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少林大金刚拳的桩功训练.doc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9099154 上传时间:2025-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林大金刚拳的桩功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林大金刚拳的桩功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少林大金刚拳的桩功训练 作者:秦庆丰 中华武术 2007 年 5 期 字数:3263 一、技击桩 技击桩(又称"金刚镇山势")是少林大金刚拳中较为重要的实战功法练习。通过技击桩的 训练,不仅可以培养武术基本实战的身型、体势,有效提高在静止状态下实战预备势的正确 形态,体验与对手问的心态、距离、劲力的松紧、攻与防之间瞬间的起动,以及手法、身法、 眼法、步法等实战具体基础因素相机配合及整体性观念的适度与规范。同时技击桩的训练还 可以有效培养拳臂、腰背、肩胯、胸腹、下颏、膝腿、足趾等关节,肌肉部位的劲力感觉, 促进攻防战术动作的突发与配合。通过规范、自然、静止、沉稳、平衡对撑性的桩功练习, 并在静止与左右互换问的相互链接所体验出的实际训练效果, 不仅可以使身体重心在动与静 之间得到明显加强,避免在训练和实战过程中出现运动不稳或根基晃动的状况,同时在训练 过程中又可以有效强化神经控制的敏感度提高本体呼吸潜能,因此传统武术十分讲究"未习 打,先练桩","练拳无桩步,房基无立柱","拳法之基,功为首"等,就是这个道理。桩功的 技术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意识和体能相配合的功法训练过程,看似简约平常,但只有 通过长期持久的功法训练才能深刻理解并体验其中的实际意义。 此技击桩一直为武术技击 因 家所重视。 1、技击桩"分山势" (1)姿势与技术 两腿前后开立,中间距离约等于本人脚长的三倍,左脚在前,脚尖略内扣约 10°,右脚 成横向站立,两腿屈膝半蹲成左四六步(身体重心右六左四);上体直立朝左,下颏略内收; 两臂屈肘平行置于体前,肘端朝下,两拳心相对,中间相距约 20 厘米,拳面均朝上高与眼 平,与眼部前后相距约 20 厘米;双目微视正前方(图 1)。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站位与互换 待上述桩位练功达到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左右互换时,身体可向右转,左脚顺势内扣, 两脚位成平行,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两拳位保持不变;双目微视 正前方(图 2)。待马步桩功练相应时段后,需要向右侧转体成"右侧分山势"站桩时,可将马 步中的右脚略向外展(内扣 10°)成右四六步姿势,手位姿势不变,技术动作可参照图 1。 (3)技术与要点 ①基本站桩姿势要规范、准确,两拳不可握紧,两肘部平行下垂,腋下含空,拳、臂部 似有向外平行外撑的感觉;做到身正收臂、收腹含胸、沉肩撑背、立腰合胯、膝足稳实;舌 抵上腭、口齿闭合。 ②全身保持适度放松的状态,每一种姿势、方向,持续静止练功的时间可掌握在 15 分 钟左右,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左、中、右方向、姿势的互换;上述左、中、右技击桩的训练 站位高度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可过低,以适中为宜。 ③室内外练功均可,最好选择环境舒适、安静、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自身情绪良好的 状态下练习桩功;技击桩功的训练时间可安排在上午 9:00~11:00;下午 3:OO~5:0 0 为宜,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身体、生活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练功时间。 (4)意念与呼吸 由于技击桩功的训练特点,故呼吸方法宜采用"逆式呼吸法",即吸气时全身放松,气息 柔顺,气由鼻腔轻缓吸入体内,降至"丹田"(即腹部正中,肚脐区域,此时相应收缩);待感 觉吸满后,即做短时的"闭息"(同时配合意守丹田),做到吸气时轻柔、缓慢、深长,不努不 憋,全身不做移动,精神内敛,神情专注;闭气一般控制在 10 秒~30 秒之间;呼气时,气 由鼻腔轻缓呼出,似"丹田之气"向身体四肢发放,此时全身部位在内气的推动下似有一种向 外撑满的感觉,此时腹部充实,气血似充达于全身及四梢;待气呼净后,即可开始缓慢吸气, 意念也随之由四梢缓缓向"丹田"处内收,汇拢聚中;全身各部位此时逐渐有意识放松,并"意 守丹田";此功法在一呼一吸、一开一合、一紧一松之间周而复始,循序不停,并要做到舒 适自然。 整个呼吸过程,宜柔顺不可强求,更不能急于求成,或有意识追求身体内的某种感觉。 总之,以顺乎自然为原则。由于练功者个体差异不同,在练功过程中所体现的气感流动,经 穴的跳动、牵动,热感的串通,身体不同程度的抖动或同时产生局部胀、麻、痒及出汗等不 同感觉现象时,只要功法掌握正确,都属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而受干扰。只要在练功中保持 "紧"得适度,"松"得深透,功法的效果就会逐渐自然地体现出来。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技击桩"开山势" (1)姿势与技术 两脚前后开立,中间距离约等于本人脚长的 3 倍,左脚在前,脚尖略内扣约 10°,右脚 成横向脚位,两腿屈膝半蹲成左四六步(身体重心右六左四);上体直立朝左侧,下颏内收; 两臂成前后分开,左手八字掌成立掌置于体前,掌指朝上高与眼平,掌心内含,肘、腕自然 屈立正对鼻端;右手轻握拳,置于右下颏处(间距约半拳距离),拳心朝内,拳面朝上,肘部 沉屈,靠近上体,使其拳、掌前后相对;双目微视左掌端(图 3、附图 3)。 (2)站位与互换 待左势技击桩功的训练达到规定时间或相应程度时,即可进行进步或退步换位训练。在 进步训练时,后脚位向体前迈出一步,仍成"开山势"技击桩姿势;如做后退步训练时,前脚 位应向体后退一步成技击桩姿势,同时在做进、退技击桩功训练时,其手位、脚位应做同步 调整,双目始终微视前方手位。在进行"定位转动"训练时,一般均以前脚位(前脚掌)为圆心, 后脚位为半径,进行左、右方向的圆型移动定位训练,上体姿势保持不变。 (3)技术与要点 ①"开山势"技击桩训练的基本技术要领与"分山势"技击桩相同,除了要求身型正确、左 右互换、站位高度、情绪环境、练功时间、意念呼吸等具体要求相近类同以外,在其静态转 入动态,再回归静态的左右进退、环转交换站位的桩功练习中,其手位的开合"意识"将产生 不同的变化,因此对于实战的意义和训练价值来讲,是潜移默化的。 ②"开山势"技击桩属于侧身对敌,定位转动,前、后攻防的意识训练;而"分山势"技击 桩属于正面对敌,左、右攻防的意识训练。在两拳臂间所形成的牵拉、对撑、开合、收放(外 静而内动)的内在意识感觉,将在呼吸的自然相互配合、协调互动作用下,使功法逐步得到 巩固和提升。 ③"开山势"技击桩功的进、退换位及定位转动训练与"分山势"技击桩左、右转换式训练 手段,其站位的高度是平衡统一的,中间转换过程中身体站位高度不宜发生幅度变化。 (4)功理与效果 少林大金刚拳桩功训练中的"分山势、开山势"技击桩,属于拳法实战桩功练习。这种类 似"实战预备势"的功法训练,通过一定步型、手型、身型、方法、眼法的专项训练,在相对 3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