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师资素质提升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072564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资素质提升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师资素质提升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师资素质提升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师资素质提升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师资素质提升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师资素质提升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和区教育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新的一轮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现

2、状分析我校现共有教师86人。职称结构: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36人;学历结构: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73人,专科学历9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39人,3645岁37人,45岁以上10人;专业技能结构:省级骨干4人,市级骨干2名,区级骨干10人,市级新秀2名,区级新秀14人。作为一所农村中学,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专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十足;学校有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以及多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学校课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不少,虽然学科内教师存在差距,但各学科各有2-3个专业水平比较过硬且具有辐射能力的教师。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追求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教师管理与培养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考核,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在省、市、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和有效管理,着力构建富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更高水平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具体目标:1.学历提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学历提升,力争教师本科学历达100%,研究生学历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2.专业态度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修养,不断学习,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

4、的责任感。具有很强的发展意识,主动与同行交流、合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道德和个人品格,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不断增强职业幸福感、成就感。3.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学术气,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灵动的教育智慧和较强的洞察力,有鲜明的教学风格,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形成较为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技能,高效率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三、工作措施(一)强化师德教育,提升

5、教师形象进一步创新师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依法从教两方面入手,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不断提高师德水平。积极开展区教育局提出的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培养、树立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典型,以达到用身边事迹教育身边人的目的,形成敬业勤奋、进取向上的良好风尚和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强化师德考核,高度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评优、晋级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要加大查处力度,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专业规划引领,促进自

6、主发展1.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分析自身基本情况,明确预期目标、措施与对策,确立专业发展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每学期检查个人专业发展内容和目标达成情况。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学校对每位教师的成长过程及时记录,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实行档案管理,内容包括:教师个人信息登记表、专业发展规划书、各种荣誉和学术称号证书、论文、论著、比赛获奖证书、继续教育材料、教育教学业绩材料等,详细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适时调控,为教师专业成长保驾护航。重视过程监控,不断强化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鼓励和引导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及早达成专业发展目标。(三)打造高效课堂,搭

7、建成长平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坚定不移、扎实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发展“三五四”课改推行模式,熟练运用“目标导学、自学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堂反馈”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会自主、会合作、会探究,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开展研究课活动。以汇报课、示范课、优质课竞赛、微型课等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大力开展有效教学观摩课学习,相互交流、自我反思,形成人人注重教学研究、个个追求教学效益的浓烈氛围,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四)立足校本培训,缩短成长周期1.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履职能力,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读书研习

8、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结合科研课题研读至少一本理论著作,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订一份业务刊物,每学期举办读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每人每学期撰写1篇读书心得。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利用日常教研活动,集中培训,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全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根据所教学科的专业要求和我校教师专业水平的实际状况,制定各科专业技能要求,通过学习培训,逐项考核过关。积极开展校际交流。聘请名师来校传帮带,深入课堂指导教学;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有较大提升;开阔教师视野,学校尽最大努力,让老师们多参

9、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还要适时适当组织一些外出参观、考察活动。2.青年教师培训主要内容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力争通过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年适应,三年成熟,五年骨干”。3.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重要支撑。学校将有计划、有目的的支持骨干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克服困难,创造机会,支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进一步拓展骨干教师的视野,提高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强调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榜样和辐射作用,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机会、搭建舞台。4.成立名师工作

10、室名师工作室既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更是一个研究型组织。学校要创造条件,成立名师工作室,加强对名师工作的支持和激励;为名师搭台,发挥名师的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每一个名师工作室每月在教研组开设一次研讨活动,每学期在全校至少开设一次专题讲座,每学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1篇论文,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研究课题。(五)依托校本教研,倡导内涵发展1.以集体备课和听评课为基础,认真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大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力度,狠抓教研组、备课组的研修活动,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以导学设计编写和组内研究课为抓手,开展校本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互帮互带;通过听课评课,达到交流研讨、共同成长,最终提升专业

11、水平。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大力倡导教师进行校本课题研究,真正落实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全员性。指导教师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作为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鼓励教师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等。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各级学科骨干教师形成科研攻关队伍,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学校发展或探索教育规律等方面23个省、市级以上立项科研课题。(六)明确培养要求,促进专业成长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工程建设。认真制订教师人才梯队培养要求,建立全校教师专业发展梯队,遴选出各级名师培养对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

12、象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 新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1.实施“青蓝工程”(3年以下的新教师):拜师结对子,每学期跟班听课30节、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反思各4篇,每学期上2节汇报课; 2.每学期阅读教育专著一本,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读书心得2篇。(2)3年以35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1.每学期阅读教育专著一本,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读书心得1篇;2.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上交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各2篇;3.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3)36岁45岁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1.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业务学习笔记不得少于5000字

13、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1篇;2.每学年至少上公开课1节,并主评1节课;上交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各1篇;3.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每年至少有一篇以上的文章市级以上刊物发表;4.参与一项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有一项课题研究成果;5.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4)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成长基本要求:1.能够在区级以上开设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2.经常撰写论文,每学期有1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3.参与一项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有一项课题研究成果;(5)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成长基本要求:1.能够在市级以上开设研讨课、示范课,市优质课获奖;2.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

14、能做市级以上专题理论研讨,参与或主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写;4.能够参与一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有一项专题研究成果;5.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有自己的教育艺术,指导青年教师。(七)完善考评体系,激励进位争先1.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长、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中。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与工作环境,建立明确的教师考核程序、公正合理的考核原则和科学客观的考核办法,建立科学评价、奖励优秀的教师激励机制。2.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每学期要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情况检查。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个人业务考核,跟绩效工资和奖金分配方案挂靠等方法手段,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励教师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四、组织保证为切实加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的管理,强化责职,明确任务,保障教师专业成长各项内容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任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经校务委员会研究同意,根据实际情况每学年列支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支持教研组及优秀学科教师外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