152、兴仁M645、兴仁M712、兴仁M832。这四件陂塘水田模型平面呈圆形,陂塘均与稻田相连并兼养各种水生动植物,水生

16、植物有莲藕、莲籽、荷叶、菱角106Vol.257【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等,鱼类有草鱼、鲤鱼等以及自然副产品螺蛳和青蛙。有学者称整个云贵地区的山地、高原约占总面积的93%以上,只有6%属于山间盆地,这四件陂塘水田模型是汉代贵州新出现的重要农田水利技术。在山地营建陂塘、稻田并养殖各水生动植物的行为,形象地说明了汉代贵州人们因地制宜的思路。陂塘模型陂塘水田模型中莲花、菱角的发现,表明采莲、采菱等活动在汉代贵州的生产生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通过赫章可乐汉墓、兴义汉墓等地出土的几件陂塘水田模型,我们可以得知,早在汉代贵州就已形成了稻田养鱼的模式。我国古代将鸡、马、牛、狗、猪、羊视为

17、六畜。从出土的动物模型看,汉代贵州黔西地区虽然部分动物模型,如羊、猪、牛等出土的数量较少,但基本上已六畜俱全。出土的各类动物模型不仅包括了本土的家畜类型,如水西马、可乐猪,同时还包括了汉人所带来的家畜种类,如黄牛等,这体现了汉文化与边疆族群文化的交流互动。除此之外,有狮、羊、兔、孔雀、龟等动物模型的出土,但由于材料较少,暂无法对其做出细致的推断,还有待新考古材料的补充。3动物模型与汉代贵州畜牧业贵州地区出土的汉代各动物类型在当时有着不同的社会内涵,受不同形式的文化因素传播,其反映的文化交流与影响的层次亦不同。我们认为黔西地区出土动物模型如此集中的原因或与汉文化的传入和古夜郎族群及旁小邑的活动是

18、分不开的。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建元六年设犍为郡、元鼎六年设牂牁郡。”今天的贵州,在汉代大部分属牂牁、犍为等郡。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以什数,滇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此记载对古夜郎族群以及众多“小邑”如句町、漏卧、同劳等族群的生活面貌做了简单的总结,说明当时的夜郎族群以及旁小邑属于农业定居。据肖明华先生考证,古夜郎族群的活动范围就在今天贵州中西部至云南东北部。虽然中央王朝为了开发西南夷,采取了“募豪民,田南夷”的政策,但我们认为该区域的活动人群仍以吸收了汉文化的土著群体为主。从黔西地区出土动物模型的空间点位上看,似可连成一线,这或许也与汉文化的传入路线有

19、一定联系。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昭帝发兵犍为,获畜产十余万头。”汉书地理志又载:“犍为郡辖县十二,户十万九千四百一十九,口四十八万九千四百八十六。”如此算下来平均每县四万余人,人均畜养数量达到五头,若按每户人口三人来算,那么户均畜养则达到十五头左右。汉代的犍为郡包含了黔西的部分区域,该区域出土的大量家畜家禽模型亦能与文献进行互证,这表明汉代贵州黔西地区畜牧业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而畜牧业发展的前提则是农业的繁荣,说明这时期该区域已有较多剩余的农产品用以保证家畜家禽粮食的充分供应。汉书西南夷传载成帝时期,夜郎、句町、漏卧举兵相攻,当夜郎王兴被牂牁太守斩杀之后,句町、漏卧等族群向汉王朝“入粟千斛,牛羊

20、劳吏士”。这亦能说明黔西地区的夜郎族群及旁小邑已广泛种植粟以及养殖牛羊,并且农业和畜牧业的规模不小。其中位于黔西滇东的赫章可乐汉墓出土了贵州地区仅有的一件汉代铜孔雀。据后汉书载:“滇池河土平敞,多出鹦鹉、孔雀,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位于黔西滇东地区的赫章可乐墓地因靠近滇东地区所以在畜牧种类上受到滇的影响,这或体现了滇与夜郎的文化交流。4结语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治理,汉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技术,而且将中原地区的丧葬制度也传入该地区。出土的各类动物模型不仅是人们丧葬观念的体现,还是东汉时期庄园经济发展在随葬品中的缩影,它们体现了汉代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基本面貌。而我们通过以

