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杭州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50048 上传时间:2025-03-1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杭州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用纸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空调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 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 杭州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 专业 制冷与冷藏技术 班级 11高职制冷1班 摘要 本设计对象为杭州市某宾馆空调设计。针对该宾馆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盖楼的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先用Exel计算各房间的冷负荷,再根据房间的类型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对于高级客房、普通客房和客厅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然后根据房间冷负荷选择风机盘管,根据新风负荷选择新风机组,最后进行水力计算,选用冷源设备,布置制冷机房。根据各种计算结果通过性价比分析进行设备选型,确保容量,压强,噪音方面满足要求。本空调设计力求达到经济,舒适,方便,实用并尽可能满足节能要求。 大楼主要有:大厅和客房 。大楼共两层 ,一层高4.3m;二层高3.2m,总高度为8.8m。一层为展厅采用全空气系统。二 层为客房采用风机加独立盘管系统,采用自然排风;机房位于建筑后面;卫生间通风统一由排风扇接出,在末端安装止回阀。 关键词:冷负荷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制冷机组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1.1建筑概述 3 第二章 空调系统室内外设计参数 3 2.1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3 2.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4 第三章 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 5 3.1冷湿负荷的概念 5 3.2冷湿负荷的计算 6 第四章 空调房间总送风量的设计计算 9 4.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9 4.2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点的确定 10 第五章 空调方式的选择和系统分区 11 5.1空调系统的分类 11 5.2空调系统的选择 11 5.3空调系统的划分 12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15 6.1 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 15 6.2新风系统风道的水力计算 15 第七章 风机盘管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16 7.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 16 7.2空调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7 7.3水管管径与水管阻力的计算 17 7.4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18 7.5冷却水泵的选择 20 7.6冷凝水管的计算 20 第八章 末端设备及空调冷源设备的选择 21 8.1 末端设备的选择 21 8.2空调冷源的设计及设备选择 22 第九章 空调系统的保温消声隔振设计 23 9.1空调系统的保温 23 9.2空调装置的消声 24 9.3空调系统的隔振 24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 25 10.1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25 10.2空调系统的排烟 25 设计小节 26 参考文献 28 附表 29 - 37 -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用纸 第一章 工程概述 1.1 建筑概述 本次空调设计的任务是给杭州市的一座宾馆建筑设计空调系统。该宾馆用房有以下几种:大厅、客房。 1. 所在地: 杭州 2. 名称:杭州市某宾馆 3. 用途: 一层:大厅 二层:客房 4. 规模:地上两层,一层层高为4.3m,二层层高为3.2m; 5. 构造: 钢筋混凝土结构; 6. 结构特点:一层为厅,二层为客房; 7. 面积 建筑总面积:1865.38m2 空调面积:1182.46m2 第二章 空调系统室内外设计参数 2.1 杭州市室外计算参数 表2-1 杭州市室外计算参数 北纬 东经 海拔(m)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 大气压力 hPa 31°14′ 120°12′ 41.7 夏季空气调节 夏季 冬季 夏季 35.7℃ 28℃ 1020.9 1000.5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Φ 室外风速(m/s) 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 最热月平均 夏季通风 冬季 夏季 26.4℃ 53% 78% 65% 3.1 2.6 2.2 室内设计参数 本设计为舒适性空调系统 表2-2 夏季室内设计参数表 房间编号 房间名称 温度℃ 湿度% 101 大厅 28 60 201 客房 26 60 202 客房 2 