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辽宁丝绸技术应用第 3 期(总 185 期)传统山水观念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阐释王欣怡王子菡(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摘要】中国上下 5 千年的历史和人杰地灵的地域孕育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等成果,其中传统山水观念更是贯穿古今,至今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其产生与发展蕴含着儒道佛三家的阐述与融合,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体系之一。纤维艺术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与山水观念的结合阐释无疑是一种新的方向,既开拓了纤维艺术的发展可能性,又延续了传统山水观念的生命力与内涵。【关键词】传统山水观念;纤维艺术;意象;情感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389(2023)
2、03-42-021山水之观的文化内蕴中国传统山水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特点,从文人墨客对于山水情结的描绘就可见得。其中诗词歌赋与山水画卷包含着中国特有的山水文化与人文精神,通过文字与笔墨留下的痕迹,可以探求出古代艺术中人景交融的风格和思想。“山水”观念在发展中一直被视为清雅高尚的人格情操,是闲适畅怀的生活方式的代表。要探寻山水观念的产生与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底蕴,就不得不谈到儒家、道家、禅宗三者对山水文化产生的作用与融合,以及对中国山水的审美方式的影响。儒家的“比德”其实是把山水与自然看做精神品质的表现,把自然山水的美转移到人的意志所认为的美,追求一种眼之所见皆有“以人为本”“人化自然”的美,更有人
3、景结合的情趣;而道家常把山水作为观道参悟道的体现,山水画中虚实相生相胜的“虚静”,秉承“虚能纳万物”之思想,强调把自我同宇宙合一和解脱的境界;禅宗的山水则突出佛性,则更加注重一种物我合一、超脱忘我之境,所谓“无我则无山水”,有空灵无尘垢之境。宗炳 画山水序之所以想到用“画山水”比照山水景观,引出“畅神”之观,其实是把禅宗佛学的修身带入其中。2纤维艺术的意象传达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具有的深厚内涵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灵感来源和创作理念,这其中就包括对于纤维艺术的影响。纤维艺术最早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其实是在西方,起初运用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材料进行创作,后来又对人造纤维与可回收材料以及新材料等进
4、行了综合运用,在创作中既能在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前提下保存纤维艺术特有的时代特征,又通过其特殊的视觉触觉美感传达创作的文化或者情感,审美特征可谓独具特色。在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作品也逐渐呈现出多元的表达,最为明显的转变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功能与情感的追求。当意识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力量时,纤维艺术的表达题材也开始逐渐创新运用“山水”这一具有强烈中国文化意象的观念,这一尝试不仅是对于纤维艺术自身可能性的探索与推动,也在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艺术语境下展现出了中国山水文化观念的独特与包容。对于纤维艺术的“中国化”探究,艺术家林乐成有着自己的艺术思考与作品呈现方法,他的一组纤维艺术作品 高山流
5、水 作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抽象表达,常常能在其中感受到虚怀若谷的意味。运用传统的羊毛与浅浮雕编织技法,创造出形似巍峨的山川岩石,又仿若飘逸的曲水流逝的意象,使观者感受到“人景合一”的意味,具有十分明显的抽象与虚实结合之美。3山水观念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阐释3.1山水与“人”归一共生作为一种能够承载与体现古代文人墨客情怀的抒发载体,山水画表达着从古至今中国人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思想,也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最本质朴素的共生与联系。“山水”总是能作为一种道,一种德行,或是一种超脱的情感实现与人的思想进行沟通,这与人的审美趣味也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当纤维艺术作为画布,在其上“编织”画面时,山水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
6、便更近了一步。当山水画从平面纸张上跃然成为有起伏有形状的纤维作品时,对于观念的呈现也变得更加直观,当纤维艺术改变了空间中的环境以及气氛时,观者即“人”处在其中,便能轻易感知到置身山水天地之间的合一之境,也能深刻感受到传统山水观念人化自然、归一共生的和谐。43辽宁丝绸技术应用第 3 期(总 185 期)山水观念对于纤维艺术的影响,已经不止于表达一种单纯的人与自然有联系的思想,而是在虚实之间,使其具有更深层意境的营造能力,使人在这其中对生活、社会、环境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艺术家徐冰创作的系列作品 背后的故事,通过光影投射,用不一样的方式和材料对古代山水名画进行了创新解读。代表作品如 背后的故事:
