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
执教者:天门外国语学校 杜星星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巨人的变化,把握童话的主旨。
3. 品味重点词句,了解课文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巨人的变化,把握童话的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感受童话
抢答故事名字,引出童话体裁,引导学生总结出童话特点,引出本课课题。
二、 了解故事,品味语言
1.找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以花园为全文线索,以花园三次不同的景象为发展脉络,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第二部分(3-10段),第三部分(11-21段)
2.品语言,感受花园景象
(1)春驻花园,美丽欢乐
绿茸茸的青草
美丽的花园 粉扑扑的团团花朵
累累果实
鸟儿歌唱
(叠词、拟人:写出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欢快喜爱之情)
嬉戏
欢乐的孩子 聆听鸟儿歌唱
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啊!”
(女生读花园美丽的语句,强调语气柔美,读出花园的美丽;
全班齐读孩子嬉戏的语句,强调语调活泼,读出孩子的欢乐)
(2)冬驻花园,痛苦不幸
抓住四个典型的形象:雪花 霜 北风 冰雹
抓住四个形象的特点,感受花园遭受的粗暴摧残
(语言、动作描写 拟人的修辞手法 符合形象特征)
(点四个男生分别读出四个形象对花园的粗暴摧残)
(3)春回花园 ,美好欢乐
拟人:花园恢复了春天的美丽、生机和欢乐
(全班同学齐读出花园春天的生机勃勃)
三、 深入探究,领悟道理
1. 分析巨人形象,把握对比写法
(1)巨人自私,冷酷无情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点学生表演出巨人的自私和冷酷,强调语气和动作的粗鲁)
(2)巨人改变,充满爱心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小男孩)
(点学生表演出巨人的改变,强调语气和动作的轻柔)
2. 感受和谐美好,领悟文章道理
道理:自私带来痛苦和不幸,爱心带来美好和欢乐
四、 课堂小结,归纳概括
五、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我最喜欢第___段中“_______________”,因为我觉得这一部分写得最感人/优美/生动,运用了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我仿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作业
文章中的小男孩是谁?他去哪儿了?他会回来吗?发挥你的想象,运用本文学到的写作手法为小男孩和巨人安排一个结局。
七、 板书设计
巨 自私 → 寒冬 → 痛苦不幸
↓
变 对比
↓
人 爱心 → 春天 → 美好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