60 203 客房 26 60 204 客房 26 60 205 客房 26 60 206 客房 26 60 207 客房 26 60 208 客房 26 60 209 客房 26 60 210 客房 26 60 211 客房 26 60 212 客房 26 60 213 客房 26 60 214 客房 26 60 215 客房 26 60 216 客房 26 60 217 客房 26 60 218 客房 26 60 219 客房 26 60 220 客房 26 60 221 客房 26 60 222 客房 26 60 223 客房 26 60 224 客房 26 60 表2-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表 名称 位置 传热系数 类型 墙 外 0.9 III 窗 外 3.1 双层玻窗 门 外门 3.1 玻璃门 屋顶 上 0.83 III 第三章 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 3.1冷、湿负荷的概念 为了连续保持空调房间恒温、恒湿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为了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去除的湿量成为湿负荷。房间冷、湿负荷也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主要依据。 (1) 主要冷负荷由以下几种: 1. 外墙、屋面及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3. 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4.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5. 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本建筑特点,本设计不计算该冷负荷); 在冷负荷的计算方法上,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 (2)主要湿负荷有以下几种: 1.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2.从房间内液体表面散出的湿负荷; 3.设备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3.2空调冷湿负荷的计算 1. 冷负荷计算方法 : 冷负荷系数法 2. 冷负荷主要计算公式: (1) 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公式 公式(3-1) 式中: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2;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 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3和E-4; ——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5; ——外墙或屋面放热系数的修正值,=1; ——外墙或屋面吸收系数的修正值,=1; —— 室内设计温度,; (2)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3-2) 式中: —— 窗户的面积,m2; —— 窗的传热系数,W/(m2×),=3.61 W/(m2×); —— 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7; ——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查《通风愉快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8; ——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2; —— 室内设计温度,。 (3)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 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公式(3-3) 式中: —— 窗户的有效面积,m2,  —— 玻璃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取1 —— 玻璃窗遮挡系数为0.74,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为1; —— 玻璃窗冷负荷系数,以北纬27°30’为界划分南北两区,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9; DJ,max  —— 不同纬度带各朝向7月份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KW/ m2,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9 由《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9查得夏季各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是七月为代表的夏季)。查得的数据如下表2-3: 表3-1杭州市各个朝向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表 纬度带 朝向 31.14 S SW W NW N NE E SE 水平 174 374 539 415 115 415 539 374 833 (4) 室内人员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①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 公式(3-5) 式中:qs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得qs =61 W; —— 室内全部人数; —— 群集系数,取0.93; CCL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取1 ②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公式(3-6) 式中 :qL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潜热散热量,W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得q=73; —— 室内全部人数; —— 群集系数。 (5) 室内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如下: 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如下: 白炽灯 LQ = ( W ) 公式(3-7) 式中:N ——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CCL —— 照明冷负荷系数。 3.湿负荷的计算 室内湿源包括人体散湿、从房间内液体表面散湿以及设备散湿。室内湿源的散湿量即形成空调房间的湿负荷。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的计算方法与人体散热量计算的处理方法相同,同样只取成年男子的人体散湿量作为计算的标准,然后再利用人员的群集系数进行修正。 人体散湿量由下式计算: 公式(3-8) 式中:w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 —— 室内全部人数; —— 群集系数,=0.93; 湿负荷汇总表,见下表3-2。 特别说明: 以101大厅为例详细说明各个负荷的计算,见附表1。 其余房间的负荷汇总表,见附表2。 各房间最大负荷值统计如下表: 表3-2 冷负荷统计表 房间编号 房间名称 最大冷负荷 (W) 最大湿负荷 (g/s) 热湿比ε (KJ/kg) 101 大厅 48933.8 8.45 5790.88 201 客房 974.84 0.07 13926.28 202 客房 834.75 0.07 11925 203 客房 834.75 0.07 11925 204 客房 974.84 0.07 13926.28 205 客房 974.84 0.07 13926.28 206 客房 834.75 0.07 11925 207 客房 834.75 0.07 11925 208 客房 974.84 0.07 13926.28 209 客房 974.84 0.07 13926.28 210 客房 834.75 0.07 11925 211 客房 834.75 0.07 11925 212 客房 990.26 0.07 14146.28 213 客房 1247.6 0.07 15792.29 214 客房 1012.66 0.07 14466.6 215 客房 1012.66 0.07 14466.6 216 客房 1136.88 0.07 14390.89 217 客房 1136.88 0.07 14390.89 218 客房 1012.67 0.07 14466.6 219 客房 1012.67 0.07 14466.6 220 客房 1136.88 0.07 14390.89 221 客房 1136.88 0.07 14466.6 222 客房 1012.66 0.07 14466.6 223 客房 1012.67 0.07 14390.89 224 客房 1226.59 0.07 15526.49 第四章 空调房间总送风量的设计计算 为使空调房间的空气状态保持在工作、生活、生产所要求的范围内,必须有空调系统或装置向空调房间输送一定量和一定状态的空气。 4.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由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得出送风量的计算是为: 或 4.2 空调房间送状态点确定 因本设计对空调送风温差没有要求,所以选用最大温差送风。 表4-1 各房间风量统计表 房间编号 房间 名称 最大冷负荷 (W) hN (KJ/Kg) ho (KJ/Kg) qm (Kg/s) 101 大厅 48933.8 64 50 3.495 201 客房 974.84 55 47 0.1217 202 客房 834.75 55 43 0.069 203 客房 834.75 55 43 0.069 204 客房 974.84 55 47 0.1217 205 客房 974.84 55 47 0.1217 206 客房 834.75 55 43 0.069 207 客房 834.75 55 43 0.069 208 客房 974.84 55 47 0.1217 209 客房 974.84 55 47 0.1217 210 客房 834.75 55 43 0.069 211 客房 834.75 55 43 0.069 212 客房 990.26 55 50 0.178 213 客房 1247.51 55 45.5 0.131 214 客房 1012.66 55 52 0.34 215 客房 1012.66 55 52 0.34 216 客房 1136.88 55 45 0.114 217 客房 1136.88 55 45 0.114 218 客房 1012.67 55 52 0.34 219 客房 1012.67 55 52 0.34 220 客房 1136.88 55 45 0.114 221 客房 1136.88 55 45 0.114 222 客房 1012.66 55 52 0.34 223 客房 1012.66 55 52 0.34 224 客房 1226.59 55 45.3 0.126 第五章 空调方式的选择与系统分区 5.1 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1、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集中式空调系统——集中控制管理,作用面积大,不能分别调节,精度低; 分散式空调系统——可分别调节,但维修管理工作量大; 2、据负担室内热湿符合所用的介质不同分类: 全空气系统——要求有较大的风道,占用建筑面积较多; 全水系统——输送管道占用的空间较少,但室内空气品质较差; 空气-水系统——既可减少风道占用建筑面积又可向室内送新风; 冷剂系统——蒸发器直接吸收空调房间余热余湿,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 3、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 新、回风式系统——节约能源且室内品质好; 封闭式系统——有利于节约能源但室内品质差; 直流式系统——耗能高适用于空气洁净要求较高的空调房间; 5.2空调系统的选择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被调对象、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和空气分配设备所组成。