7、江山万里图 背后的故事:仿大痴山水图 背后的故事:桃源仙居图 等,在正面看都是对于中国名家山水卷的细致描绘,而这些作品的背面却让人大为震撼。青绿山水由彩色塑料袋堆积而成,树木枝叶用竹筷和纸壳拼接,再由光影勾勒透叠出轮廓,最终营造出山雾飘渺的山水长卷。当生活中的消耗品与垃圾通过这样的方式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时,除了感慨这样一系列运用纤维新材料创作出的作品具有奇思妙想外,也会深刻地感受到正反面的反差,环保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深化,最终得以达到真正的人与自然相归一。3.2山水与“情”相交互融如同诗词中“借景抒情”“以景喻情”以及“移情”手法一样,传统山水观念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景的观赏和对情感的寄托
8、。山水文化来源于山水之间,能够充分体现出崇尚自然的意蕴,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能够带来美的感受,唤起人情感的体验。东晋时期文学家左思在 招隐诗 中言道:“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在感受山间清泉之声的同时,其实可以看出用“山水清音”比喻个人良好品德的儒家思想,这已经体现出“山水”的情感寄托价值了。中国的山水观念对情景融合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情中有景、景中喻情,当托身于“景”中时,才能真切感受到暗含其中的“情”。纤维艺术对于情感的呈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视觉与触觉以及立体软雕塑的出现,使创作的情感寄托有了新的展现方法和不同于平面作品的效果。当“山水”出现在纤维艺术中时,情感也随之有了更突出的表达。
9、“刺绣”作为纤维艺术的一个传统创作手法,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谱系,能够绣出大千世界中的各种意象,通过视觉感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除了装饰与民俗展示作用,也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马惠荣的绣画作品 唐寅山水画 用一针一线再现山水之间辽阔之美,寄托了对于古人在山水之间畅游养神的闲适生活的向往;而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上的纤维作品 挽歌 却体现出一种更为抽象的山水观念,一块映着水纹的丝布,用无数丝线吊起,似雨滴落下激起水花,又似波涛海浪此起彼伏,当身处空间中直面这一作品时,在感受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发现山水间辽远的氛围与生命的挽歌。3.3山水与“材”创新表达作为中国人千年以来的哲学与思想文化载体,山水早已超出
10、了单纯自然物体的定义。纤维艺术因其亲和温暖质朴的感受给人以深刻的感知力,用特殊的艺术语言展示着它的生命力。当山水观念在纤维艺术中展现时,不难发现两者也存在着质朴含蓄的气氛与感悟,山水观念给纤维艺术更深刻的文化底蕴,纤维艺术也使山水文化拥有了新的与人交流共鸣的方式。纤维艺术中的创作材料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时刻影响着作品对人的感悟。许多纤维艺术作品逐渐由传统的天然材料转变为人造或综合材料,以追求更多变的效果,“山水”这一元素依附着的传统山水观念在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也逐渐和新材料产生了火花。在“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陈燕琳与王启迪的作品 仁 山 就利用了丝绢和纱等新材料,关注其透
11、色可塑的特征,运用层叠方法形成墨蓝色调、空灵飘渺、似有若无的“山水长卷”,与白色底布相互映衬,空处像流水也像卷云,符合中国画中“留白”的意境美,也颇有道家“虚静”之感,由此唤醒观者心中对山水之间怡然自得的向往,这无疑是对传统山水观念的再阐释。4结语山水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佛道儒三家的归纳解释以及各名家著书作序,都是为了探寻山水之间的奥秘和对人生进行感悟体验,所以传统山水观念与现代纤维艺术的结合与阐释,不仅体现出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渊博厚重,也使纤维艺术成为山水观念的具象载体,发挥着不同于诗词以及绘画艺术的作用,使得观者作为艺术的接受主体,感受到山
12、水观念与人的共生和情的交融。用新纤维材料对山水观念进行表达,使传统山水观念具有了新的生机。第一作者:王欣怡(2000-),女,在读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纤维艺术设计。第二作者:王子菡(1999-),女,在读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纤维艺术设计。参考文献1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2吴林桦,郭线庐.比德 畅神 见性儒、道、禅山水审美思想比较J.求索,2013(07):119-1213焦曼.山水意象的现代阐释以纤维艺术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30-324邱洁.纤维艺术的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J.大众文艺,2021(21):214-2165孙伦,郑娟,孔英琪.山水文化对产品设计思想的影响与启发J.湖南包装,2016(09):37-396蒋秀碧.论我国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J.青海社会科学,200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