21、往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对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情况以及家畜家禽的社会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出土动物模型反映出畜牧业的基本情况,表明了汉代贵州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较不平衡。黔西地区属古夜郎族群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外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有较多剩余的农产品用以支撑畜牧业的发展。从出土的各动物模型、陂塘稻田模型以及各类动物骨骼来看,汉代贵州黔西地区已基本形成了农牧渔的混合经济模式,形成了以饲养六畜为主的畜牧业,且规模不小,发展程度较高。1072023.7(下)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注

22、释张勇.先秦至汉晋时期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原始农业的变迁J.农业考古,2021(4):30-39;颜全己,杨军昌.论汉代古夜郎区域的农耕稻作发展J.农业考古,2020(4):58-65;张合荣.贵州古代民族农业发展略论J.贵州民族研究,1996(4):45-52;宋积良.从出土汉墓看汉文化对贵州农耕文化的影响J.安顺学院学报,2010(3):53-55,84;石恪.贵州出土汉墓与贵州汉代农牧业的发展J.安顺学院学报,2010(2):54-57.贵州省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毕节地区志:文物名胜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6.陈默溪,牟应杭,陈恒安.贵州清镇平壩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

23、,1959(1):85-103,139-144.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兴仁交乐汉墓发掘报告M/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236-265.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省赫章县文化馆.赫章可乐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6(2):199-251,275-282.张合荣.贵州金沙县汉画像石墓清理J.文物,1998(10):42-46.唐文元,谭用中,张以容.贵州黔西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11):42-47.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仁怀合马东汉砖室墓清理简报M/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

24、.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12-315.张合荣.贵州习水县东汉崖墓J.考古,2002(7):93-96.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赤水市万友号崖墓清理M/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报告集:19932013.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72-275.k张合荣.贵州安顺宁谷龙滩汉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2(1):12-18,121.l胡昌国.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2006(8):40-56,104,2.m贵州省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毕节地区志:文物名胜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7.n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习水县陶罐乡小沟汉墓清理情况M/贵州省

25、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报告集:19932013.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11-213.o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兴义、兴仁汉墓J.文物,1979(5):20-35,101-102.p刘恩元,郭秉红.贵州安顺市宁谷汉代遗址与墓葬的发掘J.考古,2004(6):50-58,104.q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务川新出两汉铜器M/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06-312.r张合荣.贵州赤水市复兴马鞍山崖墓J.考古,2005(9):20-33,97-98,102-103,2.s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仁怀发现汉代遗址M

26、/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15.t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沿河洪渡汉代窑址试掘M/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295-299.ux李衍垣.贵州农业考古概述J.农业考古,1984(1):239-247,321.v居举朗斓,金仁.贵州赫章县发现的汉砖J.考古,1964(8):422.w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48.y张仲葛.出土文物所见我国家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J.文物,1979(1):82-86,52,87-91.z王海平.介绍贵州出土

27、的两面铜鼓J.贵州地方志通讯,1987(4):32.宣炳善.中国斗牛民俗的分类J.民间文学论坛,1997(4):46-52.杨筑.贵州汉墓出土俑类浅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6):20-21.索德浩,任倩.汉晋时期西南地区鸟负罐形象研究J.形象史学,2021(2):16-35.马晓亮.汉代翠鸟铜饰研究J.考古,2011(9):82-88.姜世碧.成都出土铜鸟考J.成都文物,1998(3):73.谢涛.成都市青白江区跃进村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8):19-37,99-100,1.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习水县发现的蜀汉岩墓和摩崖题记及岩画M/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

28、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16-319.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57.赵小帆.贵州出土的汉代陂塘水田模型J.农业考古,2003(3):166-168.毕洋.美术考古学学科目标及其方法刍论:以“西南夷”青铜剑族属关系分析为例.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101-10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1599-1602.颜建华.论汉王朝在贵州的行政建置J.贵州民族研究,2012(1):140-14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2991.肖明华.西南夷与西南地区青铜文化J.四川文物,2012(5):36-4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1421.常璩.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4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159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384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846.108Vol.25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