空调系统的种类很多,在工程上应根据空调对象的性质和用途、热湿负荷特点、室内设计参数要求、可能为空调机房及风道提供的建筑面积和空间、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和比较,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 本建筑物属于宾馆建筑 1、宾馆的一层101房间为的大厅房间面积较大、人员出入较多,对新风要求较高,且有利于节能、降低运行费用故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2、宾馆的二层均为客房,房间体积较小,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水系统)。 5.3 空调系统的划分 5.3.1 系统化分的原因 根据此建筑的布局特点,一层为面积较大的大厅,二层均为客房面积较小的房间。 5.3.2 系统化分的原则 1. 系统划分的原则 (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室内设计参数及热湿比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 (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5).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 (6)房间朝向、层次和位置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7)工作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8)气体洁净度和噪声级别要求一致的或产生有害物种类一致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2. 本建筑物空调系统分区 基于以上原则,对本建筑进行系统划分: a. 一层的大厅,对空气参数要求相同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采用全空气的空调方式选用的是一次回风系统;相关分析计算见表5-1。 表5-1 一次回风系统的分析计算表 房间 编号 房间 名称 qm (Kg/s) qw (Kg/s) hC (KJ/Kg) hL (KJ/Kg) Q0 (KW) 101 大厅 3.495 0.349 67.05 50 59.5 b.二层客房使用功能大致相同,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相关分析计算见表5-2。 表5-2 新风加风机盘管分析计算表 房间 qm Kg/s qw Kg/s qF Kg/s hN KJ/Kg hW KJ/Kg hM KJ/Kg hL KJ/Kg QF KW QW KW 201 0.123 0.012 0.108 55.8 94.5 46.12 55.8 0.972 0.46 202 0.069 0.0069 0.0621 55 94.5 41.67 55 0.825 0.27 203 0.069 0.0069 0.0621 55 94.5 41.67 55 0.825 0.27 204 0.123 0.012 0.108 55.8 94.5 46.12 55.8 0.972 0.46 205 0.123 0.012 0.108 55.8 94.5 46.12 55.8 0.972 0.46 206 0.069 0.0069 0.0621 55 94.5 41.67 55 0.825 0.27 207 0.069 0.0069 0.0621 55 94.5 41.67 55 0.825 0.27 208 0.123 0.012 0.108 55.8 94.5 46.12 55.8 0.972 0.46 209 0.123 0.012 0.108 55.8 94.5 46.12 55.8 0.972 0.46 210 0.069 0.0069 0.0621 55 94.5 41.67 55 0.825 0.27 211 0.069 0.0069 0.0621 55 94.5 41.67 55 0.825 0.27 212 0.198 0.0198 0.178 55 94.5 49.45 55 0.98 0.78 213 0.13 0.013 0.117 55 94.5 34.86 55 2.36 0.5135 214 0.34 0.034 0.306 55 94.5 51.6 55 1.04 1.343 215 0.34 0.034 0.306 55 94.5 51.6 55 1.04 1.343 216 0.114 0.011 0.1026 55 94.5 33.93 55 2.16 0.4345 217 0.114 0.011 0.1026 55 94.5 33.93 55 2.16 0.4345 218 0.34 0.034 0.306 55 94.5 51.6 55 1.04 1.343 219 0.34 0.034 0.306 55 94.5 51.6 55 1.04 1.343 220 0.114 0.011 0.1026 55 94.5 33.93 55 2.16 0.4345 221 0.114 0.011 0.1026 55 94.5 33.93 55 2.16 0.4345 222 0.34 0.034 0.306 55 94.5 51.6 55 1.04 1.343 223 0.34 0.034 0.306 55 94.5 51.6 55 1.04 1.343 224 0.126 0.013 0.1134 55 94.5 34.63 55 2.3 0.5135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经过处理的送、回风都必须通过风道才能进入和离开空调房间,而且空调房间的送、回风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则完全取决于风道系统的压力分布以及风机在该系统中的平衡工作区。