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 44 例疗
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
效。方法:将 44 例水样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2 例,常规治
疗均为抗病毒、补液(口服或静脉) 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
上予口服消旋卡多曲,对照组则予口服双八面蒙脱石散剂加双歧杆菌
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 72 h,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更好。结论:消旋卡多 ,
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安全、有效。
关键词:消旋卡多曲;小儿;急性水样腹泻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是世
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每年秋冬季节患水样腹泻的小儿病例属居高
不下。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怎样安全有效地尽快控制小儿急性水样腹泻,一直是儿科医生非常关
注的一个问题。观察陕西省神木县医院儿科于 2009 年~2010 年使用
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 44 例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09 年 1 月~2010 年 2 月我院儿科门诊和
病房患儿中符合以下条件者:①年龄 2 个月~3 岁的婴幼儿,男女不
限;②大便性状明显改变,为水样便,无黏液脓血便;③大便次数较
1
平时明显增多,>3 次/d;④腹泻病程>24 h,且<1 周;⑤粪常规无
明显异常,隐血试验阴性。剔除标准:①24 h 内出现黏液脓血便或粪
常规出现脓球、白细胞+/HP 以上或隐血试验阳性;②治疗依从性差,
不能按规定服药或未按时复诊而影响疗效观察者。将符合以上标准的
44 例入选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 22
例,其中男 14 例,女 8 例;对照组 22 例,其中男 13 例,女 9 例。两
组在病情、 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继续饮食的同时,均给予
抗病毒、补液(静脉或口服) 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
础上给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Racecadotril)1.5 mg/(kg·次) 3 ,
次/d;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双八面蒙脱石散剂 1
岁以下 1/3 袋/次,3 次/d,1~3 岁 1/2 袋/次,3 次/d;双歧杆菌乳
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 1 岁以下 1 片/次,2 次/d,1~3 岁 2 片/
次,2 次/d。
1.3 观察项目:患儿水样腹泻消失,大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所
需的时间;患儿的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况、口渴情
况、皮肤弹性、尿量) 物不良反应。 ;药
1.4 疗效判断:显效:治疗 72 h 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
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 72 h 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
明显改善;无效:治疗 72 h 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
至恶化[1]。
2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0.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50%(11/22) ,显效率为 41%(9/22) ,无效
率为 9% 2/22)总有效率为 91% 20/22)对照组有效率为 22% 6/22)
( , ( ; ( ,
显效率为 41% 23/56) 无效率为 32% 7/22) 总有效率为 68% 5/22)
( , ( , (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研究中除 2 例患
儿服用双八面蒙脱石散剂 3 d 时出现便秘停药后消失外,服用消旋卡
多曲和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
应。 3 讨论
腹泻病为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 1 位常见多发病与死因,在我
国属第 2 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2]。近 10 多年来我国
对腹泻病的研究与控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小儿腹泻病流行病调
查结果显示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发生在 6、7、8 月的夏季腹泻,
主要病原是致泻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是发生在秋冬季节
的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小儿秋季腹泻传染性强,临床水
样泻症状较重,且常常伴有呕吐、发热、食欲减退,因此常出现不同
程度的脱水、酸中毒。怎样从根本上快速有效地控制秋冬季节小儿水
样泻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较重出现严重脱水,尽量减少静脉输液和
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一直是儿科医生非常棘手
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治疗在继续饮食、补液防治脱水的同时,
一般给予口服肠黏膜保护剂如双八面蒙脱石散剂,同时口服微生态调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