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这道题,淮安考了十几年》教学案
一、导入
淮安中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非常具有淮安地方考查特点的题目,自从新课改以来,这么多年一直在考,这是怎样的一道题目呢?请看下列中考原题:
【2016淮安】《两棵树》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像,试将“瘦子”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5分)
【2015淮安】《最美的对视》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像,试将“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6分)
【2014淮安】《胖石匠》阅读第(11)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胖石匠当时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5分)
【2013淮安】《夜深同花说相思》联系上下文,想像作者写到第⑹段时心里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不超过60字)。(5分)
【2012淮安】《槐抱柳》品味第(16)段画线句中“狡黠”一词,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像,描写此时老人的心理活动 (不超过60字)。(5分)
【2011淮安】《乡间学校的敲钟人》根据第⑤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像,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个字左右)。(4分)
【2010淮安】《荔枝》联系全文,体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一句蕴含的情感,展开合理想像,写出作者最想对母亲说的话。(5分)
【2009淮安】《光阴里那些手绘的花朵》本文第(4)段末尾省略了“茉”展示手绘作品后班级同学的反应,请展开合理想象,补上这段描写性文字(60字以内)。(4分)
【2008淮安】《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加2分。不超过60个字。若两题都答,只批阅第①题)
①他们一家在吃告别饭时,作者写到“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他们“彼此嘱咐”的话语
②“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请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出小姑娘与她的爸爸在慢慢喝汤时的神态。
【2007淮安】《无法对你不残酷》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批阅第①题。)(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4分)
①弟弟在刚下火车时,会是怎样的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对弟弟的心理或神态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②学期末,在咖啡吧里,当弟弟请姐姐“随便点”的时候,姐姐会是怎样的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对姐姐的语言或动作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2006淮安】《祖母的葵花》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只批阅第①题。)(想像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4分)
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可描写神态,可描写动作,可描写语言,可描写心理。)
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小结:
从历年考题可知这是写人记事类文章中的一道必考题,我们根据历年考题题干表达的特点,可以称之为“品味——想像——描写题”。虽然每年都考,但想在这题上得全分也是不容易的,希望同学们加以关注!
为什么这道题得全分不容易呢?因为这道题是一道综合题,对学生理解、感受、想像、表达等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由题干的表述,可知完成这道题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品味语言 题目通常指向某个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先品味,再答题。那么品味词句到底要品味什么呢?最主要的是情和意。因为语言就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或者说是语言就是用来表达情意的。一定要将画线句中的情与意想明白,弄清楚。
第二步:联系上下文 这也是阅读理解的一个基本原则,句子离开了一定的语境就无法判断其意思。理解词句的意思基本的方法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作为写人记事类文章必须要概括前后所发生的事件。要知道,一个完整的故事是由一个个事件串连起来的,这些事件又是环环相扣的。
第三步:合理想像 从2008年以前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加2分。2009年以后虽然没有这样的表述,但“发挥想像”是每道题的明确要求。什么是想像?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像是文章没有的但我们又可以通过文章感受到的,重点指向的是具体的形象。但想像必须要合理,与上下文连贯。
第四步:生动描写 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最终要对表达对象(某人)的某个方面(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且以前明确要求要在60字以来对人物进行生动的描写。注意,描写不只是心理,也可以是其它方面。怎样才能生动描写呢?抓住细节、进行修饰、运用修辞都是比较常见的手段。
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道题,得更高的分数呢?请大家记住两句话:瞻前顾后想事情,生动描写查人称。我们可以根据第一句话列个简表,根据表中内容写一段话,这段话的表达方式必须是描写,检查人称与文中是否一致。
二、实战演练:
1、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片段:
(第11节)“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假如有个邻居刚好在菲利普家的门前和“我的母亲”相遇,你认为“我的母亲”会有怎样的表现?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60字以内)
2、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完成下题:
在“我的母亲”认出来卖牡蛎的人就是我的叔叔的同时,这个人也认出了我的母亲,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下文:
母亲还没来得及转身离开,那个卖牡蛎的也似乎认出了母亲。他惊讶地叫了一声:“嫂子!” 续写:母亲-------- 。
3、【2015淮安】《最美的对视》
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像,试将“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6分)
示例: 妈妈,如果您在九泉之下有知,您应该感到欣慰,您的眼睛复活了,您让这个男孩重见了光明,看到了这缤纷的世界。您的眼睛永远地亮着呢。
解答此题时,先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凝望”和“热泪盈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然后用描写的方法将这一心理描写出来。
4、【2013淮安】《夜深同花说相思》
联系上下文,想像作者写到第⑹段时心里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不超过60字)。(5分)
答案示例:
女儿太对不住您老了(1分)感谢您对我的无私的爱(1分)以后我要更多的陪伴在您的身边(1分)您是世界上最美的母亲(1分)娘亲啊,祝您身体健康(1分)
(答案要点: 心里话应包含以下意思:自责、对母亲的感激、对母亲的祝福、以实际行动为母亲做点什么、对母亲的赞美。得分:自责2分,另外四点答两点2分,符合心理描写特点,有问候,语句通顺1分 )
三、课堂小结:
1、指名说说本节课学习收获。
2、教师总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