所以风道设计将直接影响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和空调效果。同时,空气在风道内流动所损失的能量,是靠风机消耗电能予以补偿的。所以风道设计也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因此,风道系统的设计是要在满足设计风量要求等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能量。 6.1 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 1、 确定风道位置及选择风道尺寸。风道的形状根据建筑空间的要求可选择圆形或矩形。风道的尺寸可按我国制定的“通风管道定型化”规定确定。 2、 计算风道的压损,以供选择风机。风道的压损为沿程压损和局部压损之和。 3、 送、吸风口的选择计算。 6.2 新风系统风道的水力计算 1、 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阻力。 一般情况下,风管长、部件多的环路阻力大。本系统选择管段1-2-3-4-5-6为最不利环路。 如管段1-2:(风量L=334.88m3/h,管长l=2.02m) 摩擦阻力部分:查[11]初选流速v=3m/s,则断面积为F=334.88 m3/h÷3 m/s =0.031㎡,通过[9]取断面尺寸320×160㎜,所以实际流速v=1.82 m/s。 再由v=1.82m/s,查]表得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24pa/m。 则该段的摩擦阻力计算式为: △Pm=Rm×l=0.24 pa/m×2.02 m = 0.48 (pa) 公式(6-1) 局部阻力部分:查局部阻力表,将其局部阻力系数列于局部阻力计算表中见附表5-4。局部阻力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公式 (6-2) 式中:Z —— 局部阻力;Pa; ζ —— 局部阻力系数; ρv2/2 —— 动压;Pa; 管段总阻力: 空调新风系统的管段水力计算表见附表4。 空调水系统的管段水力计算表见附表5。 第七章 风机盘管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7.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 一、空调工程中水管系统的功能是为各种空气处理设备和空调终端设备输送冷﹑热水。对水管系统的要求是: (1) 具有足够的输送能力,能满足空调系统对冷﹑热负荷的要求。 (2) 具有良好的水力工况稳定性。 (3) 调节灵活,能适应多种负荷工况的调节要求。 (4) 投资省﹑运行经济,便于围修管理。 二、水系统的分类 水系统形式多样,具体的分类如下: 按照水系统是否与大气接触,可分为闭路循环和开式循环系统。闭式循环系统不与大气接触,在系统最高点设膨胀水箱并有排气和泄水装置。它的优点是: (1)管道与设备不易腐蚀; (2)不需为提升高度的静水压力,循环水泵压力低,从而水泵功率小; (3)由于没有储水箱﹑不需重力回水﹑回水不需另设水泵等,因而投资省﹑系统简单。 但闭式系统蓄冷能力小,低负荷时,冷冻机也需要经常开动。且膨胀水箱的补水有时需另加加压水泵。 开式循环系统是管路之间有储水气通大气,自流回水时,管路通大气的系统。开式系统的优点是冷水箱有一定的蓄冷能力,可以减少开启冷冻机的时间,增加能量的调节能力,且冷水温度波动可以小一些。其缺点是: (1)冷水与大气接触,易腐蚀管路。 (2)喷水室如较低,不能直接自流回到冷冻站时,则需增加回水池和回水泵。 (3)用户与冷冻站高差较大时,水泵则需克服高差造成的静水压力,耗量大。 (4)采用自流回水时,回水管径大,因而投资高一些。 7.2空调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放气排污。在水系统的顶点要设排气阀或排气管,防止形成气塞;在主立管的最下端(根部)要有排除污物的支管并带阀门;在所有的低点应设泄水管。 2、热胀、冷缩。对于和度超过40m的直管段,必须装伸缩器。在重要设备与重要的控制阀前应装水过滤器。 3、对于并联工作的冷却塔,一定要安装平衡管。 4、注意管网的布局,尽量使系统先天平衡。实在从计算上、设计上都平衡不了的,适当采用平衡阀。 5、要注意计算管道推力。选好固定点,做好固定支架。特别是大管道水温高时更得注意。 6、所有的控制阀门均应装在风机盘管冷冻水的回水管上。 7、注意坡度、坡向、保温防冻。 7.3 水管管径与水管阻力的计算(假定流速法) 供回水温度为7/12,温差为5。管径确定采用假定流速法计算。选定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后,再根据各管段的水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公称直径。在以下的水管管径选择时,依照[6]水管摩擦阻力计算表,由水管流量与推荐流速选择管径,并查出动压,每米长水管的摩擦阻力。 沿程阻力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公式(7-1) 式中: —— 沿程阻力;Pa; R —— 比摩阻; Pa/m; —— 管长 ;m; 局部阻力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公式(7-2) 式中:Z —— 局部阻力;Pa; ζ ——局部阻力系数; ρv2/2 —— 动压;Pa; 管段总阻力: 表7-1 水管推荐流速 管道种类 推荐流速(m/s) 管道种类 推荐流速(m/s) 水泵吸水管 1.2-2.1 集管 1.2-4.5 水泵出水管 2.4-3.6 排水管 1.2-2.0 一般供水干管 1.5-3.0 接自城市供水管 0.9-2.0 室内供水立管 0.9-3.0 网的水管 表7-2 局部阻力系数(在《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中查出) 局部构件名称 分流三通 分流三通干管 合流三通 合流三通干管 碟阀 电动碟阀 旁通 直通 旁通 直通 局部阻力系数 1.5 0.1 3 1.5 0.5 1.5 0.3 0.3 局部构件名称 90弯头 过滤器 渐缩 渐扩 止回阀 电动两通阀 电子除垢仪 平衡阀 局部阻力系数 0.3 5.2 0.1 0.3 7.5 0.3 5.2 4 7.4 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7.4.1 冷冻水系统的分类 冷冻水系统分为闭式循环和开式循环两种。 闭式循环系统: 管路系统不与大气接触,在系统最高点设膨胀水箱并有排水和泄水装置的系统。当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诱导器和水冷式表冷器做冷却用时,冷水系统宜采用闭式系统;高层建筑宜采用闭式系统。 优点:1、管道与设备不宜腐蚀。 2、不需为提升高度降水压力,循环水泵压力低。 3、没有贮水箱,不需重力回水,回水不需另设水泵,投资省,系统简单。 但闭式循环蓄冷能力低,低负荷时,冷冻机也需经常开动。 开式循环系统: 管路之间有贮水箱(或水池)通大气,自流回水时,管路直接通大气的系统。空调系统采用喷水室冷却空气时,宜采用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的优点是冷水箱有一定的蓄冷能力,可以减少开启冷冻机的时间,增加能量调节能力,且冷水温度波动可以小一些。但采用开式系统时,冷水与大气接触,易腐蚀管路;采用自流回水时,回水管径大,因此投资高。本设计由于采用风机盘管冷却空气的方法,所以选用闭式循环系统比较合适。 为了能使系统漏水量得到补充需设补水系统。冷冻水补水来自制冷机房的软化水箱,冷冻水泵接在冷冻水的吸入口。 本设计采用闭式系统。 7.4.2 冷冻水管管径的计算 对于冷冻水的流量,由风机盘管的水量来选择。 以第一层为例,采用的是同程式的环路,回水的管路布置与供水相同. 选择最不利环路的走向进行水利计算 水管计算时选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为最不利环路 水管的管道水力计算表及局部阻力计算表见附表5。 整栋楼的最不利环路就是从冷水机房的螺杆式冷水机组出来,直到第二层中距主干管最远的那一个风机盘管的阻力。 上面的计算条件中,局部阻力系数是与前面一致的。经过阻力平衡水系统阻力的误差在15%以内,满足阻力平衡的要求,且在运行中通过调节阀门来调节压力的平衡。 7.5冷却水泵的选择 冷冻水管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为74.095kPa。按照前面的说法,在选择水泵的扬程时,需要乘以安全系数1.1,则扬程为81.499kPa。 流量要考虑到1.1的安全系数,即流量G=1.1G'=1.1×15.3=16.83m3/h 按照这个扬程和流量,取水泵流量为20m3/h,选择IS65-40-140型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两台(一台备用)。这是考虑冷冻水泵只要开启,就需要全负荷运转,需要选择两用一备。 表5-3 水泵性能参数表 流量(m3/h) 扬程(MPa) 效率(%) 转速(r/min) 电机功率(kW ) 20 0.075 66 2900 5.5 7.6冷凝水管的计算(根据冷量来选择冷凝水管管径) 冷凝水管的管径可根据下列条件选择。 Q≤7 kw时, DN=20mm Q≤7.1-17.6 kw时,DN=25mm Q≤17.7-100kw时,DN=32mm Q≤101-176kw时, DN=40mm Q≤177-598kw时, DN=50mm Q≤599-1055kw时,DN=80mm 在设计中,就是按照这个数值来进行冷凝水管的选择的。 在同时,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1、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2、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3、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4、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5、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6、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 第八章 末端设备及空调冷源设备的选择 8.1末端设备的选择 末端设备的选择主要包括风机盘管的选择和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对于本建筑,大空间使用全水系统,一般的小空间客房使用空气—水系统。由于使用空气-水系统,要求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点的焓值,这样,新风将不承担室内冷负荷。因为新风机组很难按照设计的工作状况将新风处理,还是会有部分新风负荷由风机盘管承担。所以选择风机盘管时的最大冷负荷可能会高于房间中需要除去的冷负荷。又计算负荷是房间所处的最不利环境,所以计算负荷往往偏大。这样前后两者相互抵消,我们的计算结果的误差便相应的减小了。风机盘管系统的焓湿图在盘管的选型以前是没办法确定的,所以下面首先按照负荷来进行盘管的选择。 8.1.1 风机盘管的选择 如前所述,风机盘管是按照房间的最大冷负荷来进行选择的。选择风机盘管时还要考虑房间的面积和形状。因为一个风机盘管的控制面积有限,如果房间的面积过大,就要使用多个风机盘管。在设计中,按照校核的送风口的个数来确定盘管的数量。盘管的具体选择见附表18。 选择了风机盘管后,室内空气处理过程就会按照下面的焓湿图进行。 图8-1 新风加风机盘管焓湿图 8.1.2 风机盘管的选择 新风机组按照新风负荷来进行选择。对于空气-水系统,选择新风机组时按照最大新风冷负荷来选择。 总之,对于空调系统,选择设备的依据是根据该设备在系统中的功能来确定的。如在空气-水系统中,风机盘管的功能是承担室内冷量,新风机组的功能是提供新风量;而在全水系统中空调箱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冷负荷,风量次之,则应以冷量为标准来选择空调箱。 是根据靖江市顶峰空调设备厂产品 FP系列(卧式安暗装)风机盘管。风机盘管的选择见附表6。 8.2空调冷源的设计及设备选择 8.2.1 确定制冷系统负荷选择机组 ①选择冷水机组 本设计采用集中冷源,则制冷系统的负荷根据整栋建筑的冷负荷峰值100kw计 算,选出螺杆式冷水机组。 表8-1 空调机组的选择 机组型 号 尺寸 最大冷量(kw) 功率 (kw) 蒸发器阻力 冷凝器阻力 250 4070×1275×2000 100 210 63Kpa 100Kpa 第九章 保温消声隔振设计 9.1保温设计 9.1.1 选择保温瓶材料和保温结构应综合考虑下列要求 保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